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好形意拳必须树立五种意识

 tjboyue 2020-11-13

上世纪八十年代,笔者师从尚云祥再传弟子王倩君先生习练尚派形意拳,至今已三十余载。先生口授身传,笔者用功不辍,默识揣摩,终有所获。不少年轻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练好形意拳?练形意拳应注意什么问题?闲暇之时,我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地思考,诉诸文字,愿与大家共享,尚祈方家指正。

一、必须树立“仿生”意识

人类自远古时代,由于生存需要,不断地与飞禽走兽等诸多动物接触、搏斗。充满智慧的先辈们“远取诸物,近取诸身”,“象形取意,人以身形物之形,物之意以人意悟之”,换言之,就是师法动物——象其形、取其意、仿其技,产生了仿生武术的雏形。随着人类生存实践的发展,仿生武术的内容不断丰富,体系不断扩展。可见,仿生武术源于人类的生存实践,是人类依靠自身聪明才智,格物致知,发展自身的一大创造。

在众多仿生武术中,形意拳是最具代表性的拳种之一。形意拳的先贤巨擘们,依据“象形取意”的立拳之本,设计了形意拳的基本身法架构。因流派不同,说法稍异:有的称“四象为根”——四象者,鸡腿、龙身、熊膀、猴相也;有的称“身具五风”——五风者,鸡腿、龙身、熊膀、猴相、虎抱头也;有的称“六形(六式)合一”——六形者,鸡腿、龙身、熊膀、猴相、虎抱头、鹰捉也;有的称“身成六艺(六合、六象)”——六艺者,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鹰捉、雷声也。这些要领虽稍有不同,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姜容樵先生曾在《形意母拳》中指出:“六合者,鸡龙熊鹰虎雷,形意拳的身法,六形合为一体也。”可见,六合(六艺、六象)在形意拳中的地位多么重要。

所谓“鸡腿”,指的是腿形步法,鸡有独立之能,两腿紧夹,弯而不折,出步摩胫擦膝,前足踩踏,后足提收,行走为直线,落步身体整体跟进;步法稳健、快捷,每动后腿必有蹬劲,前腿必有踩扒劲,暗含腿膝之打法。所谓 “龙身”,指的是身有九曲三折之象,塌腰裹胯,臂弯腿曲,身似斜非斜,似正非正。每一式必有一束一展,伸缩变化。所谓“熊膀”,是指头顶项竖,含胸拔背。熊有竖项之力,力聚于背,蓄于肘而形于拳。所谓“鹰捉”,指的是掌含指撑,力达筋梢。鹰爪有抓拿之长,出手裹翻而回手撕捋。所谓 “虎抱头”,指的是如虎之扑食状,先蓄势于身,弓背而缩身,前爪藏于颌下,目注于目标,头引而项直。其势欲展而束,其劲非落而不发。所谓“雷声”,指的是仿雷之崩山碎石之威,丹田气动,声随气发,以声助力,四梢惊起,力猛劲绝。

六合各呈其态,各有其用,宜分而习之,逐一上身。量的积累不可缺少,积跬步方可至千里。但各自修习完毕后,则应六合归一,贯通一气,综合为用,威力定会大增,量变到一定程度必定引发质变。

三十多年前,恩师王倩君先生给我演示熊膀和雷声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一位家住农村的师弟第一次到先生家学拳,先生让他表演鸡的形象,讲述鸡的习性,他试着边说边比划完后,先生微笑不语,让他回家每天在院子里追着鸡观察鸡叼食、行走、争斗等情形,半月后再回来谈感受。可见,身法不仅包括身手头足的静态姿势,也包括举手投足的动态要领,同时形与意合,还蕴含着拳意、劲意的运用。

形意拳法的基本内容主要由桩功、五行拳和十二形拳组成。其中十二形拳是由龙虎猴马鼍鸡鹞燕鲐蛇鹰熊十二种动物的典型形象与技能组成的。每一形只是一个或几个动作,称为单操手或杂式,目的仍为师法这些动物的特长。例如:猴有纵山跳涧之能,又有闪忽变化之巧;鹞有翻身之急,入林之奇,钻天之技,捉物之疾;蛇有拨草之技,缠绕之能,又有屈伸自如、首尾相应之法。

