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历史上三位悲催的活招牌皇帝,能号令群雄,却未必能成为真皇帝

 孤寡老人讲历史 2020-11-14

历史上的王朝更迭之际,有很多时候,成功者不是一开始就冒头的,他们需要先隐藏自己的主张和野心,让别人先出头,或者因为所谓的大义名分,即使人人都知道最终的结果,也需要先推出块招牌挂起来,到合适的时候再取下来。

比如,曹操利用汉献帝的名义“奉天子以讨不臣”,当然,曹操利用这块招牌的时间够长,利用了两代后才丢弃。再比如,唐高祖李渊在进入长安后,不是马上建国称帝,而是先让隋炀帝杨广留在长安的孙子杨侑继续做皇帝,半年后才把这块招牌取下来。

上述汉献帝和杨侑这样的招牌,都是末代王朝被颠覆时常见的利用形式。还有一种招牌就是,在反抗某个实力强大的王朝时,反抗者阵营中,为了聚集来自五湖四海的力量,临时推出的,有足够号召力的招牌。

这样的招牌起到的作用就是整合分散的势力,形成一个拳头,在形式上,大家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统一作战,以免被强大的对手各个击破,但类似推出来的招牌,基本上是本身没有什么势力和实力的,最后也是要被抛弃了,历史上,比较典型的有三位。

一:六国贵族反秦朝的招牌,义帝熊心‍

梁闻陈王定死,召诸别将会薛计事,沛公亦往焉。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得楚怀王孙心于民间,为人牧羊。夏,六月,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望也。陈婴为上柱国,封五县,与怀王都盱眙。项梁自号为武信君。

这是《资治通鉴·卷第八》中的一段记载,说的是,项羽的叔叔项梁起兵反秦,为了名正言顺,需要一块响亮的招牌,他听从范增的建议,寻找到楚国的末代君王楚怀王熊槐之后熊心,让他继任楚怀王,以他的名义号召天下反秦势力联合起来。

这块招牌的向心力还是有的,大多数六国贵族都愿意名义上奉熊心为主,刘邦这样的小势力也不用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整合起来的反秦势力最后成功的推翻了秦朝的统治,而项梁的继承人项羽也在秦灭后,改奉熊心为“义帝”

“义帝”虽然带着一个帝字,但毕竟不是真皇帝,这个名号还是项羽丢出来堵住天下人嘴巴的,熊心在当初楚国被秦国灭掉后,都已经沦落到去放羊了,也没有任何反秦的功绩,没有属于自己的军队和臣子,如何能压制住虎狼一般的诸侯?

项梁找他出来当招牌,也就是借用他的身份而已,当秦国灭亡后,他的作用也就消失了,稍微聪明一点的人,就应该主动把权力让出去,哪怕像西周天子一样,只能掌握洛阳一城之地,起码也能过上富贵日子,比放羊可好多了。

但他却在别人的怂恿下,或者说,他真把自己当成了天下共主,跟实力最强大的,真正的诸侯之王项羽发生了矛盾。结果,在项羽分封诸侯之后,觉得熊心这个“义帝”碍手碍脚,就毫不犹豫地安排英布把他给干掉了,实力和野心是成正比的,熊心啥也没有,还要蹦跶,怎么能不死?

二:反王莽新朝的招牌,更始皇帝刘玄‍

舂陵戴侯曾孙玄在平林兵中,号更始将军。时汉兵已十余万,诸将议以兵多而无所统一,欲立刘氏以从人望。南阳豪桀及王常等皆欲立刘縯,而新市、平林将帅乐放纵,惮縯威明,贪玄懦弱,先共定策立之……二月,辛巳朔,设坛场于淯水上沙中,玄即皇帝位……由是豪桀失望,多不服。

这是《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九》中的记载,说的是,西汉末年,反王莽联盟军为统一号令,想从刘氏宗亲中找块招牌竖起来,有两个候选人,一个是在反王莽的战斗中履历功勋、也是后来的汉光武帝刘秀的亲兄长刘縯,一个是比较软弱,也没有什么实力的刘玄。

不过,正因为刘玄易于控制,而且,为了维护团结,刘縯主动放弃了共主之位,因此,刘玄最后被推选为所有起义军的领导人,成为“更始皇帝”,继位仅四个月后,他就杀死了刘縯,埋下了隐患。刘玄这块招牌被竖起来之后,效果还是很明显的,特别是起义军开始进军洛阳之后,根据《后汉书》中的记载:

