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牌特工2」对得起万众期待吗?

 第十放映室 2020-11-13

大家好,蛋蛋又回来了。


温馨提示:本文无剧透,请放心食用

本周一提前看了《王牌特工2:黄金圈》的点映,那感觉,真是五味杂陈呐。

虽然之前看过一些影评,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却没想到比预想的还要更差些。

该系列的第一部,2015年的《王牌特工:特工学院》以别致考究的英伦绅士风、轻快欢畅的英式幽默结合干净利落的动作戏,开创了一个迥异于《007》《谍影重重》和《碟中谍》的特工类电影。

作为续集的《黄金圈》本有望继承遗产,将这个系列打造成更别具一格、更风格化的特工电影,形成与另外三大特工系列分庭抗礼的局势;

然而,《黄金圈》有辱使命,它浪费掉了系列第二部本该有的巨大潜力。

影片明天公映,这里不做过多解读。

小十君要聊一聊“王男”系列的诞生,以及它与三大老牌特工电影的渊源趣事。

这个趣事的主角不是影片里可萌可猛的绅士特工“蛋蛋”埃格西,而是影片的缔造者马修·沃恩

他以制片人的身份进入电影行业,与他的英国老乡盖·里奇是好基友,曾担任盖导《两杆大烟枪》《偷拐抢骗》和《浩劫妙冤家》的制片人,也是盖导和麦当娜的婚礼伴郎。

马修·沃恩真正在好莱坞名声大噪,是因为2010年他执导的动作片《海扁王》(爽片盘点,戳我回顾的成功。

《海扁王》改编自漫画家马克·米勒的同名漫画,以炫目的动作戏、出彩的配乐和无节操小幽默见长。

自此,与漫改结缘的马修·沃恩与米勒成为好友;他也通过本片树立了自己的风格,自成一派。

这段往事成了《王牌特工》得以诞生的基础。

很少有人知道,《王牌特工:特工学院》(Kinsman: the Secret Service也是根据马克·米勒的漫画《the Secret Service》改编的。

画风略重口▼

《特工学院》里的动作戏与《海扁王》一样,干净利落、一气呵成,让人看得爽快。

而《王牌特工》与007的渊源则更为久远一些,这里不得不提马修·沃恩的处女作了。

马修担纲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夹心蛋糕》是一部严肃的黑帮犯罪片,里面有一些盖·里奇的影子。

有没有注意到现任007丹尼尔·克雷格?

说起来,马修正是丹尼尔事业上的贵人;丹尼尔正是因为本片才得到了出演007的机会。

▲007电影制片人芭芭拉·布洛柯里女士因为这个镜头,而相中了丹尼尔

并且,007的军需官Q博士也出现在本片中,提前与“邦德”上演了对手戏。

《天幕杀机》Q(本卫·肖)与邦德初次会面,基情弥漫▼

可能你觉得这个渊源有些牵强了,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所有的间谍、特工片都与007有着紧密的联系(业界统称间谍片,不过个人理解,间谍片以斗智为主,而特工片则是加上大量动作戏的间谍片)

007系列的原著作者伊恩·弗莱明,是间谍小说的鼻祖。

他创造了一个魅力非凡的特工形象——代号007的詹姆斯·邦德,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智力与行动力双高,甚至对女人的吸引力也无人能及。

