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基础》 第三章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第一节 · 特种设备的基础知识 1.特种设备的分类: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厂(场) 内专用机动车辆 口诀:重游客专用电梯和压力锅。 4.压力容器分类:按安全技术管理(基于危险性)划分 判断危险性→看图 第二节 · 特种设备事故的类型 1.锅炉事故发生的原因 (1)超压运行 (2)超温运行 (3)锅炉水位过低会引起严重缺水事故 2.锅炉事故应急措施:发生锅炉重大事故时,要停止供给燃料和送风,减弱引风;用黄砂或湿煤灰将红火压灭;打开炉门、灰门,烟风道闸门等;切断锅炉同蒸汽总管的联系;发生严重缺水事故时,切勿向锅炉内进水。 (1)水蒸气爆炸事故 3.缺水事故 ①如果此时水位表中有水位出现,则为轻微缺水。 (4)处理措施: 4.满水事故 与缺水的重要区别:看不到水位,但表内发暗。满水发生后,高水位报警器动作并发出警报,过热蒸汽温度降低,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 5.汽水共腾:发生汽水共腾时,水位表内也出现泡沬,水位急剧波动,汽水界线难以分清;过热蒸汽温度急剧下 降;严重时,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冲击。 6.锅炉爆管 现象:炉管爆破时,往往能听到爆破声,随之水位降低,蒸汽及给水压力下降,炉膛或烟道中有汽 水喷出的声响,负压减小,燃烧不稳定,给水流量明显地大于蒸汽流量,有时还有其他比较明显的症状。 7.省煤器损坏 现象:省煤器损坏时,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严重时,锅炉水位下降,过热蒸汽温度 上升;省煤器烟道内有异常声响,烟道潮湿或漏水,排烟温度下降,烟气阻力增大,引风机电流增大。 省煤器损坏会造成锅炉缺水而被迫停炉。 原因分析①烟速过高,飞灰磨损严重;②未进行除氧,管子水侧被腐蚀;③出口烟气温度低于酸露点;④材质缺陷,制造安装缺陷;⑤水击、爆炸振动等。 8.过热器损坏 现象:蒸汽流量明显下降,且不正常地小于给水流量;过热蒸汽温度上升,压力下降;过热器附 近有明显声响,炉膛负压减小,过热器后的烟气温度降低。 原因分析:①进水结垢,导致过热爆管;②受热偏差使个别过热器管子超温;③启动、停炉时对过热器保护不善;④制造或安装时的质量问题;⑤吹灰不当,损坏管壁等。 9.水击事故:管道承受的压力骤然升高,发生猛烈震动并发出巨大声响,常常造成管道、法兰、阀门等的损坏。 处理措施:给水管道和省煤器管道的阀门启闭不应过于频繁,开闭速度要缓慢;对可分式省煤器的出口水温要低 于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40℃;防止满水和汽水共腾事故,暖管之前应彻底疏水;上锅筒、进汽速度应缓慢。 10.压力容器事故应急措施 (1)超压超温 ①应马上切断进汽阀门; ④对于有毒易燃易爆介质要打开放空管,将介质通过接管排至安全地点; ①应马上切断进料阀门及泄漏处前端阀门; ②本体泄漏或第一道阀门泄漏,根据容器、介质不同使用专用技术和工具进行堵漏; ③易燃易爆介质泄漏时,要对周边明火进行控制,切断电源,严禁一切用电设备运行,并防止静电产生。 11.压力管道事故发生原因 (3)安装质量原因 (4)特殊原因①自然条件②人为破坏③防腐层阴极或保护腐蚀。 12.压力管道事故应采取紧急措施的情况 ②管道及管件发生裂纹、鼓包、变形、泄漏或异常振动、声响等 ③安全保护装置失效。 ④发生火灾等事故且直接威胁正常安全运行。 ⑤管道的阀门及监控装置失灵,危及安全运行。 13.有些紧急情况下不能采取带压堵漏技术进行处理 ③管道腐蚀、冲刷壁厚状况不清。 ④由于介质泄漏使螺栓承受高于设计使用温度的管道。 ⑥现场安全措施不符合要求的管道。 14.重物失落事故 【脱绳事故】重物的捆绑方法与要领不当,造成重物滑脱;吊装重心选择不当;吊载遭到碰撞、冲击。 【脱钩事故】吊钩缺少护钩装置;护钩保护装置机能失效;吊装方法不当,吊钩钩口变形引起开口过大等。 【吊钩断裂】吊钩材质有缺陷;吊钩因长期磨损,使断面减小;已达到报废极限标准却仍然使用 【断绳事故】①起升绳破断:超载起吊;起升限位开关失灵;斜吊、斜拉;钢丝绳长期使用缺乏维护保养;达到 或超过报废标准仍然使用。