无论是习练“四象”、“五风”、“六合”,还是十二形拳,都要经历一个由形似到神似的过程。形似是基础,神似是根本,目标是形神兼备。每练一种形,要多与该动物近距离接触,实际观察、模仿。生活中看不到的动物,可看点影像资料。许多习练者感受到,看电视《动物世界》栏目可受到许多启发。在形似的基础上,还要在感悟动作的神髓上多下功夫,揣摩拳谱、拳意,紧紧把握住技击这个武术灵魂,意到身随,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方得形意之真传。我多次听师伯们讲,师爷杨象离(尚云祥弟子)先生龙形搜骨练得好,一束身,上身即能完全盛(缩)在农村的拐篓里面。

传说近代武林有两人猴形练得最好,一是孙禄堂先生,人称“赛活猴”,惜乎没见到影像资料;一是薛颠先生,凡见过其拳照的莫不感叹,我感觉用“超凡脱俗,形神俱妙”评价尚嫌不够。

二、必须树立“拧绳”意识

形意拳的基本动作形态是“起落拧裹钻翻”,它的运动轨迹是在身前形成一个立着的椭圆。通过躯干、肢体的转、滚、缠、旋,如同拧绳,形成了形意拳劲力上的“拧劲”和技击上的横竖相克,是形意拳区别于其它拳种的最显著特色之一。拳脚由静变动奔向对方,叫“起”。“起”的路线由下向上,由近及远,就是“钻”。“钻”的过程拳心向上向外拧转,使身体展幅缩小叫做“裹”。接触对方后,拳脚翻转,击打对方叫“落”。“落”的过程拳心向下向里拧转,使身体展幅增大叫作“翻”。“拧”就是拳经讲的“起横不见横”的“横”,起钻要拧,落翻也要拧。尚派形意将“鹰捉”定为“母拳”,因为这个招式完整地展现了“起落拧裹钻翻”的基本动作形态,且多了“地雷伏”和“回拉一字”两个动作。

通过“拧裹钻翻”,可以利用身体间架的变化、肢体滚转接触对方,形成轮轴、杠杆、斜面,改变来力方向,从而以最小的力量取得最大的效用。形意拳讲究“横破顺,顺破横,无坚不摧”,“顺”也叫“竖”,与对方接触时,通过拧转在横竖里找劲换劲,你顺我横,你横我顺,我力与彼力的方向成十字垂直关系,边拧边进,边化边打,化打合一。这垂直是立体空间三维的,目的是改变对方劲力的方向,使其攻击落空并露出破绽,乘机而胜之。必须指出,“拧裹”是束,“拧翻”为展,束展也是横竖,“起落拧裹钻翻”是一个束展(开合)、横竖变化、化劲与发劲、往返折叠的综合而复杂的过程。

拧劲训练对自身的功用主要有三点:一是能够把全身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整合到一块;二是使全身筋骨螺旋缠绕,可以伸筋拔骨,将周身筋骨揉开,开展关节,化去身上原有的僵拙之力,增强其柔韧性、伸缩性(弹性)与爆发力;三是可打通经络,旺盛气血,使气血更好地滋养全身的筋膜、脏腑,净化内脏,为内功训练奠定基础。

拧劲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小臂一转,身形一滚,脚跟一捻都是拧。四肢中单肢可以拧,上肢之间可以拧,下肢之间可以拧,上下肢之间也可以拧,全身各部位都可以参与拧。让更多的肌肉、筋骨、气血参与拧,拧得紧凑、充分、均匀、快慢相间是形意拳的训练内容之一。脊柱的麻花拧力训练是本门秘传的东西。