别说飞机潜艇,连挖掘机都不在话下▼

邦德的神勇几乎无敌,能与之平分秋色的特工则是,汤姆·克鲁斯在《碟中谍》系列扮演的男主角伊森·亨特

Mission: Impossible,字面意思就是不可能任务

因此,《碟中谍》以各种“不可能”的惊险动作夺人眼球,比如徒手扒飞机、高空跳伞。

阿汤:哥玩儿得就是心跳▼

除此之外,有强大的团队做后盾、主角总是在最后时刻力挽狂澜拯救世界的设定与邦德非常相近。

没有原著做支撑,《碟中谍》伊森·亨特的形象大体上借鉴了007。

《碟中谍》实际上翻拍自1966年的美剧《虎胆妙算》,追根溯源的话,跟007电影(第一部007电影《诺博士》62年的)是同一年代的产物。

但是,凭借着阿汤哥的搏命演出和一张帅脸,还有各种高科技,伊森·亨特也足以奠定自己在特工界的地位。

邦德和伊森都是打击坏蛋、拯救世界的能手,与此二位刚好相反,《谍影重重》的主角则是被坏蛋追的到处跑、时刻都准备着拯救自己的不起眼小人物。

而他与007的渊源更为有趣。

上世纪60年代开始,007电影开始风靡,詹姆斯·邦德成为特工的标杆儿,既是标杆儿,就会有人想要打倒。

同时代的美国小说家、有“现代惊悚小说之父”美誉的罗伯特·陆德伦第一个“不服”。

他立志要创造一个截然不同的美国特工形象与邦德打擂台。

为了表示“不服”,他专门以James Bond的名字缩写JB来命名他笔下的主人公——

杰森·伯恩(Jason Bourne),《谍影重重》系列小说的主角。

《谍影重重》与007系列相比,更加严肃,被认为是最贴合真实特工情境的间谍小说——“不服气”的罗伯特·陆德伦成功了。

由此改编的同名电影也非常成功,马特·达蒙主演的三部曲,无论是专业性还是艺术性上都要比007电影、《碟中谍》高出一个境界。

手摇镜头、快速剪辑、近身格斗以及高超的侦察与反侦察手段扣人心弦,为人所称赞。

尤其是影片的动作戏,一改好莱坞多年来的肌肉硬汉身体对抗式的王八拳打法,走起了凶狠凌厉的类似于东方格斗技巧的写实打斗风。

这在好莱坞动作片里是一大创新,影响了后来的很多电影,包括《美国队长2》《王牌特工》等。

美队战冬兵▼

《特工学院》帅了几秒的兰斯洛特▼

低调务实的杰森·伯恩与处处留情的詹姆斯·邦德、高调挑战各种“不可能”的伊森·亨特形成了强烈反差,打破了007对特工塑造的固有印象,树立了自己的风格。

以至于“谍影”三部曲给观众留下了烙印般的深刻印象:

杰森·伯恩貌似不起眼,走在大街上与常人无异,但是只要他盯上你,那你只能自求多福了。

以上简单缕了一下三大老牌特工系列电影,然后,我们再回到《王牌特工2:黄金圈》的话题;

说说我为什么不喜欢这部原本挺期待的“王男”续集。

简单说就是,硬件配置全面升级,软件方面节节败退

硬件之一,首先就是演员阵容,两位奥斯卡影后朱利安·摩尔、哈利·贝瑞;两位影帝科林·费斯、杰夫·布里吉斯,加上英国流行天王埃尔顿·约翰(在本片中挺抢戏),绝对称得上是梦幻组合了。

可是这些影帝影后个个都在卖人设,包括“脸叔”科林·费斯的角色也崩坏了,好在男主角“蛋蛋”埃格西还在发光发亮,撑起了这部“喜剧版的007电影”。

最大亮点就是他了——鲜肉演员塔伦·埃格顿,贱萌风骚一如往常。

硬件之二,赶超007、《碟中谍》的高科技,从第一部的刀锋义肢进化到了未来形态的人工智能。

不知为何,这个机器人小姐姐,让我一秒穿越到国产烂片《澳门风云3》里的傻强和他对象奀妹……

当然刀锋义肢的梗也被沿用了,从脚换到了手上,直接导致动作戏……画风大变……

硬件之三,满世界取景,打一枪换一地,学007学得都算失败的。事实上,二、三两个方面全面向007靠拢,这里集中说一下影片里大量的007元素。

第一部中就出现了一条叫JB的狗,相信前面JB这个名字的梗大家已经了解。影片刻意否定了James Bond、Jason Bourne的说法,实际上就是玩了这个梗。

007电影里,邦德的上司M夫人的办公桌上一直摆放了一只披着英国国旗的陶瓷狗;在《天幕杀机》中,M夫人去世后,把这只狗送给了邦德。

这个陶瓷狗的品种是英国斗牛犬,而英国斗牛犬是丘吉尔的象征。丘吉尔非常喜欢英国斗牛犬,他曾说:

