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唾弃插队

 昵称gscVD7fg 2020-11-13

作者:莫小贝
选择这样一个感情化的标题,源自自身的体验:每次遇到插队的人,就气不打一出来。凭什么别人都能排队,就你不能?
插队这一越轨行动,其实是理性所为。他们受到的惩罚太低廉(这种人也不会感到良心的谴责),享有的奖赏也就是捷足先登又足够诱惑,于是在奖罚的刺激下恬不知耻地插队去。插队也是囚徒困境的表达,有人插有人不插,是一方得利一方受损的博弈状态,如果都插队,也就乱了套,可见理性人做出的理性选择,并不一定会带来利益最大的结果。此外,插队还有可能是文化的作用:插队的人是在按熟习的文化脚本而行动。
反思自己反对插队的原因:是源于公德,还是出自私利?是因为他们无视排队的规则,而有悖于自己的伦理信念——实质合理性,还是因为他们的插队意味着自己的延迟,所以才忿忿不平——形式合理性?或者有所混合,是以公德话语来赋予私利以道德合法性的包装?
排队关系着一个古老的话题:怎样分配资源?是根据权力,所以“让领导先走”?还是依据崇老文化,以长者优先?先到先得,是公平伦理的叙事:排在前面的人等待的时间最长,所以他可以拥有先获得资源的机会。——说句可能滥俗的话,我今天站出来而不是姑息养奸,也期待他日在其他事情上,有更多的人会对种种插队而怒言、而不平。
规则的权威,一部分是由发布者的权力所授予的,是谓“理”,比如公司的规矩,一部分是由行动者的日常实践所再生产的,是谓“势”,比如排队的默识,还有一部分是与我们的社会记忆相吻合的,是谓“情”。——看到简简单单的排队秩序总被插队者搞得支离破碎,是理亏,势不举,还是情太淡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