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时期的海南黎族村落

 遇事明言 2020-11-14
   
民国时期黎族的分布地区与现在的大体相当,主要是在海南的中部、南部和西部,这个地区的地势是东北高、西南低。山地位于海南岛的中南部,主要由五指山、黎母岭和雅加大岭三组山脉组成,其中超过1000米的山峰有30座。大体上来说,黎族地区的山地占到其总面积的将近一半,其次为平原河谷、台地阶地和丘陵。 

    在平原地带的黎族村落,大都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形成的,是固定不动的。而山区的黎族村落则不然,由于其所从事的刀耕火种的“游耕”农业,需要不停地迁徙,故其村落也不是永远固定在一处的,而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换到另外一个地方,也即是经常移动的。这一特点在民国时期仍然存在。 

     综合民国时期零零星星的相关资料来看,黎族村落在民国时期总体来看规模不大,一般都是数十户,百户以上的大村落颇为少见,而且呈现出山区丘陵地带村落小、平原地带村落大的特点,据说这是与耕地的多寡及集中程度有密切关系。

    根据民国时期的档案《乐安黎人户口及武器调查表摘目清册》记载,乐安县(即今天的乐东县)的 146个村庄中人数最少的挽上村只有3户,最大的抱万村有160户,10户以下的村子只有2个,占1%,20~60户的村子有64个,占总数的43%,146个村庄平均每个村庄是26户人家。

    另外,日本学者尾高邦雄于1942年年底,曾对黎族居住的重合地区的27个村进行了调查,他提供了一个这27个村的人口情况调查表 。在这个调查表中,最少户数的保万村只有11户,最多户数的大任村有124户,20~60户人口的村子有14个,占到总数的50%,27个村共计1003户,平均每个村是37户。

     赴黎区考察过的左景烈先生写道:“黎人之村落,既不全在平阳,亦非如苗人之远居高山大岭之上,多位于山腰或小山之顶。” ]也即黎族人喜欢在山腰、山脚或小山顶这样的有坡度的地势高爽之处建村。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位址建村呢?民国时期的资料未见回答,只是在上世纪60年代编写的调查报告中解释道:“这样可以方便地表的排水,并且能利用自然条件,天下雨时将地表的脏物冲刷到村外的洼地里去。同时地势高些可以避免潮湿,黎族住宅内陆台多为原土夯实,潮湿对房屋的耐久性和人的居住条件都有严重的威胁。”  

    相关调查报告还显示,黎族人过去在选择建村的地址时,如果知道当地死过人或有怪诞的鬼魅传说,他们是不会在这些地方定居的。因为过去黎胞很迷信,他们害怕那些鬼魅出来作祟,对人畜带来危害。 

     民国时期的黎族村落,除了接近汉区受汉族影响较深的村落布局较为规则外,绝大多数村落的布局都是颇为自由的、无规划、随意布局。这是因为过去的黎族村落都是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村内的建筑物,主要有住宅、隆闺、谷仓、牛栏、晒谷场,有些村子受到汉族的影响,还建有土地庙。除此之外,选择村落的地址时应靠近耕地以方便耕作,靠近河流以方便汲水,远离野兽多的地方以避免野兽对农作物的破坏。 

       民国时期的黎族村落,大都掩映在众多的植物丛中。上世纪30年代赴黎区调查的德国学者史图博曾经描绘了白沙峒黎族村落的外观:“村落一般都处在比稻田高一些的斜坡或者台地上,这些地方在雨季也比较干爽。村落周围有着很高的,似乎通不过去的竹林。除了这些竹林之外,还有许多美丽的树,例如垂吊着气生根的巨大的榕树、芒果树、荔枝树、菠萝蜜树,高高的'加利腰达’树、椰子树以及槟榔树、可可树等。村子被这些密生林完全遮蔽着,以致从外边看不见它。人们大可以从但凡有树林、椰林、竹林的地方推测哪里可能有村落。但是当走到村外时却每每见不到一户人家而走过去了。如上所述,从外边看不见其居住地,是这里的景观特征之一。”

    这里面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村落周边植物丛中的竹子。这些竹子都是村民们特意种下的,长满了棘,非常之茂密,宛如一道坚固的藩篱,又似古代兵家之鹿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时的黎族村落之间经常会发生械斗,种上这么多的竹子,是起保卫村落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