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为什么被称呼为“小X”?| 趣味社会学

 昵称gscVD7fg 2020-11-13

作者:刘晨,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教师,学吧写作组成员

引 言

我们不乏在日常生活中听到这样的称呼。比如在最近的某次事件中,据我观察,尤其是自媒体,称呼某女星为“小X”。同样,某男主持人也有时被称呼为小C,且其在ZLB的婚礼上(我们看的视频)也有这样被叫。这就引起了笔者谈论“小”的兴趣。我查阅了文献,似乎还没有用社会学研究“小”的,对于小说的社会学研究,倒是还不少。

当然,本文并不想对这次事件做过多评议,无论是偷税还是漏税是否属实,是否有“阴阳合同”和“大小合同”,这都是法律层面的事情,我们无权干涉,并且相信法律的查证,会给我们一个结果。在此,我们只想从2个层面来分析“小”的问题,一个是被叫“小”原因,另一个是社会学的理论嵌入后分析,从而让我们从福柯所说的“边缘”着手走向“中心”,看“小”的“大含义”。

被称呼“小X”的原因分析

第一,是一种比较“老派”的叫法。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有的人认为,“这是老一辈的叫法”,“中国人是不是没有叫别人名字的习惯,一上来就这样叫感觉别人和他很熟一样”,“有的人会觉得叫名字比较生硬”,“真的,够够的,小张,小李,小王,··· 一听就无法,老派叫法,朋友之间这样称呼的话。那就不是朋友了。只有同事才这样”···云云,这就显示出了“小”其实是比较out的一种用语。问题是,在过去,真的是喜欢叫“小X”吗?我们可以从一些电视剧的镜头中予以证明,尤其是在行政系统中(基于职务和隶属关系的称呼),对刚来参加工作的小伙子(试想此处的小是什么意思?年轻?),或者比较年轻的人叫“小X”,“小Z”,等等,这类的叫法,显得似乎之前就很良好的关系,便于开展工作。

第二,为了拉近距离。有被调查者表达说:“比如单位领导经常叫的小张,小王,过来一下,工作了年长的一般都这么叫吧,关键是不熟,关系好了才会名前面加小的,关系不好又想拉近距离才叫小张之类的……”也正如上文所述,正是一个“小XX”,而不是“大某某”,把人与人的关系变得亲密化和“去距离感”。且,“小”在此时并不是康德所说的“目的”,而是为了便于交往(目的)(也包括此种叫法比较简单易记,避免叫错,而引起交往的麻烦,等等)。

第三,是一种礼貌性的称呼。在学术界,这叫“称谓礼仪”,它是“在对亲属、朋友、同志或其他有关人员称呼时所使用的一种规范性礼貌语,准确的称谓能恰当地体现出当事人之间的隶属关系。”所以,“小”就是一种礼貌性的称谓。比如说,你不能把一个50岁的人(比你年纪大)叫“小李子”,或者把你的上司叫“小王”(但可以叫老王)等。在称谓礼仪的范式中,还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称谓,即姓名称谓,亲属称谓,性别称谓,职务称谓。以职务称谓来说,李XX,如其是院长,我们通常不叫“李XX”,也不是“老李”,更不是“阿李”,而是直接叫李院长,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避免交互尴尬,再比如“诸葛丞相”也是如此。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了,“小”字背后的含义,至少有这3种,即:它是一种比较老派的称呼方法;它是为了拉近距离的某种表达方式;它是一种称谓礼仪范式内的称呼。但是,我们还发现了第4种,那就是:把人叫“小X”是一种“轻视”。至少,从目前的自媒体话语表达模式中可以发现这一点。

第四,是一种轻视的话语模式。显然,“小”的对立面就是“大”,以往,对于职业性的称谓,我们把老师教“大先生”,这是尊崇,但“小”却是一种轻视和污蔑人格的话语,如小丫头骗子,小赤佬,小婊砸,小瘪三,还有小人,等等。在某些事件中,我们看到有媒体称呼为“小X”,这样的做法,在我看来是回避法律而采取的某种故意的道德化或道德泛化的结果,且我们自古就有这样的文化惯习,尤其是我们总是希望把一个问题先道德化,再去想其他问题。所以,此刻的“小X”就是这层意义,是对他者的一种污蔑,低眼,嘲笑和“侮辱”。

所以,从社会层面的意义来说,“小”所蕴含的内在意义可谓繁多,如果稍有不慎,可能引起的“矛盾”或“尴尬”,进而需要道歉、赔偿等。

但本文并想做法律案件分析,我们是需要深入讨论的,主文化和亚文化层面,社会互动层面的“小”。换句话说,上文只是我们的一个铺垫,接下来,我们将着重在社会互动层面来探讨“小”的称谓及其问题,并和上文形成整体呼应。

