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级激烈:一场改变美国与古巴历史的争夺战!

 波哥谈古说今 2020-11-13

16年后,我仍清晰的记得镜头里这个惊恐的小男孩的名字。他叫埃连·冈萨雷斯。那时正读高中,对世界大势关心得很,最爱看的就是新闻联播。4月份,电视里连续出现这个孩子的镜头与照片。镜头,是美国这边的;照片,在古巴街头的人潮里。他,引发了一场美古“争夺战”。

这是埃连和他的母亲伊丽莎白·布罗东(Elizabeth Brotons)。她母亲挺漂亮的。但与他父亲胡安·米格尔·冈萨雷斯关系不好。两人当时已离婚。父亲已娶继母,而母亲,亦交了男友——也有报道说是继父。

伊丽莎白与男友决定带着埃连逃到美国去。那里有埃连的大伯做接应。1999年11月23日,他们的船沉没在离美国不远的海水中。伊丽莎白与其他11人遇难,被绑在汽车轮胎上的埃连在海上漂了两天两夜,奄奄一息之时终被美国渔民救起,送往医院,康复后送到了迈阿密其大伯家中。当时,埃连6岁。

失去母亲后,这个年幼的顽童,在亲人的悉心照料下,很快恢复,可以说是快乐的。这是他与堂姐在一起玩耍。然后来风云突变,其父亲要求美国送回其孩子。因为他认为,孩子是被迫去美国的。

于是,一场始料未及的监护权之争席卷各方。埃连父亲及其大伯家庭,其大伯背后的流亡美国古巴人组织与古巴民众、古巴与美国、美国司法部,移民局与法院意见也不相同,更不要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与古巴总统卡斯特罗了。

这场延续数月的“大战”将美国与古巴社会搅得沸沸扬扬。大多数美国民众,从人伦方面考虑,都支持将埃连送还他的父亲,不能把他当成两国斗争的工具。他们对移民局强抢埃连心有不满,认为这是虐待儿童。

流亡美国的古巴人,更是反应激烈。这场事件里,唯一懵擦擦的,就是小埃连了。

经过数月的拉锯,美国终于同意埃连的父亲来美国接孩子。于是出现了本文头图那一幕。

幸好,小孩的惊恐,只是暂时的,见到父亲之后,他回复了平静。

这是他回国后,与继母及弟弟在一起。

他父亲能去美国,被当成美古坚冰渐融的标志;而他的回归,被当成古巴的一场胜利,也成了一种标志。或许他并不愿如此,但历史总是裹胁着普通人,有的,雨打风吹去,有的脱颖而出,成为记录历史、改变历史的人。

如今的埃连已经成长成帅小伙。这是两年前他与未婚妻Ilianet Escano的照片,他们在大学认识并谈恋爱。之前有采访说埃连想去美国看一看,走一走。比起十六年前,他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