②吊装绳破断:吊钩上吊装绳夹角>120 度;吊装钢丝绳品种规格选择不当;拉力超 过极限值;吊装绳与重物之间接触处无垫片等保护措施。钢丝绳在卷筒上的极限安全圈是否能够保证在 2 圈以上,是否有下降限位保护,钢丝绳在卷筒装置上的压板固定 及楔块固定是否安全可靠。另外钢丝绳脱槽或脱轮,也会造成失落事故。 15.挤伤事故主要有: ①吊具或吊载与地面物体间 ②升降设备的挤伤事故 ③机体与建筑物间 ④机体回转 16.坠落事故 ①从机体上滑落摔伤事故 ②机体碰撞坠落事故 ③轿厢坠落衰落事故 ④维修工具零部件坠落砸伤事故 第三节 · 锅炉安全技术 1.登记建档:锅炉压力容器在正式使用前,必须到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登记。 4.锅炉启动步骤:检查准备→上水→烘炉→煮炉→点火升压→暖管与并汽 5.防止炉膛爆炸的措施:点火前,开动引风机给锅炉通风 5~10min,没有风机的可自然通风 5~10min,以清除炉 膛及烟道中的可燃物质。点燃气、油、煤粉炉时,应先送风,之后投入点燃火炬,最后送入燃料。一次点火未成 功,一定要重新通风之后在进行点火操作。 6.过热器的保护措施:升压过程中,开启过热器出口集箱疏水阀、对空排气阀,使一部分蒸汽流经过热器后被排 除,使过热器得到足够的冷却。 ⑤无旁通烟道的可分式省煤器,应密切监视其出口水温,并连续经省煤器上水、放水至水箱中,使省煤器出 口水温低于锅炉压力下饱和温度 20℃; 10.紧急停炉的操作次序: 第四节 · 气瓶安全技术 1.气瓶水压试验压力为公称工作压力的1.5 倍 。 ②盛装助燃和不可燃气体瓶阀的出气口螺纹为右旋,可燃气体瓶阀的出气口螺纹为左旋。 ③与乙炔接触的瓶阀材料,选用含铜量小于 70%的铜合金。 ⑤盛装氧气或者其他强氧化性气体的气瓶瓶阀的非金属密封材料,具有阻燃性和抗老化性 。 3.瓶帽和保护罩: ②公称容积≥ 10L 的钢质焊接气瓶(含溶解乙炔气瓶),应当配有不可拆卸的保护罩或者固定式瓶帽。 4.爆破片-易熔塞复合装置由爆破片与易熔塞串联组装而成。易熔合金塞装设在爆破片排放一侧。 复合装置只有在环境温度和瓶内压力都分别达到了规定值的条件才发生动作,一般不会发生误动作。由于结 构较为复杂,爆破片-易熔塞复合装置一般是用于对密封性能要求特别严格的气瓶。 5.安全泄压装置的设置原则: ②液化石油气钢瓶,不宜装设安全泄压装置。 ③盛装有毒气体的气瓶,不应当单独装设安全阀。 ④盛装低压有毒气体、溶解乙炔、易于分解或者聚合的可燃气体的气瓶,应当装设易熔塞合金装置。 ⑦爆破片-易熔合金塞复合装置或者爆破片-安全阀复合装置中的爆破片应当置于与瓶内介质接触的一侧。 ⑨气瓶水压试验压力的 75%≤安全阀的开启压力 ≤气瓶水压试验压力。 ⑩盛装可燃气体的气瓶,其安全泄压装置的结构与装设都应当使所排出的气体直接排向大气空间,不会被阻挡或 者冲击到其他设备上。 6.安全泄压装置的装设部位: ①不应当妨碍气瓶的正常使用和搬运。 ②无缝气瓶,应当装设在瓶阀上。 ③焊接气瓶,可以装设在瓶阀上,也允许单独装设在气瓶的封头部位。 ④工业用非重复充装焊接钢瓶,应当将爆破片直接焊接在气瓶封头部位。 ⑤溶解乙炔气瓶,应将易熔合金塞装设在气瓶上封头、阀座或者瓶阀上 ⑥每个安全泄压装置都应当有明显的标志。 7.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在充装完毕验收合格的气瓶上牢固粘贴充装产品合格标签。 ③不得使用金属链绳捆绑后吊运气瓶。 (6)化学性质相抵触的气体不得同车运输: 第五节 ·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1.压力容器安全附件:安全阀、爆破片、爆破帽、易熔塞、紧急切断阀 2.安全阀、爆破片的压力设定 3.压力容器一个连接口上装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安全泄放装置时,则该连接口入口的截面积,应当至少等于这 些安全泄放装置的进口截面积总和。 (1)并联时,爆破片标定爆破压力不得超过容器的设计压力,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略低于爆破片的标定爆破压力 a 安全阀进口和容器间串联安装爆破片时: ②爆破片破裂后的泄放面积应不小于安全阀的进口面积 ③爆破片装置与安全阀之间应设压力表、旋塞、排气孔或报警指示器,检查爆破片是否破裂或泄漏。 ①容器的介质应是洁净的,不含有胶着物资或阻塞物质 ②安全阀的泄放能力满足要求,当安全阀与爆破片之间存在背压时,阀仍能在开启压力下准确开启 ③爆破片的泄放面积不得小于安全阀的进口面积 ④安全阀与爆破片装置之间应设置放空管或排污管,以防止该空间的压力累积。 5.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 (3)消灭容器的“跑、冒、滴、漏 ”。 第六节 ·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 1.压力管道泄压装置多采用安全阀,安全阀开启压力一般为正常最高工作压力的 1.1 倍,最低为 1.05 倍。 3.工业管道中进出装置的可燃、易爆、有毒介质管道应在边界处设置切断阀,并在装置侧设“8”字盲板 。 5.阻火器的设置要求 ①阻火器不得靠近炉子和加热设备,除非阻火单元温度升髙不会影响其阻火性能。 ②单向阻火器安装时,应当将阻火侧朝向潜在点火源。 6.压力管道使用基本要求 (1)严禁超压、超温运行 ; 第七节 ·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 1.起重机械安全装置 ②当吊起的质量超过允许的起重量时,能切断起升机构的工作电源,使起重机停止运行。 (3)力矩限制器:对有自锁功能的回转机构,应极限力矩限制装置。 臂架式起重机的工作特点是它的工作幅度可以改变,工作幅度是臂架式起重机的一个重要参数。 ③力矩限制器的综合误差不应大于额定力矩的±5%。 (4)起升高度限制器:凡是动力驱动的起重机,其起升机构均应装设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 (6)桥式、门式起重机和装卸桥,以及门座起重机或升降机等都要装设缓冲器。 (7)露天工作于轨道上运行的起重机如门式起重机、装卸桥、塔式起重机和门座起重机均应装设抗风防滑装置。 (9)对于室外作业的高大起重机应安装风速仪,风速仪应安装在起重机上部迎风处。 2.司机在正常操作过程中, (5)吊载接近或达到额定值,或起吊危险器(液态金属、有害物、易燃易爆物)时,吊运前认真检查制动器, 并用小高度、短行程试吊,确认没有问题后再吊运。 (7)在操作中不得歪拉斜吊。 (8)工作中突然断电时,应将所有控制器置零,关闭总电源 。(9)有主、副两套起升机构的,不允许同时利用主、副钩工作(设计允许的专用起重机除外 ) (10)用两台或多台起重机吊运同一重物时,每台起重机都不得超载。吊运过程应保持钢丝绳垂直,保持运行同 步。吊运时,有关负责人员和安全技术人员应在场指导。 ②物体质量不清或超负荷不吊; ④重物上站人或有浮置物不吊; ⑤工作场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及指挥信号不吊; ⑥遇有拉力不清的埋置物时不吊; ⑦工件捆绑、吊挂不牢不吊; ⑧重物棱角处与吊绳之间未加衬垫不吊; ⑩钢(铁)水装得过满不吊。 司索工“五不挂” 第八节 ·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 1.(1)年度检查。每年至少进行 1 次全面检查。 2.高压胶管应通过耐压试验、长度变化试验、爆破试验、脉冲试验、泄漏试验等检测。口诀:鸭肠血爆卖。 (5)不得单叉作业和使用货叉顶货或拉货。 第九节 · 客运索道安全技术 1.单线循环固定抱索器客运架空索道应具备的安全装置 ②开车时站台间应设有信号联络控制系统,在站台未发开车信号前,索道不能启动。 4.司机除按运转维护规程操作外,对驱动机、操作台每班至少检査一次。值班电工、钳工对专责设备每班至少检查一次,线路润滑巡视工每班至少全线巡视一周。索道每天停止运营前,操作人员应检查并确认索道线路上或上车区域是否仍有乘客,并关闭索道的入口 。 5.对于单线循环式索道上运载工具间隔相等的固定抱索器,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移位。运营后每 1~2 年应对支架各相关位置进行检测,以防止发生脱索等重大事故。 第十节 · 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技术 1.束缚装置的锁紧装置在游乐设施出现功能性故障或急停刹车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其闭锁状态。 2.沿斜坡牵引的提升系统,必须设有防止载人装置逆行的装置。 |
|
来自: tuzhanbei2010 > 《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