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尹洁:做自己,寻找恐惧与勇气间的美丽平衡

 书韵闲话 2020-11-14

做自己,寻找恐惧与勇气间的美丽平衡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常德市一中  尹洁

“恐惧无处不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制度、我们的学生和我们自身,它把我们与一切阻隔开”,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中如是说。还真是,比如我现在决定坐下来写出这本书的读后感,这便是我克服恐惧后的决定。


说实话,我害怕帕克·帕尔默这深邃而近似理论的表述,害怕面对自己教学中的恐惧与无助,更害怕自己过于拙笨,以至于有太多想说却表达不出的遗憾……而当我终于克服这层层恐惧,我发现了一片新天地——这里疑惑与坚定同行,这里恐惧与勇气并生。于是,我欣喜不已,因为我深知:只有到达这片新天地,我才有可能与“恐惧”和谐共存,进而真正明白何为教师心灵的“教学勇气”。
作为一名执教时间并不长的老师,我与我的学生一起学习、成长、成熟、蜕变。这个过程中不乏快乐,可更多的时候我被黑洞般的“恐惧”支配着,以至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处于失眠状态。我常常因为学生在课堂中的沉默退缩而怀疑自己的教学设计,也常常因为学生无意的叹息声而心生焦虑,更会因为学生的评价而或悲或喜……读完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我终于释然,原来即便是从教几十年的他也会遇到如此问题。


帕尔默把教师的恐惧归源于三个层面:对多元性的恐惧,对冲突的恐惧和对失去自身认同的恐惧。作为教育者,我们都在经历这些真实存在的恐惧,可是对于如何处理它们,我们常常显得力不从心——要不逃避,要不就武断地靠责备学生来缓解压力。可即便是“来自地狱的学生”,他也不是天生就喜欢沉默,天生就喜欢叛逆,他也想要找到并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那么,作为老师,你真的了解你的学生吗?你真的有足够的耐心吗?你的课堂真的是为眼下的学生量身打造的吗?
这本书中有一段话令我感触至深,“他们只顾一个劲儿地责怪学生,最后我说,他们的话听上去像医院的医生在说,‘不要再把有病的病人往我们这儿送——我们不知道拿他们怎么办。给我们健康的病人,以便我们看上去像好医生’”。


这个比喻发人深省,我们都想做一个好老师,可在日常教学中,却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教学问题归结于其他,诸如学生基础不好,学生态度不佳,班级氛围太差,而总是恐惧面对那个真实的不太完美的自己。而当我们将这种不良情绪传递给学生,那我们的教学便会“瘫痪”,随之而来的,便是一轮又一轮的恶性循环。
很显然,我们始终无法避开这些“恐惧”,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办?“不要害怕”,帕尔默用言简意赅的四个字带给我们破解这个烦恼的答案。“不要害怕”,不是说我们不应该有恐惧,而是说我们不必置身心于其中。每次走进教室,你可以有恐惧,但是你不必置身心于其中,毕竟除开恐惧,我们拥有更多,比如好奇、希望、同感、诚实、勇敢、善良……而这些更需要你接纳恐惧,走出恐惧,用勇气去发现,也正因为如此,你才能成为更完整的你自己。正如作者所言,“优秀教学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善”。
只有当我们真正有勇气把反思的焦点放在自己身上,有勇气“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我们才不会被“恐惧”支配。“我们如何为人,也就如何教学”,教育的意义不在于教育者能灌输给学生多少书本上的知识,而在于你是否能保持真我,是否能以自由完整的灵魂去影响、去唤醒另一个自由单纯的灵魂。从来就没有“应该的”样子,没有“希望的”样子,没有“模仿的”样子,没有“扮演的”样子,我们就是自己“本真的”“质朴的”“热诚的”样子,勇敢地做自己,不断地认同并完善自己,然后,教育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我想,唯有如此,才能有幸遇到最真实、最恒久、最幸福、最刻骨铭心的教育。


我仍然热切地盼望着那么一天:我对教学内容了如指掌,我对课堂驾驭游刃有余,我如此称职、如此有经验、如此有威严,以至于我走进任何一间教室都不会觉得害怕。

当然我也清楚地知道: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恐惧总会伴随着我,因为我对教育足够热爱;也正因为这一份足够的赤诚与热爱,我会勇敢地将内心最深的恐惧以某种方式对称地激发,坚定地认同自己,完善自己,不害怕,不麻木,而后,寻找到恐惧与勇气间的美丽平衡。心怀希望教学,心怀温暖育人,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