英国斗牛犬后翻的鼻子是为了死死咬住敌人的时候,还能够顺畅地呼吸。


这与丘吉尔强硬的政治手腕不谋而合,也是以丘吉尔为代表的英国精神的象征。

M夫人把陶瓷的斗牛犬送给邦德,就是为了提醒他时刻保持忠诚和坚强。

《王牌特工:特工学院》则把斗牛犬换成了巴哥犬(就是哈巴狗啦),命名为JB。

埃格西误以为是斗牛犬而选了它,后来后悔不已。

《王牌特工:黄金圈》里的JB▼

好吧,JB这条狗的故事权当是致敬好了,可是下面的东西就……

牛X闪闪的潜水汽车看似很高端,其实是1977年《007:海底城》里玩烂的老梗。

《黄金圈》▼

《007:海底城》▼

某大佬耍帅扔帽子的动作更是老版邦德的标志性动作。

《黄金圈》▼

《007:诺博士》▼

还有许多高科技小道具也是老版007用过的,现在的007已经抛弃了这些东西,比如多功能武器手表、炸弹钢笔等。

电影中运用高科技道具没什么错,用多了却会适得其反,而《王牌特工:黄金圈》已经到了滥用的地步。

软件的退步,是该系列从第一部的惊艳沦为第二部的平庸的根本原因。

主要是剧情弱,涉及到剧透,不多展开。

动作戏方面,由于换掉了第一部的两个动作指导,画风大变,观感不佳。

第一部的华裔武指没有回归;设计动作戏,还得是武行出身的华人在行▼

另一个不能接受的是,第一部立起来的最大特色——绅士风格,也给弄丢了;表面上还在强调,但在内核上已经变味了。

不过要说起绅士特工,这也不是《王牌特工》的首创。

老版几任007一直以来都在塑造儒雅绅士的英伦特工形象,从肖恩·康奈利到皮尔斯·布鲁斯南(公认最帅最潇洒的007),邦德就是一个正义、多情的绅士形象。

丹尼尔·克雷格的硬派007,则是因为剧情需要而转型。《皇家赌场》里他刚刚被任命为007,就是说他还是成长期的年轻邦德。因此他塑造了一个与前任007不一样的鲁莽硬汉形象。

而在后来的《天幕杀机》里,虽依旧硬汉,但他已经变得成熟。

你可以说他耍帅,也可以认为这是一个成熟绅士的本质修养。

这样看来,《王牌特工》其实是特工电影的集大成者,学习《谍影重重》的动作戏,《碟中谍》的高科技和惊险大场面,并把007电影里的绅士特工重新演绎,作为主要卖点。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步,学人所长无可厚非。“世界的就是我自己的”——玩出新花样,玩出格调,大有机会超越前辈。

《特工学院》学成了,给人以惊喜,可《黄金圈》还躲在它的光环里迷失……

以上是我对《王牌特工:黄金圈》的想法,吐槽较多是因为爱得深沉!

不是说它没有优点,也不是给准备去看的朋友泼冷水(其实也拦不住你们

那就放心大胆地去看吧(看完可以回来交流),毕竟观影是很个人的行为!广大朋友期待的英式幽默、各种恶趣味梗都还在,笑点密集,娱乐性很强。

作为一个特工电影迷,我认为它应该做得更好,发展和丰满《特工学院》所树立的绅士特工的特色和格调,完善这个全新的特工电影系列。

但它却重新回到了老套路上,与曾经急于撇清关系的老牌特工电影们越来越像。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系列电影的续集少有能够超越前作的;

另一方面,内在因素可能还是在于导演马修·沃恩。

电影风评不佳,马修·沃恩接受采访的时候倒是很实诚:

了解马修·沃恩的影迷应该知道,马修一贯的理念就是对拍续集这个事儿持反对意见。

当年的《海扁王》成功之后,狮门影业力邀他继续拍续集,他坚决不肯,最后勉为其难挂了一个监制的署名。

果不其然,《海扁王2》上映后一片骂声,惨淡收场。

不得不说马修确有先见之明,他坚持不拍是正确选择。

而这一次他打破了坚持已久的原则,熟悉的“续集多烂片”的噩梦在自己身上上演了。

他对续集本就不怎么上心,因此这样的结果在所难免。

他之所以坏了自己的规矩,原因在于《X战警:第一战》以后,他成了20世纪福克斯影业的一员得力干将。

资历尚浅的年轻导演得到好莱坞大公司的器重,应该是所有电影人梦寐以求的事吧。有得必有失,与此同时,马修也失去了一些自主的话语权。

我想,好莱坞大佬呼风唤雨的能力,大家最近已经被哈维·韦恩斯坦的事情给惊到了吧。

但是作为电影的直接创作者,一个导演能够经得起多大的褒奖,也应该受得住多大的批评——你的作品,你必须负责到底。

我对《王牌特工》系列的期待没能在《黄金圈》上得到满足,但是影片结尾又给出了新的希望——续集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如此说来,我就把《黄金圈》当做第三部的预告片好了。

因为,鲜肉男主角“蛋蛋”实在是讨人喜欢。


希望未来的《王牌特工3》能以真正的王者姿态回归,还我们一个(群)不一样的英伦绅士!

互动话题

你对“王男2”有哪些期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