两个社会学理论下的“小”及其问题

第一,基于“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层面来看,在过去,“主文化”是“一种老派”的做法,仿佛不这样去称呼,不称呼下属或晚辈为“小X”,就觉得不合适,甚至不切时代的主题,不被叫“小X”的人都觉得浑身不舒服。为什么?“主文化就是在一定族群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大家都是这个文化圈内的活动主体,于是,被叫小X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基于社会学的视野来看,主文化并不是一种恒久不变的,而是会和其它亚文化交替的。打个比方,在过去,我们流行传喇叭裤,是一种比较时髦,前沿的穿着方式和外在符号,但现在我们并不流行这个,而是其它,这就是说,其它的穿着已经代替了作为主文化的“喇叭裤”;再比如,在过去,我们总是穿“中山装”,但是现在我们“休闲为主”,这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按照这个逻辑,“主文化”现在已经不再是普遍性的称谓为“小X”,而是根据我们在上文提到的称谓礼仪来进行。并且,这样的礼仪规则,显示出的不仅仅是一个恰当的、得体的称谓,更是现代性的一种表征。何况,此种礼仪也在“主文化-亚文化”的范式下发生着变化,比如,过去我们叫父母什么?——高堂、椿萱、双亲。现在呢?妈妈,爸爸,···阿爸,阿妈。似乎现在叫自己的父母为高堂,或者母后,已经不再恰当,这种文化的变迁,导致了“小”也随着“老派”的流转而走向了现代化的礼仪范式内。

第二,基于社会互动的层面来看,“小”是可以拉近距离,因为“小王”和“老王”在这个背景下都是此种意义的体现,仿佛认识了很久,也是一种尊称。有被调查者这样谈到:“叫名字也不好啊,老张,老李就好了,显得亲切一些,就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样哦。”所以,其并没有什么太不合理的地方。说到此处,不免让人想起关于“小”的一个词,他们同样是关系和亲密程度的体现,比如说“小心肝”、“小宝贝”、“小傻瓜”(褒义层面)、“小甜甜”,“小乖乖”、“小不点”等。似乎“小”体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可爱的,得宠的,关系好意思。同样,“小”也是一种礼貌性的称谓,它是某种“隶属关系”,boss可以叫staff——小某某的,父母也可以把自己的最小的儿子叫“小儿子”,这都是基于礼貌规则的称呼,反之,就把一些很明确的隶属关系模糊化了。比如,你儿子呢?哪个儿子?如果说“你小儿子呢”,对方那就明确了。所以,社会互动层面来看,这也是合理的。

但有人又为此困扰,他们认为在话语互动中,“小”让人感觉不被尊重,显得不舒服,并不觉得是亲密的语言/话语符号。我们根据调查发现,有的人认为,这样的称呼显得比较让人不舒服,比如说“不喜欢,会感觉对方地位相对较高”,“不喜欢,其实也没什么有些人的名字都还有叫这样的名字,不过听起来就是不舒服”,“我特别讨厌别人这么称呼我,直呼其名不就好了?”,“我特别不喜欢别人在叫我的时候,直接在姓氏前面加个“小”字听了就像吃苍蝇一样隔应,感觉在名前面加‘小’还没这么烦,怎么在姓前面加‘小’字我会这么反感呢?”·云云。所以,基于现代意义的话语体系与交往规则,在人格平等的层面,不加“小”可能显得更加尊重人。

所以,这就意味着,在社会互动中用“小”来称谓别人,还需要看在什么样的语境之下。因为,按照一般的定义“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个体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作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基于此,在本文所列举的案例当中,“小X”就是个体对他者采取的一种行动,对方或许也会因此而采取同样的行动。“任何个体间的互动都是有意义的”,所以,无论是个体与个体,还是个体与媒体之间的互动,都是带着一些意义的。问题是,这些意义,在我看来,更多的是一种基于内心的道德矮化的结果。换句话说,明明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下“小”是不合适用的,但还是有些人用,这种“小”所折射出来的,并不是这些人不懂“现代性”,而是故意的用“小”来轻视对方,以宣泄自己的“不满”,是一种法治之外的“道德指责”,更是一种故意地矮化他人/她人(就像把大人说成是小学生一般)。

总结与反思

所以,从两个理论的层面再来理解“小”也就丰富多了。同时,在四个不同的层面来看“小”,发现了不同的原因所在。而且,这些原因是随着时代、语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只是,用起来要遵守“称谓礼仪”。

事实上,从社会学的范畴来看,“小”并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折射出来的含义可谓繁多。或许,我们还可从其他的视野或理论来看“小”这个问题。比如说“小”的“角色理论”分析,这或许更为有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