习练初期的拧劲(拧裹钻翻)训练多体现在四肢梢节,动作要舒展大方,大开大合,随着招式越来越熟练、功夫不断深入,要慢慢以躯干的拧转带动四肢的拧转,以根促梢,以内带外,以至于后来习拳者感觉不到在打拳,就是身体的拧来拧去,一枝动而百枝摇,这才是形意拳的运动模式。所以,形意拳练到一定程度,应表现为全身辗转,顺势而为,感觉不到一丝较劲,卷缩舒张全是自然而然。拳术的修炼都要经过由外带内,以内促外、内外合一的过程,形意拳也不例外,初期修炼也是通过外在规矩而由外往里练,慢慢过渡到以内促外,周身上下内外浑然一体。

本文作者拳照

三、必须树立“大枪”意识

关于形意拳的创始人问题,历来有两大观点,有尊奉南宋岳飞为鼻祖的,也有尊奉明末清初姬际可为鼻祖的。一说是南宋岳武穆王(岳飞)精通枪法,以枪法为拳术之法,以教将佐,名曰意拳,后演化为形意拳。一说是明末清初山西人姬际可精枪术,能飞马点椽子,举枪不漏,老年破流寇于村西,手歼渠魁,人号“神枪”。后因清朝禁止民间私藏兵器,为满足太平之日防身御敌之需要,乃变枪法为拳法,开创了“心意六合拳”(形意拳前身)一门。虽然究竟谁是形意拳的真正创始人,尚待进一步考证,但二人皆精枪术确为定论。岳飞善使枪有正史记载,姬际可有“神枪”之称有族谱为证。所以,形意拳源于枪术的结论是有根据的。      

形意拳(心意六合拳)脱胎于枪法,从理论、技法、劲力等诸多方面都与枪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历代先贤都非常重视大枪的训练,认为“枪功为拳功之助,拳功为枪功之基”。

明朝的六合枪已有完备的技术和训练体系,其根本是“八枪母”。何为“八枪母”?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以“封闭提掳拿拦还缠”为“八母”。何以称为“母”?因为枪法千变万化不出此八招变化,犹如书法之“永”字八法,可以概括所有的笔画。“八母”的精髓是什么?清朝吴修龄说“枪之元神是有一圈”。形意拳出手螺旋,拧裹钻翻,曲中求直,圆中求变,都是由枪法演变而来的。

形意拳的五行拳——“劈崩钻炮横”五种劲路,就是由枪术淬炼、转化而来的。劈拳似劈枪,劈枪是向前向下的弧线发力,与劈拳的劲路同出一辙;崩拳似扎枪,扎枪与崩拳似箭走直线之劲路相同;钻拳似挑枪,挑枪之发力,是向上向前的身体运动,与钻拳之发力一般无二;横拳如拦枪与拿枪,枪杆逆时针转为拦,顺时针转为拿,劲虽为横,但不可失中、露形,这正是横拳的要旨;炮拳似崩枪,崩枪对腰身的扭转和丹田弹力要求较高,与“炮拳打一气之炸裂”同出一理。

形意拳中最基本的式子是三体式,万法出于三体式。端大枪待机而动,其站姿就是三体式。一个三体式,将整部《易筋经》融于其中,浑身大筋挑起,接骨斗榫,养练丹田,敛气入骨,能练出钢筋铁骨;同时,又是拳技的核心规范,得真传的脱胎于持枪式的三体式,能使气力汇聚丹田,浑身既整且活,整如聚又灵如虎。

站三体式要求“三尖相照”,这是古代战场持枪搏斗经验的结晶。枪谱为何强调要“三尖相照”呢?就是为了使身体上下左右前后整合到一起,身形看正是斜,看斜是正,是最合理的受力、发力方式。既能守护自身中线,减少暴露面积,保护身体的要害部位,又能集中全身力量,使自身构成一锥形体,增强攻击的强度与锐利性。

在枪的运用中,腰胯是全身劲力的主宰,带动四肢百骸,作用于持枪的三个点上,即后手肋下的把端、紧贴腹部的杆后部和前手握杆处,形成以身带臂携枪,以身臂运枪、身枪合一的整劲贯通于枪,使全身之力汇聚于枪尖。同理,拳术训练的重要目的就是将全身之力汇聚于拳上,这样对手无论动或静都能打,就有了发人的本钱。扎枪要求“四平”——头平、肩平、枪平、脚平,无疑这是形意拳要求“鹰捉四平——头平、肩平、前臂前手平、脚平,足下存身”的最初来源。

