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山的自然笔记》-44

 左岸大山 2020-11-13

公园---鸟儿迁徙的驿站
龙潭公园


龙潭公园是离我最近的,步行只需几分钟,也是我首选的观鸟之地。公园不大,绕行一圈3000步左右,有水,有岛,有林荫大路,亦有花间小径。移步过景总有不同景致扑入眼帘,颇有闹中取静之意。公园有四季,四季便有不同的鸟儿们出场。

春天最先来到的是红胁蓝尾鸲和红喉姬鹟,每年在5月中旬路过休息,红胁蓝尾鸲大致会在这里停留15天左右,数量也不会多,在10只左右的样子,休息的地方也相对固定。总是在公园东北方向的一处假山之后,也许是这里相对安静,游人较少打扰的缘故吧。

红胁蓝尾鸲



红胁蓝尾鸲是一种主要为地栖性的鸟类,大部分时间在林下地上奔跑或在灌木低枝间跳跃,行为比较隐匿,只有繁殖期间雄鸟才会站在枝头鸣叫。停歇时常上下摆尾是最好辨认的特征。他的活动区域不大,刚接触的时候,他总让我难以靠近,细细打量。彷佛与我捉迷藏一般,往往是我围着灌木丛转圈,他在其中穿梭,我到这头,他去那头。偶尔碰头也是瞬间又躲藏。后来我学会了静坐在哪里观察。他们远去时还可以读书,这样的静坐反而会让他们慢慢忽略我的存在,有些时候甚至会跳跃到我的脚边。雌鸟胆子要大一些,会来到我的周围跳上跳下地觅食,有时他们会飞到正在盛开的花上捕捉采蜜的虫子,与花儿便相互呼应,成就了镜头中唯美的图画。

有时还会飞起在空中扑杀路过的甲虫,姿势轻盈而不失美丽。而雄鸟相对警觉,总在较远的地方。他除了觅食外,也会跳上枝头亮起歌喉,叫声为单音或双轻音的chuck。这是他呼唤雌鸟的歌声,有时轻柔有时清亮,彷佛在述说他骄傲的身姿和温柔的性格。每次歌声响起,便会有一只雌鸟来到近处聆听。而这时的歌声就会越发的婉转动听,我观察到每次这个小群体中总是只有一两只雄鸟,而大多数是雌鸟。所以雄鸟的歌声就会时常更换着听众。总会有一只雌鸟被他的歌喉所打动,然后便开始形影不离。

红喉姬鹟

红喉姬鹟也是这一处的过客,他和红胁蓝尾鸲几乎同时来到。红喉姬鹟停留40天左右,相对较长一些。但我还是没有找到他们在这里育雏的行为,也只能判断他们把这里作为了迁徙路上的驿站。我每到这个时间总会来到这里,彷佛是赴我们的年际约会。他来,我来。总是如约而至,从不爽约。


他和红胁蓝尾鸲习性几乎相同,只是个体相对较小,少了那抹靓丽的蓝,却多了一点红色在其喉部,其实这是他进入繁殖期的特征。


他性格要活跃的多,进入公园第一时间听到的就是他沙哑的歌声,'hu-lee’、'trill'或'qi-qi'音节单调,但连续性很强。有时也会唱起婉转的歌声来吸引雌鸟的爱慕,其似:'piyopipipiyopipi'或'kiyu,kiyu,qiqi'。找他的踪迹也就可以寻着歌声而去,同时就会看到他在欢喜的将尾散开和轻轻地上下摆动。尤其喜欢他偶尔落在细细的红色水柳枝上,背后有绿色的草地,白色的野花映衬。这样的一幕记录在镜头里便是无可挑剔的美丽。有时他也会登上高一些的松枝,俏俏的站在那里。光影勾画出轮廓,给人以温馨的感受,由不得你泛起爱意。


午后,不远处假山上总有健身的老人在呼喊着整齐的口号,做着统一的动作。他们便会好奇的飞过去从树丛的缝隙中窥视一番,眨动着圆圆的眼睛充满好奇的打量。不知人们的这些喊声与动作在他们的眼里会是一种怎样的仪式感,我们是难以知道的。


相聚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忽然他们就都飞走了。飞去更远的北方寻找出生的地方去继续爱的延续,我望着那些熟悉的草木,想着昨日他们灵动的身影。有些无奈的笑了,他们的到来对于公园是过客,而我的存在是否又是他们生命里的过客呢?他们有着自己的日出日落,无关乎我的记录。有一段相邻而居的日子已经是可以欣慰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