是时海内豪桀翕然响应,皆杀其牧守,自称将军,用汉年号,以待诏命,旬月之间,遍于天下。

王莽的新朝政权就在这种气氛中被推翻,属于更始帝刘玄的新王朝诞生,但刘玄却没能坐稳江山,刘玄本就是各支起义军因互相不服,才推出来的名义领导人,对于掌握兵权的原起义军势力没有任何威慑力和管辖权,此前因嫉妒杀掉竞争对手刘縯,还得罪了不少刘氏宗亲,真心拥护他的没有多少人。

故而,刘玄的更始政权还没来得及抚平反王莽之后的战争创伤,就在各个势力的权力争斗中,变得一片混乱,本已愿意奉刘玄为主的赤眉军趁机寻找另外的刘氏宗亲(西先是刘婴,后是刘盆子)为皇帝,和刘玄的更始政权分庭抗礼,双方开始武力相对。

刘玄的更始政权最后败于赤眉军之手,刘玄本人携皇帝印绶向赤眉军拥立的刘盆子投降,虽然被封为长沙王,但不久后,就被赤眉军将领谢禄杀掉。刘玄后来被最终摘取胜利果实的刘秀以“同祖一源”埋葬于长安霸陵,并没有因亲兄长刘縯被刘玄所杀,而忽视他的身后事,也算死得其所了。

三:红巾军反元朝的招牌,龙凤皇帝、小明王韩林儿‍

元至正十四年,二月,乙未,刘福通等自砀山夹河迎韩林儿至,立为皇帝,又号小明王,建都亳州,国号宋,建元龙凤。以其母杨氏为皇太后,杜遵道、盛文郁为丞相,罗文素、刘福通为平章,刘六知枢密院事。

这是《续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二》中的记载,说的是元末红巾军领导人刘福通拥立韩林儿为大宋皇帝,建朝抗元。而名义上归小明王韩林儿麾下的红巾军成为推翻元朝的主力军,未来的明太祖朱元璋从军时,就是红巾军旗下郭子兴部的小兵一员。

韩林儿之所以被拥立为帝,是因为他的父亲韩山童(白莲教领导人)宣扬自己是宋徽宗八世孙,很多人都相信了,韩三童于至正十一年被元朝杀死后,韩林儿这个宋徽宗九世孙就成为继任的活招牌,其时,南宋被灭也才几十年,宋朝皇族后裔的身份还是很管用的。

重要的是,结构上基本是农民出身的红巾军需要这块招牌,来号召有志之士共同抗元,否则,一帮泥腿子,谁跟着他们混啊?红巾军反元声势大涨时,明玉珍、徐寿辉、朱元璋等军头皆奉韩林儿为主,承认龙凤朝廷的官职,接受韩林儿的领导。

客观的说,韩林儿的龙凤朝廷在反元起义中的功勋是相当大的,因为韩林儿称帝时,是在亳州,此后,虽然遭到元朝重点打击,但龙凤朝廷直辖的刘福通等部都一直顶在长江以北抗元的最前线,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诸侯,都是躲在龙凤朝廷背后发展壮大。

比如,朱元璋执行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战略,要是没有韩林儿的龙凤朝廷在北边当炮灰,还真不好说能不能成功。当然,韩林儿的身份也对朱元璋造成了一些不便,当朱元璋搞定南方所有的诸侯后,韩林儿就被沉江了。

后人都以此来证明朱元璋的残暴,其实,韩林儿本就是刘福通等人拥立的招牌而已,即使最后胜利的不是朱元璋,而是陈友谅,或者其余诸侯,韩林儿的下场估计也是如此,怪只怪,他自己没有实力,臣强主弱的情况下,换谁都一样。

以上就是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三位活招牌,都曾经当过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他们能当上皇帝的原因也不是他们自己有多强的实力,只是当时的群豪互相妥协之下的产物,没有硬实力支撑的名位始终是海市蜃楼,虚幻的臣服也只是临时的需要,他们的结局大同小异,但却是必然。如黄巢、李自成、张献忠也是失败者,可他们在世时却能一言九鼎,这需要实力和威望才能做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