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说“大仙儿”

 昵称gscVD7fg 2020-11-13

文 / 莫小年

有这么一句老话: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第一次看到,觉得好嘛,第五才说到人世,前几个都有些捉摸不定,也都与大仙儿有些联系。

人所以会求助大仙儿,找大仙儿给“看看”,多少是想将不确定变为确定、把不可知变成可知,一言以蔽之,就是为了控制,让控制的能力能够匹配得上控制的欲望

控制是否具有时代背景?联想“麦当劳社会”,其中的一条指标便是可控制性,因此,控制难免是现代性的一个标识

控制也是人性的“通病”。我们熟悉的印象管理就是一例。此外,扮演角色,某种意义上也是在满足角色对我们的控制。梁漱溟先生说西方人的欲念是向前、向外的,如今西方话语弥漫与流行,控制也大有成为日常生活的主旋律之姿。

可以说,控制的欲望和能力之间的罅隙有多少,大仙儿的市场或者说需求就有多少。而且,控制的欲望总是“领跑”着控制的能力,制造出一个一个的诉求与祈盼。面对控制能力的力有不逮,老祖宗以“尽人事,听天命”来自我舒缓,现代人则不满于此,想要天命为人事服务,所以有些就求诸大仙儿去了。

大仙儿沟通了人的世界与神鬼的世界——在我们的想象中,后者并不特异于前者。我们把自己的经历投射到神鬼界,以为他们也认人、识钱、要“好处”。于是在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中,神鬼的烟火气足足的。

虽然神鬼界模仿人世颇多,但如果人人可以勾连两个世界,那二者也没有区别的必要了。大仙儿之能,恰是常人所想能却不能。

这里不妨借用“通过仪式”的洞见。我们熟习的通过仪式,是以时间为维度、纵向的。而大仙儿所从事的工作,则是横向的过渡。大仙儿从一个确定的状态,进入两个世界互动的模糊局面,之后,再回到人世。大仙儿“穿行”于人世间与鬼神界,具有一种二者兼有的气质。

对于大仙儿的“神力”,有笃信不疑者,也有嗤之以鼻者。不过,大仙儿的“生意”靠的不仅是神秘的那一头,更依赖于这一头的消灾祈福之念。

最后,再来聊聊大仙儿的功能。

其一,大仙儿为我们提供了合理化现实的一条途径。

“考试前,我妈让我拜。我着急走,就说真麻烦,也没拜。后来我妈就说我考不好,肯定与我那天的不恭敬有关。”

其二,大仙儿为我们知晓与改变未来提供了些许答案。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身边人对于大仙儿,有不少持一种“信,但不能全信”的态度。你可以说这是理智的表现,也可以说这是在油滑地骑墙。

大仙儿看的是宿命,与韦伯关注的天职,同样都被注定了,但天职不可揣测、无法更改,促使信众劳碌一生,宿命则反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