很多形意门派传授弟子是拳枪并练的,讲究“以拳练枪,以枪练拳,拳枪劲一体”,不仅在练枪中体会枪劲,在练拳中找不到劲时,还需要扎大枪、抖大杆子,以体会拳劲。老拳师常谈,会拳不会枪,功夫会一半。

对“枪意”的把握,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四点:一、重视螺旋劲,即拧裹钻翻劲的训练,这是枪术与形意拳术最根本的技术。二、站好三体式,三体式由持枪式演变而来,本质未变。三、努力做到运劲以腰胯为主宰,贯通全身,两手如一。四、充分认识拳术与枪术的关系,练拳手中要“握着一杆无形的枪”。

四、必须树立“求中”意识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深刻影响着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层面,同样也贯穿到传统武术运动中。

对于“中庸”的含义,子思在《中庸》一书中最早提出“执其两端 ,而用其中”的观点,程颢释为“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认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作为思想方法的“中庸”,强调内心之“中”与外在之“节”的准确契合,以达到“和”的大功用;其基本原则是适度、无过不及、恰到好处,追求中常之道,内外协调,保持平衡,不走极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诠释中庸之道,它符合事物度量分界和矛盾构成及其转化原理。在一定的量变(包含结构和排列顺序)范围内,即保持一定的度,矛盾双方地位不会互易,事物的根本性质不会发生变化。如何把握这个度,我国古代先哲展现了高超的策略与智慧,这就是“用其中”。

“叩其两端,执两用中”,即坚持“中正”之道,是中庸之道的主旨。形意拳大师车毅斋先生曾经说过:“形意拳之道,合乎中庸之道也,其中正广大,至简至易,不偏不倚。”形意拳将“中正”视为重大法则,时时处处以此为遵循。

首先,表现在对身势的总体与局部要求上贯彻此原则。拳谱对身势总体要求有“合”与“正”之说。所谓“合”,指在运动时全身上下四肢百骸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使各部分动作的幅度、快慢、力的大小与方向、相对位置,都能恰到好处,没有过与不及的情况。如此,则可以保持自身平衡、稳定,动转灵活、敏捷。所谓“正”,指身躯要不俯不仰、不偏不倚,如此则便于反侧趋避、进退攻防。对身体局部要求也体现了“中正”原则,典型的例子如拳谱“八字二十四法”中的“三曲”:两臂宜曲,两腿宜曲,两腕宜曲。我们对“两臂宜曲”作一下分析,余者两曲就不难理解了。正如曹志清先生在《形意拳理论研究》中所讲“两臂弯曲则上肢力富。过曲则不及,不但上肢伸展不够尺寸,而且会使劲气憋在肘和肩部,而不能达之于手;若过直又必力竭,造成发拳出掌没有后续之劲气,而成为单劲,故两臂须由曲中求直,似曲非曲,直而非直,方为适度”。修习中要保持身势的“正”与“合”,还要努力在身法上做到“对称”地练拳,以求实现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后,有左必有右。对称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支撑、相互推动,即为阴阳互济。在身法“对称”训练的基础上,可进行意气劲的“对称”训练,如手往前去,意往回收,逐渐体悟形意拳的中气——内劲。

