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照片:现在游人如织的泰国普吉岛,三十年前、五十年前的样子

 波哥谈古说今 2020-11-13

1

说起泰国,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不管你想到的是什么,我想到的都是小学语文书里学过的《曼谷的小象》。接下来,想到的会是凌厉凶狠的泰拳,还有托尼·贾。好了,玩笑不多开,既然我们说的是历史,那不如来看看老照片。这里是1966年的普吉岛。

2

普吉岛位于泰国“象鼻”与安达曼之间。什么是泰国“象鼻”呢?原来呀,泰国盛产大象,号称大象之国。而该国的版图,在泰国人看来,又是大象脑袋的样子。泰国国土在马来半岛的一段,很狭长,确实很像大象鼻子。(本图为1966年的普吉岛风光)

3

普吉岛与马来半岛距离很近,现在有一座桥将两者相连。(本图为1966年普吉岛景物)

4

普吉岛盛产锡矿,在旅游业迅速发展之前,那是当地的重要产业之一。当然,有了旅游这个无烟工业,那些容易污染环境的,就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本图为1966年普吉岛一处沙滩,很清净。

5

这也是1966年拍摄的。用门可罗雀来形容,应该没有错。冷冷清清。

6

普吉岛的旅游业,到1970年代,才进行大力开发。这是1970年的芭东度假区,路上行人稀少。

7

1973年的卡塔海滩,除了两个当地孩子,看不到游人。

8

1975年当地孩子在打弹弓。看起来跟其它地方的孩子没什么两样,看不出这是旅游区。

9

1970年代的皮皮岛。风景绝佳。当地人把普吉岛的风光总结为3S——在工厂做过事的朋友,估计就想到了另外的什么S——sunshine、sea、sand。阳光沙滩海。

10

1970年代的卡塔海滩,那时肯定没有旅游区“煮饺子”之类的词。

11

这是1984年的Nai Harn沙滩。可见虽然搞了十几年旅游,却还没怎么有起色。不过,这中间有个悖论。在没有游客的时候,拼命想游客来,因为能发展经济。但大量游客涌入,又会使当地人的生活受到打扰,使至清至纯之处变得有些污浊。在钱与生活之间,是很矛盾的。

12

这是1987年的卡塔沙滩。总体而言,跟现在人流如织比起来,三十年前的普吉岛,可以说是很冷清;五十年前,则基本处于未开发的原始状态。(本文照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