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棺材的典故:“不见棺材不落泪”俗语的错位传用

 写乎 2020-11-14

作者:刘宏宇

(一组有关盗墓影视的图片)

一说“棺材”,有些人会觉得不吉利。

觉得不吉利,倒许也没太大关系。但要是真心禁忌,就跳过别看这篇小文吧。

(一)棺、椁、材

棺材、棺材,原本说意思,跟我们今天普遍的理解,略有不同。

今天,大多数、绝大多数地方,除非有什么特殊政策,国内都推行火葬,逝者“最终”的“归宿”,是骨灰盒。

如果参加过送逝者最后一程且过程比较正式,会知道,逝者遗体被送去火化前,会被停放在一个类似棺材的容器中。说“类似”,指的是,那个容器,跟我们通常理解的“棺材”的“功用”有“重合”,都用于盛敛逝者遗体,但又有至少三点不同:

其一,那东西的形状,不是我们国家棺材传统的“拟柱体”,而是完全方正或稍像电影电视里看到的西方人的棺材似的,有点儿“类菱形”,空间差不多也就将将安放逝者遗体,没什么空余(当然如果逝者瘦小,空余可能大些),不像我们国家传统的棺材那样内部宽大。

其二,那东西的材质,很薄弱,甚至都是硬纸壳。

其三,那东西是盛放遗体一并火化的。

我们国家传统的殓葬器物,叫做“棺”。讲究点儿的,在“棺”之外,还要套一个更大、更坚固的器物,叫做“椁”。通常,“棺”和“椁”,都用木材制成。古代贵族的“椁”,也有石质的;近代极个别情况下,也会用另外的材料制作“棺”,例如“水晶棺”。

用于制造“棺”、“椁”,特别是制作“棺”的材料,叫“棺材”。因而,这样原意的“棺材”,并不是那为人们所熟悉的“拟柱体”模样,而可能只是一些比较成型的木板。在北方,有“棺材板儿”的说法,字面的理解,就容易比较确切了。

作为殓葬器具,“棺”、“椁”,对材质的要求较高。尤其在古代,更是如此。

古人信“往生”,认为人逝去后,会到另一个世界;而到另一个世界,是否能“活”、“活得好”,跟这一世的躯壳(遗体)是否完整以及在生的亲近之人怎样祭拜,休戚相关。

关于躯壳(遗体)的完整,很容易理解的一句话——在表示对某人愤恨时经常会诅咒般说“死无全尸”。古代死刑,在是否“留全尸”的环节上,也是有讲究的。

然而,就算“死”得还算“完整”——什么“零件”都没缺,也没有支离破碎,可葬入地下后,还是会有各种“不测”——腐变、被穴居动物啃咬……

这就涉及到了“棺材”“成色”。要够厚、够硬,才不至于轻易在地下受潮朽烂,也才不至于被穴居动物轻易穿透。甚至,一些古代贵族,还会在“棺”、“椁”之间或在“棺”中设置夹层,灌注水银(汞)等防腐物。汞有毒,可有效抑制微生物繁衍、滋长,也当然能防止比微生物大很多的穴居动物的侵袭。

(二)不见棺材不落泪

逝者躯壳(遗体)完整的问题,解决的了还是解决不了,反正也就上面那些招儿。

要想让逝者安息,往生极乐,还有个重要指标,更是生者可以做的,就是祭奠。

祭奠的“第一课”,便是“哭灵”。形象讲,就是对着盛敛了逝者遗体的“棺”哭泣,以表达悲伤、不舍,还有,被今人很容易忽略掉的——对往生的祝福。

没错!祝福!

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因为“祝福”的意图,“哭灵”、“哭棺”,才成了“仪式”。

仪式之下,哭这件事,就有了“规矩”。

其中一条,说起来不咋“人道”,就是——逝者刚刚死的时候,无论“大悲无泪”还是怎么,都必须呼天抢地地“嚎啕”,哪怕假装;这场哭过之后,直至“入殓”,就不能再哭了。至少不能当着“外人”哭泣,至少不能像逝者刚死时候那样嚎啕。

刚死时候的嚎啕,表示悲痛、不舍。之后不哭,是为不打扰逝者“安息”。

这是亲眷、近人(包括逝者死前相近服侍之人)的“规矩”。

相对应地,对“外人”而言,也有规矩。其中一条就是“面棺而泣”,也就是对着棺材哭泣。

这条规矩里,含着三层意思;