其次,表现在体用中应始终贯彻“守中用中”的原则,即守护、利用自身的中线攻击、控制对方的中线。我们所说的“中线”,是指由人头顶百会穴、会阴穴垂直延伸至地面的连线,从人体的正面看则是鼻子下的垂线。为何要守护自身的中线?首先,是因为中线是人体重心之所在,若中线失守,一旦遭到大(重)力攻击,便有失衡的危险;其次,人体的许多要害部位集中在正面的中线区域;另外,只要护住自身中线,对方便无法实施最短的直线距离攻击动作,只能选择从我之身体中线两侧进行弧线攻击,攻击时间延长了,自然就降低了攻击效率。利用自身的中线,包括“力由中线而发放”和“力由中线而变化”两个方面。原因有二:一是调集各部位之力于中线处,并由中线处发动,易形成整体力;二是对方攻我,我只有以中线的力量驱动而与其相接,然后利用中线力量的松紧变化和中轴线的旋转,才能有效地化解来力。为何要攻击、控制对方中线?前面说过,中线既是人体重心所在,人体力量最易集结之地,又是最为脆弱之处,打击此部位,既可使对方造成身体失衡,又易使对方受到重创。因此,把对方中线作为打击目标,往往可以事半功倍。以自身的中线攻击对方中线,还有一个与上述护住自身中线恰好相反的效用,就是缩短了我方的攻击路线,这样就可以节约时间与动力资源,时间是格斗中最重要的资源,若不能配合时间,纵有千斤之力亦无从发挥。 

第三,表现在劲法上讲究刚柔相济、虚实转换,交手时随时调整身体与对方相和,以保持自身中定平衡。《中庸》云:“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倡导“时中”,是讲君子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均能随时保持中道。形意拳动静皆要求“中正”、“中定”,在劲法上追求不刚不柔、亦刚亦柔、刚柔相济的中庸状态;在技击中要求不拘成法,随势而动。拳谱在“战手要法”中讲,审查来人之形势,彼刚我柔、彼柔我刚、刚柔相济……随高打高,随低打低,远发手足,近发肘膝,上打咽喉下撩阴,左右两肋并中心。《中庸》又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致中和”是中庸之道讲求的基本原则之一,同时还要求“和而不流”。形意拳要求随势而动,不与对方硬顶、硬抗为“和”,在顺随对方过程中控制对方、打击对方为“不流”。

第四,表现在修习者在规矩上身、动作和顺、精神内守的基础上,努力做到身心合一、天地人合一,修炼内气内劲,提高反应灵敏度。孙禄堂先生指出,“形意拳之内劲,是由此中和而生也”。关于内劲如何生之“中和”,他说:“拳中之内劲,是将人散乱于外之神气,用拳中之规矩,手足身体动作,顺中用逆,缩回于丹田之内,与丹田元气相交,自无而有,自微而著,自虚而实,皆是渐渐积蓄而成,此为拳之内劲也。”“顺中用逆、逆中行顺”即是“中和”,与之关联的“静中生动、动中求静”也是“中和”。要实施好这两个“中和”,还必须守住内外两个“中”:一是坚持身形中正,动作顺遂,这是滋生内劲的基础;二是坚持神意内敛,做到“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心不遐想,神不外驰”,这是滋生内劲的关键。内劲者,不用意而神自明,不运气而气自周,不加力而力自彰,所谓应物自然,感而遂通。

第五,表现在习练过程要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好高骛远,二是思想偏执。前辈们总结:练形意拳常有好高骛远以致半途而废者,或厌其拳之形式简单而不良于观,或恶其拳道理平常而无奇妙之法则,亦有因意有偏执,以犯偏枯之弊者,或专求力则僵而不灵,或专求气则滞而不畅,或专求沉则重而不活,或专求轻则浮而无根。练之形式和顺,整齐自有力;神气归于丹田自然身重如山;神气合一而化成虚空者,自然身轻如羽。总之,不可专求,从容中道而已。所谓“从容中道”,就是合乎规矩、法则。

本文作者拳照

五、必须树立“整劲”意识

整劲亦即整体劲,与其相反的是局部劲。终生练拳,没出整劲的人比比皆是。打人一拳,踢人一腿,若仅仅是用一拳或一腿的力量,至多加点腰力,效果定然不大。昔尚云祥大师身高不足1.6米,人称“炸弹”,手指在人身上一划,不管对方多大分量,轻则腾飞仆跌,重者非死即伤。这是什么劲?高级的整劲,亦称浑圆劲。

