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不要过洋节?

 昵称gscVD7fg 2020-11-13

节日的产生总根植于特定的时空组合,“洋节”抑或“土节”都是如此。比如春节,既与农业文明的周期节律相契合,也与家庭本位的文化传统相一致。从这个角度说,节日的延续和变化一体两面,既有的条件改观了,节日也会在传承中流变,通过变化来锻炼其生命力。

并不是否定节日没有独立的内核,而是说我们可以更平和地看待节日的消长起伏。如今节日的一大特点就是商业化,被消费社会笼罩的节日,一方面可以说体现了消费至上的系统、思维和生活方式的蔓延与渗透;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亲密关系的购买”的表征,行为的工具性和表意性相互佐证,金钱和感情彼此支持。

节日作为仪式,背后总有集体意识的支撑。不过这集体情感也不是一潭死水。当我们借着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等向所爱之人直抒胸臆时,无疑顺应了直白地、平等地表达联结与巩固关系的诉求。

同时,节日的发生需要有客观载体。相比于过去的宗族、西方的教堂,原子化的人们借着购物狂欢,实践对生活与生命的认同,无疑是既定情境中的合理选择。

节日“洋”不“洋”,不仅在乎所发生之地,更在乎贴上符号的背后力量。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宣布废除阴历及春节,以“追求世界大同、与国际接轨”,后以失败告终。可见,节日总归是“人民”的节日,终乎是“生活”的节日。

痛心疾首于信仰的缺失,不妨问问“信仰”所指者何、又经历了怎样的来龙去脉。最后,再念念费老之“美美与共”,这才是文化自觉的气度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