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C-T手把手教你读懂颅脑CT
2020-11-14 | 阅:  转:  |  分享 
  
同一病人,发病8天发病6小时超急性脑梗死2hrDWI水抑制等密度右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与脑灰质密度相等,右侧脑沟消失
,侧脑室变窄。右顶叶胶质瘤并出血右顶叶不规则混杂密度灶,周围有指套状低密度水肿2、间接征象:(1)病灶周围水肿
:肿瘤周围、血肿周围。(2)脑池、脑室受压变形移位,中线结构向健侧移位(占位);或
脑室萎缩扩大,中线结构向患侧移位(陈旧性病变)。(3)骨质改变:A、颅骨增生、
破坏:脑膜瘤。B、蝶鞍扩大:垂体瘤。C、内听道扩大:听神经瘤。右额区脑膜瘤
右侧侧脑室受压移位

额区脑膜瘤颅骨骨质破坏额区脑膜瘤颅骨骨质增生三常见病CT表现
(一) 颅脑外伤包括:头皮软组织损伤颅骨损伤颅内组织损伤1、急性硬膜外
血肿脑膜血管损伤所致。血肿位于硬脑膜——颅板之间CT表现
:颅板下梭形高密度影,可伴有颅骨骨折。占位效应轻。2、急性硬膜下血肿桥静脉或静脉窦损伤所致。
血肿位于硬脑膜——蛛网膜之间。CT表现:颅板下新月形高密度影,占位效应轻。3、脑内血肿
CT表现:脑实质内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高密度影,伴水肿和占位效应。4、脑挫裂伤
脑外伤——局部脑水肿、坏死、液化和多发小出血灶。CT表现:斑片状低密度影中,有散在斑点状高密度
灶。病变广泛有占位效应。5、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CT表现:脑室内有斑片
状高密度影,量多者呈高密度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CT表现:脑沟、脑裂、脑池内高密度影,量多者
呈脑池铸型。6、骨折7、颅内积气和异物开放性脑损伤左额骨粉碎性骨
折,硬膜下积血、积气。(二) 脑血管疾病1、 脑出血常见于高血压、动脉瘤、血管畸形、血液病。
脑出血高血压为例,由于脑动脉硬化,血压升高,小动脉破裂。常发生部位为基底节、丘脑。可破
入侧脑室、蛛网膜下腔。分急性期、吸收期、囊变期。急性期(1W、血肿、水肿、占位):CT表现
:脑内密度均匀,边界清楚的高密度影。基底节区血肿呈肾形。可破入侧脑室和蛛网膜下腔。水肿:2天——2周——1月占位效应。
2、脑梗死脑血管闭塞——脑组织缺血坏死。常为动脉硬化引起。CT表现
:24小时内(一)。典型表现为低密度影,呈扇形、同时累及白质和皮质,与闭塞血管供应区一致。占位
效应轻。基底节、丘脑为穿支动脉供血,产生的梗死灶较小,直径10~15mm,称之为腔隙性脑
梗死。MRI诊断脑梗死优于CT。发现病变早,病变多。手把手教你读懂颅脑CT目的要求1、了解
颅脑影像检查方法。2、掌握颅脑正常CT表现。3、掌握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的典型CT表现。一检查方法:1
颅骨平片:骨折、颅骨疾病。2脑血管造影:DSA脑血管病变诊断。介入放射学。3
CT:外伤、急性脑出血。颅骨和钙化性病变。4MRI:多方位成像、颅底病变、MRA。一检查方法:
1、颅骨平片:简单、经济。骨折、颅骨疾病。正常头颅正
侧位片颅骨转移瘤一检查方法:2、脑血管造影:DSA颈内动脉造影椎动脉造影脑血
管病变诊断介入放射学一检查方法:3、CT:
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
颅内肿瘤、感染炎症、
先天发育异常。一检查方法:4、MR
I:多方位、多参数成像、MRA。脑血管病变、
肿瘤、炎症、先天发育异常。
显示颅底、后颅窝病变及颅内小病灶优于CT。二、颅脑CT检查(一) 检查方法:平扫:基
线为外眦——外耳孔连线。层厚10mm层距10mm.二颅脑CT检查(一)
检查方法:增强检查:离子型造影剂:60%泛影葡胺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
碘海醇等目的:提高病变显示
率。鉴别诊断。(二) 正常颅脑轴位CT表现基线上2cm第四脑室。
3cm鞍上池、环池。4cm第三脑室、四叠体池。
5cm侧脑室前角、第三脑室、大脑大静脉池、小脑上池、侧脑室三角区及后角、外侧裂池。四脑室
2cm鞍上池环池3cm三脑室四叠体池4cm
侧脑室前角侧脑室三角区及后角大脑大静脉池小脑上池外侧裂池三脑室5cm豆状核:苍白球(内)、
壳核(外)基底节区:尾状核、豆状核5cm侧脑室体部
6cm(三) 正常颅内生理钙化尾状核、豆状核、松果体、僵联合、大脑镰、脉络膜丛、齿状核
。尾状核钙化豆状核钙化大脑镰钙化松果体钙化齿状核钙化脉络膜丛钙化缰联合三、颅脑基本病变CT表现平扫表现:
1、直接征象:(1)高密度影:血肿、脑膜瘤。(2)低密度影:梗塞灶、水肿。(3)等密度影:部份硬膜下血肿。(4)混杂密度影:胶质瘤。左侧丘脑出血破入左侧脑室出血区呈高密度灶多发脑脓肿右额叶、右枕区见类圆形低密度灶左颞叶脑梗塞左颞叶见扇形密度均匀减低区,左侧脑室受压变扁
献花(0)
+1
(本文系紫气东来2ze...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