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不听话孩子有三大误区,善用教育的智慧——四大心理学效应

 长沙7喜 2020-11-13

不少家长把“让孩子听话”当做管教成功的标准,但即便如此教育中也往往事与愿违,大多数家长眼中孩子不听话才是常态,比如和孩子讲好的写完作业才能去看电视。

但作业没写多少孩子就跑到电视机前坐着了。孩子不听话,严加管教可以起到一时的效果,但根源还是要发掘孩子自主的力量,父母不可能一直看着孩子,因此放弃对孩子的控制,才能获得更多的掌控权。

面对不听话孩子的三大误区

1)不好的行为要严加管教

普遍的思想是孩子出现不好行为的时候要用严厉的管教将这些苗头扼杀在摇篮中,这样孩子才能懂规矩、守规矩。严格的限制性教育能帮助孩子形成规则意识,日常生活中更守规矩。

培养规则意识是好事,但父母有必要反思,自己是否存在滥用的嫌疑呢?所谓的不好行为,更多地是以是否合乎自己内心满意为标准进行的判断。一些有关于好坏、对错的问题,习惯于严厉管教的家长也会对孩子做出要求。

在《超级育儿师》节目中,一对父母在教育中产生了理念分歧,妈妈是严厉者,爸爸主张对孩子宽容教育,在VCR中孩子吃饭不想喝粥,妈妈说不吃不行,不吃就不可以出去玩;看手机问题上妈妈坚决不给孩子机会,爸爸则建议定下时间规矩,对此妈妈坚持己见,认为孩子看了手机就停不下来了。

实际上妈妈所实施的教育本质上是“控制教育”,对孩子的一切都加以控制,以自己的内心标准来作为管教依据。

所谓“不好的行为”也仅仅是单方面的判定罢了。面对一些问题孩子是没错的,教育中父母有必要转变心态,以平等的对话来同孩子交流。

2)好习惯培养要趁早,耽误不得

养成好习惯,长大后家长就可以省心了,这是不少父母内心的同样感受。但行为上的限制往往充满了矛盾与对抗,这样的强压式教育并不如何明智,一旦松懈,孩子立刻就会找到机会去破坏这样的“好习惯”,对此不少家长都会生出感叹,学坏容易学好难。

对此《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的一段话也许可以给大家提供帮助,作者在书中提到了教育女儿圆圆的理念:如果说在看电视问题上我“控制”了圆圆。

不如说一直是在用“培养”的思路来解决问题——不去控制孩子的身体动作,而是想办法引导她的心;不满足于孩子表面上的服从,而是让好习惯成为孩子内在的一部分——这才叫教育,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吧!

好习惯的培养讲究方法,不是片面地看到孩子行为规范就够的,方法不对会“反弹”,大多数家长都会有类似的经历,千辛万苦改正了孩子的不良习惯,但一松懈又被打回原形,其实这份教育并没有被孩子彻底接纳,落到实处。

3)拿别人家孩子作比较

别人家孩子能做到的,自家孩子为什么不行?这是很多家长拿来衡量孩子的又一准则。最常见的,同样是一个班级的,为什么别人成绩这么好;同样参加了辅导班,为什么别人成绩有提升,你却做不到;邻居家孩子在家都很听话,为什么你却做不到?

有关这个问题,其实孩子在听到自己被拿来作比较的时候内心都是不舒服的,而对于父母来说,有必要知道一句话“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这样的比较往往意义不大,只会凭添孩子内心的负面情绪。孩子自主产生的竞争意识是动力,但如果是父母强加,很容易就变成阻力,严重的还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变得自暴自弃。

教育的智慧,四大心理学效应Get

家庭是主要对孩子伤害的来源,由此日常教育中家长们有必要反省自身,看看自己是否也充当了伤害者的角色。教育不是速成的事,由此漫长一定是改变不了的主题,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家长感到“痛苦”,那么一定是方法错了。

1)引以为戒的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指的是当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会让人产生不耐烦或逆反情绪。有关超限效应有一个小故事可以帮助家长理解: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在教堂中听牧师的募捐演讲,最开始他觉得牧师说的好,觉得捐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钱;十分钟后牧师还在讲,他不耐烦了,决定捐身上一半的钱;

又10分钟,牧师还在继续,马克吐温决定不捐了;有一段时间牧师才结束冗长的发言,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出于气愤不仅没有捐钱,反而从盘子里拿走了两元。

之所以会如此,其实就是超限效应在发挥作用,持续不断的外部影响导致内心失衡,以至于做出极力对抗的表现。在教育中同样如此。

比如家长揪着孩子考试成绩差不放,一开始孩子会感到内心愧疚,暗暗决定下次要考好,但家长一直说,孩子就会生出不一样的想法:你越是这样我就越不努力。情况严重的,孩子甚至会故意不学好、考差来气父母。

教育陷入超限效应会适得其反,由此,教育中其实也包含了点到为止的智慧,家长在教育中切莫反复拿一个问题对孩子进行指责。

2)德西效应,动力引导切忌方向错误

著名的德西实验中,AB两组学生研究对象进行难题解答,第一阶段两组正常解题,第二阶段,A组被告知答对一题能领到1美元,B组不添加这一条件。答题中两组学生都有10分钟的自由活动、休息时间。

最终研究的结果让人意外,有奖励刺激的A组在休息时做题的人反而比B组少,这就是著名的心理学“德西效应”的由来,当一个人从事一项具有挑战或感兴趣活动时,不当的物质奖励会减少活动对人的内在吸引力。

在实验中不可否认两组孩子都对解题充满兴趣,但当施加了美元奖励条件后,A组学生的注意力其实是被分散的,因此反而减少了对解题的动力。

同样的道理,如果家长用所谓的激励来鼓励孩子学习,无形中就是在给学习贴上不好的标签,既然是正面积极的事,为什么还要用其他物质来刺激呢?潜意识里孩子对学习会产生这样的认识。教育中家长要慎用物质奖励,防止孩子丧失兴趣和动力。

3)南风效应

法国一则寓言中这样理解南风效应,南风和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寒冷反而把衣服裹得更紧了;南风徐徐却很温暖,行人觉得暖和了,纷纷把大衣脱掉。在这次较量中,南风用柔和的力量取得了胜利。

教育中,南风效应是可以借鉴的,教育的智慧在于培养孩子的内在认同,用北风的强势对待换来的是对抗和抵触,这是人们普遍对待强势会做出的自我保护反应。当强势成功时,其实也意味着孩子的妥协,这并不能称为教育的成功。

4)标签效应

标签会带来人心灵导向作用,正面的标签给孩子带来自信和向好方向靠拢的动力,同样的负面标签则会给孩子带来糟糕的心情体验,打击自信心,降低自我价值感。

家长真的想孩子变好,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而不是揪着缺点和问题不放,当一个人总体向好,他才会自发的去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如果对自己充满了否定,就算想改变也会觉得无从下手。

家长在静待花开的时候要给予阳光和养分,不要以强势来施加自以为正确的影响,其实孩子内心也有衡量的标杆,尊重,理解,激发积极的内心力量,漫长的教育更需要良性循环而非短暂的行为压制和心理压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