分享

宰相奉承张昌宗被骂粪土不如,杨再思卑躬屈膝有何苦衷?

 波哥谈古说今 2020-11-13

俗话说,视金钱如粪土;又有人说,视万户侯也就是高官厚禄如粪土;若一个宰相,被人视为粪土,他还有面目在这世间活下去吗?

说话唐朝杨再思,活了七十五岁,曾拜相,死后“赠特进、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谥曰恭”。

乾陵乃是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一个大臣在死后能陪葬于此,可谓荣哀备极。然则,就是这样一个受到重视的人,在《大唐新语》里,被如此定论——天下名士,视再思如粪土也。

         (图取其义 视金钱如粪土)

《旧唐书 杨再思传》引用《大唐新语》中事迹甚多,却未把这句加进去。也许作为正史,好歹要持中而论一点,不能夹杂太多个人情感。然则,《旧唐书》的作者们,仍忍不住说他“为人巧佞邪媚。能得人主微旨,主意所不欲,必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必因而誉之”、“倾巧取媚”。

最具体的表现,就在他与武则天的面首张昌宗的关系上。

他先是拍张昌宗的马屁。

“易之弟昌宗以姿貌见宠幸,再思又谀之曰:‘人言六郎面似莲花;再思以为莲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莲花也’。”

这话说得多如贴啊,听着心里舒服得很呢!

只是此时张昌宗顺风顺水,阿谀奉承的也不止杨再思一个。也算不得什么大的污点。

然则,当御史弹劾张昌宗,压力大到连武则天都不得不忍痛割爱,让刑部对其进行审讯处置,司刑少卿桓彦范要求依法对其解职的时候,杨再兴显示自己拍功的机会来了。

张昌宗仗着武则天的宠爱,当然不肯就范,于是上表喊冤,称自己于国有功,功比罪大,不该被一撸到底。

武则天当然要就坡下驴,便问宰臣们,“昌宗于国有功否?”

很多人都支支吾吾,不愿表态,杨再思却一脸正气,大声道,皇上,“昌宗往因合练神丹,圣躬服之有效,此实莫大之功。”

炼神丹救过皇上的命,这件功劳,比天都大吧?

于是毫无疑问的,张昌宗被复职了。

然而,“时人贵彦范而贱再思也”,名声越来越臭了。

可,他作为读书人,真的愿意自己被天下人唾骂吗?

答案,他跟人说过。

曾有人问,杨老大,您“公名高位重,何为屈折如此?”

杨再思叹了口气,说,“世路艰难,直者受祸。苟不如此,何以全其身哉!”

这句话,是对武则天治下冤事遍地的强烈控诉!正直的人敢说真话的人动辄祸事临头,谁还想做好人?

然则,我们知道,你若真不想做坏人,辞官归隐,悠游江湖之间,不替罪恶加码,留得一身清白,并非难事啊!

既留念庙堂,为虎作伥,又装出一副身不由己、甚至有所反思的样子来,如此人品,活该被骂做粪土不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