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风筝的人》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赏析

 新用户01167128 2020-11-13

《追风筝的人》是一位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处女作,此书在2003年出版,于2005年在美国排名第三的最畅销书。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一起用iMandMap梳理一下《追风筝的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本书。

该书围绕着风筝与阿富汗两个少年展开,一个富家少年与家中仆人关于风筝的故事,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残忍而又美丽。

读书笔记 --《追风筝的人》思维导图赏析

风筝是该书的灵魂,蕴含了丰富的意象,风筝可以是爱情、亲情、友情,更是作者对未来希望的象征 我们如何理解风筝的含义呢?小编用iMandMap以“图”示“法”,通过梳理本书的故事情节和艺术特色我们一起来理解风筝的内涵。

读书笔记 --《追风筝的人》思维导图赏析

图1:追风筝的人

在这里,小编结合故事情节来分析风筝的艺术特色。

读书笔记 --《追风筝的人》思维导图赏析

图2:艺术特色

童年时期,风筝隐喻自由、自责、期盼父爱。阿米尔认为自己的出生给母亲带来的灾难,造成性格缺陷,无法满足骁勇善战的父亲对自己寄予的期望。

少年时期,风筝隐喻自私、懦弱、背叛。风筝大赛中,哈桑牺牲个人的尊严为阿米尔取回了最后那只风筝。然而阿米尔的内心一直被羞愧和痛苦所折磨着,对自己的自私、懦弱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不能自拔。为了逃避这样的情绪,他将莫须有的罪名强压在哈桑的身上,让父亲赶走他们。

不惑之年,风筝象征着心灵上的救赎。阿米尔最终战胜懦弱,冒着生命危险回到被塔利班占领的喀布尔去解救哈桑的儿子,将他带回美国,收为养子。最终阿米尔从自私懦弱的小孩子蜕变成正直勇敢能够担当的男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