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侦片中常有这样的剧情——法医根据尸体的变化判断死亡的时间,而死亡时间是侦破案件的重要线索。 的确,在被宣布死亡后,人体会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等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变化。一般认为地将尸体现象划分为早期尸体现象和晚期尸体现象。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早期尸体现象,也就是在死后24小时内尸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1. 超生反应——尸体也许还有反应 死亡后,人体的器官、组织和细胞在短时间内仍保持某些活动功能,对外界刺激会做出发生一定的反应,这种现象被称为超生反应。比如: |汤姆猫预警:接下来的图片可能会引起轻度不适,请谨慎观看| 2. 肌肉松弛——失去弹性和张力 死亡后,肌肉和皮肤会失去弹性和张力,肌肉变软,称为肌肉松弛。 此时尸体可能表现为瞳孔散大、眼微睁、口微开、沟纹变浅、面部无表情、大小便失禁、精液外溢。 死后肌肉松弛出现最早,临死时发生或与死亡同时发生。 由于肌肉松弛,体表受物体压迫可形成与接触物表面形态特征相似的压痕。 3. 尸僵——身体硬邦邦 尸僵即为人体死亡出现肌肉松弛之后,各肌群逐渐僵硬并将关节固定的现象。 尸僵一般自死后1-3小时开始,4-6小时发展到全身,12-15小时达到高峰,全身关节僵硬。
4. 尸冷——体温下降 人体死亡后,新陈代谢停止,不再产生热量,而尸体原有的热量逐渐散发,使尸体温度逐渐下降至接近环境温度或低于环境温度的现象,称为尸冷。 通常以测直肠温度(肛温)或肝表面温度代表尸体体内温度。 5. 尸斑——体表出现瘢痕 人体死亡后血液循环停止,尸体血液因重力作用而坠积于低下部位受压迫的血管,并在该处皮肤上呈现边缘不清的有色瘢痕称尸斑。 尸斑的发生时间多在死后1-2小时,也有的早在死后半小时就出现或延迟6-8小时才开始出现。 尸斑呈现的颜色因死亡原因不同而不同。 6. 角膜浑浊——角膜透明度降低 死后,死者角膜的透明度会逐渐降低,直至最后不能透过瞳孔,呈灰白色样外观,成为角膜浑浊。 在自然条件下,死后5-6个小时角膜上出现白色小斑点,以后小斑点逐渐扩大,至6-12小时呈轻度混浊,可透视瞳孔。 15-24小时混浊加重,角膜混浊呈云雾状,半透明,为中度混浊,尚可透视瞳孔。 7. 皮革样化——皮肤干燥发硬 尸体表面皮肤较薄的局部因水分迅速蒸发而干燥变硬,呈蜡黄色、黄褐色或深褐色的羊皮纸样的变化称为皮革样化,也称为局部干燥。 皮革样化常见部位有—— 8. 自溶——组织细胞自我溶解 人体死亡后,组织、细胞因自身固有的各种酶的作用而发生结构破坏、溶解,使组织变软、液化,即为自溶。 由于人体各器官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不同,故死后内脏器官的自溶及其顺序先后不一。 一般来说,含消化酶类的器官较其他器官自溶快,与外界相同的器官组织较内部组织自溶早。 在相同条件下,肠粘膜、胰腺和胆囊粘膜的自溶发生最早。 参考资料: 1. 李生斌主编. 法医学(第2版). 死亡和尸体现象 文:大王 题图来源:《猫和老鼠》 |
|
来自: 昵称72408388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