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山的自然笔记》-148

 左岸大山 2020-11-13

11

汾河生态之观察

戴胜

河流是所有生命的依赖,鸟儿无论迁徙还是觅食、活动都喜欢在这里舞动。

流淌在心中的不止有孤独与渴望,更有希望与梦想。

戴胜鸟,头顶有醒目的羽冠,平时褶叠倒伏不显,受惊、鸣叫或在地上觅食时,冠能耸起,直竖时像一把打开的折扇,随同鸣叫时起时伏。嘴形细长,自基处起稍向下弯。因嘴型酷似啄木鸟而容易让人们误认,其实是两种不同科属的鸟类。两性羽色相似,无大区别,野外不好分辨。

他们喜欢栖息在开阔的田园、园林、郊野的树干上,是有名的食虫鸟,戴胜在地面找到虫子后,猛地甩头将虫子抛起,并张开嘴吞入。在汾河流域几乎四季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大部分迁徙,但留鸟也常见。

他们的食物大部分为昆虫类,金针虫,蝼蛄、行军虫、步行虫和天牛幼虫等害虫都是喜欢的食谱。其中大约占到它总食量的88%。在保护森林和农田方面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在长江以北为夏候鸟和旅鸟,在长江以南为留鸟。

戴胜鸟几乎都在地面翻动寻找食物。慢步行走,边走边觅食。一边行走一边不断点头。性情较为驯善,不太怕人,当我靠近时先是躲避似的行走,并发出鸣声似‘扑-扑-扑’,粗壮而低沉。直至我快速靠近才会飞离而去。飞行呈大波浪状,体态轻盈,犹如盛开的蝴蝶。无论何时都是从容而优雅,飞上树枝或飞一段距离后又落地,很少见急慌之时。

他鸣叫时冠羽耸起,旋又伏下,随着叫声,羽冠一起一伏,鸣叫时喉颈部伸长而鼓起,头稍前伸。若遇敌害,它有一手绝招,从尾脂腺分泌出一种黑褐色油状液,气味极其恶臭,定使来犯者掩鼻而逃,故戴胜又有‘臭姑姑’的俗名。

春天的河岸,是他们选择育雏的首选地。这里有天然的土坝可啄洞,有繁茂的柳树上的天然树洞或啄木鸟的旧巢来繁殖。每到4-6月,成对营巢繁殖。有时亦见有雄鸟间的争雌现象。雌鸟在一旁观望,最后和胜者结合成对。

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通常6-8枚,偶尔少至5枚,多至9枚,甚至有多到12枚的。雌鸟产出第一枚卵后即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8天。雏鸟晚成性。雏鸟刚孵出时全身肉红色,仅头顶、背中线、股沟、肩和尾有白色绒羽。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经过亲鸟26-29天的喂养,雏鸟即可飞翔和离巢。

他们的巢由于雏鸟的粪便亲鸟不处理,加之雌鸟在孵卵期间又从尾部腺体中排出一种黑棕色的油状液体,弄得巢很脏很臭,但这只是我们的认知。其实这种行为是巢穴免受天敌侵扰的一种手段,正是因为这样的恶臭才使天敌远离,育雏顺利。

又是春来,我再次寻觅他们喜欢的巢址探望。但现场却多了许多的绿色铁丝网,原来一春可以看到6-8处巢点的河岸被圈入了农家乐园,其中人头攒动,浓烟滚滚。人们兴致勃勃的烤羊,烤肉。我再一次感到无奈,里外寻觅都没再见到戴胜的踪影。

我们总是喜欢自然环境优美的区域来完成自己的享乐,但却忽略了这些优美环境来源于大自然多年的孕育。我可以断定,这里几乎不需要一年就会垃圾遍地,花凋草枯,会比戴胜鸟的巢更加脏臭。大自然有好生之德,给了我们这里的清水绿荫,但生态一次破坏却需要数十年的自然恢复,风声淅沥,是否是遗失了家园的戴胜鸟在哭泣。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大山也期待您的关注      

                                   这将是我坚持行文最大的坚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