一是,闻听死讯的“外人”,除非特别情况,不能在“入殓”前,当着逝者家人哭泣。

二是,是上面一条“引申”,是说“外人”最好不要在逝者未入殓的情况下去吊唁,也就是等于说“外人”不宜(至少也是“不宜”)直观地面对逝者遗体。这里面,大概还有那么点儿“保留隐私”的意思。

三是,逝者入殓,就等于正式踏上“往生之路”,这时候,到“棺”的跟前“哭灵”,文学话说,才“对景儿”。而如果在之前就哭,反而会被认为有可能影响逝者“安息”,令其“不舍离去”,严重说,是“耽误”了人家“往生”。

如此看来,基于为逝者的往生“祝福”的仪式化的需要,“面棺而泣”且只是“面棺而泣”,还是挺要紧的。

大概,“面棺而泣”的“规矩”,可能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原始版”,是在讲“祝福”相关的“规矩”,而非如同今天隐喻的“不到绝境不知道危险”或者“没死到临头就不知错罪”的意思。

(三)三长两短

众所周知,三长两短,形容“危险”,尤指涉及生命存亡的危险、灾祸、濒死、极大可能会死,等等。

这个成语,跟“棺”或俗称的“棺材”相关。

很简单:棺,无论形状如何,都是个“中空六面体”,按逝者“居其中”的“方位”,这个六面体,正、背、左、右四面,是“长”的材质,上下两面,是短的材质。三长两短,指的是还差表面棺盖这个“长”材质的棺。引申:棺就差“盖盖”了。再引申:已经躺进棺材,就差盖盖了!

那不就是死了吗?

不死、没死、还没死,谁会躺进棺材呢?哪怕是没盖盖的!

这就又涉及到了“往生”的旧理念。

有个说法,叫“盖棺定论”,指的是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最终结论”。更多是指的人。

对某某某“盖棺定论”了,就是说这个人到底怎么样,这就是最后的、不容更改的“说法”。

死即“往生”的理念之下,人即便已经肉体死亡,遗体入殓,但只要还没盖上或“封死”棺盖,也就是处于“三长两短”的空间里,就还不算真正社会意义上的“死”,也就还不能真正启动“往生”的“旅途”。

现在,有人逝去,大伙儿搞个“遗体告别”,让逝者躺在类似“棺”的器物中或干脆“静卧在鲜花丛中”,生者围着转一圈,逝者家属在一旁长时间矗立,接受慰问和同情……这个认真说起来,是西方“舶来”的。按咱的传统,“袒尸”,也就是不入殓或入殓后不盖棺,是对逝者的不敬和对其“往生”的阻挠,再让“大家伙儿”围着转圈看,就更是“大不敬”!

电影电视剧中,似乎能看到敞着棺材盖,逝者在其中,就大兴起了哭灵、发送,是有点儿“不对”的。再要是放在表现“传统”的题材甚至“古装剧”里,就更是闹笑话。

须知,纵使逝者遗体完整、面容安祥、衣着得体(甚至富贵),再加天气寒凉、棺材优质、防腐“到位”,在尚无冷冻技术的古代、旧时代,除非极个别极个别情况,遗体敞露在空气中时间稍长,也还是会出现各种“尸体现象”——尸斑、腐黑、巨人观……尽管,这些现象,古人也都是知道的,但盖了棺,就往生了,些许因为看不见而至少可以认为“或许有或许没有”的“变化”,可以“权当没有”。倘使未及盖棺就出现尸体现象,就有了躯壳不完整之虞。因此,传统观念中,只要入殓,就要比较及时地盖棺、封棺。三长两短,绝对是“不祥”的“非常态”。

再赘一段:旧时代,在有些地方,也有活人躺进棺材的做法,为的是以“濒死”、“假死”的形式,为生者祈福或为自己“祈寿”。很个别情况下,也有人会用躺进棺材的做法,表示抗议或者“我已经可以算死人了”。通常,后一种情形,是在告诉特定的生者:我形同已死,不会对你等构成任何威胁。引申:你等就当我是死人,让我活下去吧。

不管什么情形,活人入棺,都是“三长两短”,不能盖棺。

盖棺,就等于死、死透了。

事实上,由于棺的材质致密、修造讲究、封死措施严谨,一旦盖棺、封棺,里面就是密闭空间,生者在其中,会因缺氧而窒息,相当危险!

【作者简介】刘宏宇,常用笔名毛颖、荆泓。实力派小说家、资深编剧、北京作协会员,“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获奖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