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山的自然笔记》-175

 左岸大山 2020-11-13
18

汾河生态之观察

白琵鹭

河流是所有生命的依赖,鸟儿无论迁徙还是觅食、活动都喜欢在这里舞动。

流淌在心中的不止有孤独与渴望,更有希望与梦想。

汾河转弯处,河水冲出一处浅滩,裸露的地方都长出了绿色植物,浅浅的刚好覆盖了土地的苍凉。

十只白琵鹭选择了这里,有草地休息,有浅滩觅食。白色丰富了这里的色系,灵动点缀了这里的寂寞。他们的出现安抚着蓝色的河流、红色的土地,用自己的语言倾述着大地对蓝天的向往。

我选择了一处搭建了伪装帐篷,透过镜头欣赏着他们的优雅。

白琵鹭是大型涉禽。全长85厘米,全身羽毛白色,嘴长直、扁阔似琵琶。上下扁平,前端扩大呈匙状,黑色,端部黄色。

他们一天的活动很有规律,如没人打扰,准是休息两个小时左右开始觅食一次。只要可以走过去的地方很少飞行,觅食时排成横队在水中快速扫来扫去,这是一种特殊的进食方式,宽大的嘴便是为此进化而来。一边在水边浅水处行走,一边将嘴张开,伸入水中左右来回扫动,就像一把半圆形的镰刀从一边到另一边来回割草一样。嘴通常张开5厘米,嘴尖直接触到水底,当碰到捕获物时,即可捉住,有时甚至将嘴放到一边,拖着嘴迅速奔跑觅食。

他们是一个集体,我无法判断是否有血缘关系,但是从不分开。无论休息、觅食、飞行都相伴相随。偶尔也可以看到其中两只有亲密行为,用长而宽的嘴交互碰触,偶尔也会亲昵依偎,但仅此而已,没有更为亲密的表现,在这个萌动的季节我无法判断没有交尾的他们是否是一对情侣。

风过处,水面泛起了微澜,岸边的布谷鸟唱起了动人的情歌。“布谷…布谷……”,那期待爱情的歌穿透白云,却无法影响水岸的他们依然保持着整齐的队形闲庭兴步。

低落的夕阳拉长了他们的身影,那白色渐渐染上了些许的红,温馨着滩涂。我流连忘返,贪婪享受着河畔的温柔。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大山也期待您的关注      

                                   这将是我坚持行文最大的坚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