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山的自然笔记》-310【白背啄木鸟】

 左岸大山 2020-11-13
26

新疆拍鸟

白背啄木鸟

荒原不是鸟儿原有的依赖,但这里有着自然的天地,可以任由翅膀飞出自由的旋律

早春的河谷,脚步踩碎上个秋天的落叶,发出很响的声音。这些声音传出去很远,惊扰了这里的鸟儿。

白背啄木鸟不停的在树间落下飞起,显然是有些烦躁脚步的临近。他们喜欢这些遒劲的古树,还有哪些肆意地伸展的枝条。这些都是他们依附觅食的天堂,总是有肥美的虫子藏在其中,等待他们进食。

古树身躯舒展,苍老的树干在湛蓝的天空下显得格外醒目,白背啄木鸟黑白相间的色彩很是突出,尤其是雄性头顶那鲜艳的红色,宛如最好的点缀,让蓝,白的色彩中有了红的搭配,简约成就最恰当的画意风格。

我停留脚步,选择一处疏密有致的地方坐下等候,听风声在林间奏响一种惬意的乐章,等候一种声音的介入。不需要太久的耐心,它一定如期而至。那是白背啄木鸟特有的打击乐,来之于那强有力的嘴与树木的接触。

白背啄木鸟用嘴敲击树干,在风的和旋中优美的环绕,渐渐变成旋律的主角,“笃,笃……”的声音吸引着我的目光与镜头,于是,我看到了他攀附在树干与树枝间的身影。

他先是试探性的一些叩击,仔细地巡查过树的每一寸肌肤。凭着丰富的经验,他们从每一次叩击的回声中便定位了树皮下隐藏的虫子,然后便正式施展他们卓越的本领,将头和嘴与树干垂直,极快而准确的叩击,随着木屑纷飞,很快便吃到肥肥的虫子。偶尔也会遇到躲藏在树干深部的虫子,他们便会改变策略,用嘴在通道处敲击,发出特异的击鼓声,迫使虫子在声波的刺激下,四处窜动,最后不堪忍受而逃出洞口,落入他的嘴中。

这样的本领非凡,是啄木鸟特有的技能。我们需要注意一个细节,那就是他超越音速两倍的叩击速度,只有这样的速度才能将坚硬的树皮击穿。而这样的速度却丝毫不影响他自己头部的健康,不会像我们一样因剧烈的运动而导致脑震荡。

解剖学研究发现:“啄木鸟的头部至少有三层防震装置,头骨结构疏松且充满空气。头骨内部还有一层坚韧的外脑膜,在外脑膜和脑髓之间有一条狭窄的空隙,里面含有液体,可起到减震作用。它的头部两侧还长有强有力的肌肉,也可以起到减震作用。”这种精妙的生理结构再一次让我们为鸟儿的进化震撼。

鸟儿的世界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特殊的进化结果,有很多超越了我们的想象。面对这些,我们必然需要再一次正确意识到大自然的神奇,也需要不断的自我反省。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大山也期待您的关注      

 这将是我坚持行文最大的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