怎样才能练出整劲呢?形意拳的训练程序为:第一步,站桩;第二步,习练步法与走架;第三步,附加器械训练。

先厘清整体劲与浑圆劲两个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整合全身各部分力量发出的劲叫整体劲;浑圆劲亦称六面力或八面劲,指劲意在全身及其各部位的前后、左右、上下诸方向都有分布,不偏执于某一方向,且达到平衡均整的状态。浑圆劲比整体劲内涵丰富,是整体劲的高级层次。

通过站桩可以求取气沉丹田、静态的整体劲和浑圆劲。训练方式有三调:调身、调息、调心。

“调身”指的是对身体间架、姿势、动作的调节。形意拳谱在站桩调身上有八字诀(亦称校二十四法)、六合、九歌、九要等要求,这些要求看似平常,实际都非常宝贵。老前辈多保守,致使后人对站桩规矩茫然不解其意,对拳谱多有忽视,功夫难以上身。学拳先求心知,心里糊涂要寻名师指点,要深入钻研拳谱、拳经。上面讲的整体劲、浑圆劲,只要按照拳谱练到位,两种劲就都会逐渐上身。且日久功深,滋味会越来越浓。特别指出,浑圆劲是通过肢体向四面八方的意力辐射和肢体间的相争相拔的互逆运动而逐渐求得的。桩功中的外撑里裹、上顶下坠、里旋外旋、前引后拉等规矩上身后,就能有所体会。另外,通过肢体间的相争相拔的互逆运动,还可收到抻拉筋骨、加大肢体弹性的效果。

在调身的同时,还要注意调息、调心。调息指的是调整呼吸,一吸一呼为一息,调息便是在呼吸上做功夫。前辈们常常以息的次数计量、表示练拳时间。刚开始站桩时,可自然呼吸,不努气,不憋气,有一定基础后可转为逆腹式呼吸,出入皆从鼻孔,以均匀细长、吸满呼净为要。调心是调整心理,控制意识的过程。站桩时,通过一定时期的意守丹田或意嘱命门,将人身散乱之气纳入丹田,真气退藏于密;待丹田气充盈后,静中生动,结合沉肩坠肘、脚趾抓地等要领,意注四肢,或者意于肢体不合规矩处、别扭处、气血流动不顺畅处,意之所往气便随之(意到气到),气由小到大,由微而著;待到气路畅通,根据作势,气先聚后运,聚则一齐凝结,潜伏于丹田,立地生根,运则贯通于四梢,上下鼓荡,左右开合,与人交手,倏忽之间胜负立判。气路畅通后,常态的练功心境应是气定神闲,意念何处都不守,无处不烛照。

站桩只能获得静态的整体劲,往那里一站,别人推拉不动,但动起来架子往往就散了,对别人无多大威胁。欲将静态的整体劲,上升为动态的整体劲,还要进行步法和走架训练。本门(尚派形意)非常重视趟泥步(亦称蹚犁步)和槐虫步的训练。无论练哪种步法,关键在于克服日常以步带身的习惯,而要以身带步,要让肚子(丹田)领着走或让命门催着走,正如拳经所言“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方为真”,又云:“手足身合出整劲,方得奥妙武艺精”。通过走架训练整劲的关键是发挥好腰胯的枢纽作用,以腰胯的旋转带动四肢的动转,上下相随,左右相合。练拳要先动腰,用腰劲催动上下的肢体。在上为: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在下为:腰催胯,胯催膝,膝催足。上下联结,便可达到“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的境界,周身节节贯穿,一气贯通。向上传导的技术关键是,含胸拔背,劲上脊背;相下传导的技术关键是塌腰坐胯,根节走劲。先贤特别强调“命意源头在腰隙”,也有言“整劲源于丹田,靠丹田内转驱动”的,说法不一,内涵实无二致。腰是从有形有相上讲的,无形无相就是丹田。

通过器械的训练,还可进一步提升整劲的力度与层次。最合适的器械是大枪(或大杆子)、长把刀、长把斧等双手使用的长把器械。特别是配合抖大杆子练习,能练出刚中带柔,松活抖弹,迅猛无比的整体劲。(刘原尊/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