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史上宋江的真实结局是什么?

 xqjhr 2020-11-14

历史上真实的宋江要比小说中的公明哥哥好太多了,下面就来说一说历史上真实的宋江以及最终结局如何。

宋江历史原型就是北宋的山东农民起义军领袖宋江

其实在北宋历史上是真实存在宋江起义,而且宋江起义和同时期的方腊起义并称为方腊宋江起义。

宋江和方腊的起义对北宋末期腐朽统治造成了致命一击,他们俩的起义动摇了北宋的政治根基,也间接导致北宋后来被金国所灭。

宋江起义爆发于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宋徽宗赵佶是中国历史上著名不务正业的艺术家皇帝,玩艺术没得说超一流水平,但是治国理政宋徽宗是昏君中的昏君。

在宋徽宗统治时期,奸臣童贯、蔡京等当道,国家赋税极其沉重,使得民怨四起,而宋江起义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形成。

宣和元年北宋政府为了搜过百姓增加赋税,强行宣布将山东八百里水泊梁山收归“国有”经营,而当地靠打鱼采藕为生的百姓们都要强制按船只缴纳赋税,本来当地的渔民百姓就不是很富有,每天辛勤打鱼采藕也挣不了多少钱,然后北宋政府一这么玩,那基本就等于断了渔民们的活路。

宋江就是不甘于被北宋政府剥削,于是联络了30多名敢于反抗的渔民共同反抗,这也就是历史宋江起义的36名结义首领,所以并不是小说中的108将,真正的梁山泊宋江起义是36人。

这36人分别是老大宋江、吴加亮(吴用)、李进义(卢俊义)、关胜、阮小七、刘唐、张清、燕青、孙立、张顺、张岑(张横)、阮小五、鲁智深、武松、呼延绰(呼延灼)、李俊、史斌(史进)、花荣、秦明、李逵、柴进、雷横、戴宗、索超、阮小五、杨志、王雄(杨雄)、董平、解珍、解宝、朱仝、穆弘、石秀、晁盖、徐宁、李应。

这就是历史上宋江起义的三十六人名单,可以说和小说中算是大同小异。

在山东郓城、梁山一带一直流传着一句儿歌:去时三十六,来时十八双,若是少一人,誓死不还乡。这就是说的宋江三十六人结义反抗北宋政府。

宋江起义时期,宋江运用了灵活的游击战术,他率部攻略各州县,每攻克州县,宋江就是积极开仓放粮救济百姓,所以深得百姓拥护,但是宋江并不贪图守住城市,而是继续率军游走。所以宋江起义很轻松的就是攻克了山东十余个州县城市。

与小说中一天到晚盼着招安的宋江不同,历史上的宋江拒绝了北宋政府的招安政策,当时北宋亳州知州侯蒙曾向宋徽宗提议招降宋江等人,但是遭到了宋江拒绝。可见历史上的宋江比小说中的宋江硬气得多。

但很可惜最终宋江起义还是失败了,宣和三年(1121年)五月,宋江遭到海州知州张叔夜伏击,在即将溃败情况下,宋江等人被迫接受了招安,投降了北宋政府。

那么宋江征讨过方腊吗?

既然历史上的宋江真的投降了,那么历史上的宋江参与过讨伐方腊吗?其实有北宋史料记载:以(童)贯为江浙宣抚使,领刘延庆、刘光世、辛企宗、宋江等军二十余万讨之。这里面提到了历史上的宋江真的跟随童贯讨伐方腊,可是这是真事吗?下面就从方腊起义说起。

方腊起义其实比宋江晚了一年,是爆发于宣和二年(1120年),但是方腊起义要比宋江起义规模大得多,宋江起义采用的是游击战术,义军人数应该不多,充其量在1万人左右而已。

而根据历史记载方腊起义义军人数多达七万余人,这应该还是保守估计,很可能真正义军人数达到了10余万人。方腊起义涉及面要比宋江广得多,规模也大得多,方腊起义涉及到了东南沿海地区很多城市,方腊与宋江不同,宋江是游击战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继续打,而方腊则是占据城市与北宋政府正面斗争。

所以方腊起义规模大,涉及面积广,也引起了北宋政府更高级别的重视,北宋政府对方腊起义那可真是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

因此方腊很快就在北宋政府的重点围剿下被活捉,宣和三年四月份方腊及其妻、子就已经被北宋政府所俘虏,只有方腊余部俞道安还在台州一带负隅顽抗,可以说在宣和三年四月份的时候方腊起义已经基本接近尾声了。

而宋江则是在宣和三年五月份才被张叔夜伏击被迫投降,因为当时方腊已经被捉了,所以宋江不可能紧接着就去跟着征讨方腊,而方腊起义也基本接近尾声,不需要再加派人马讨伐了。

因此来说历史上的宋江虽然投降了北宋政府,但并没有参与征方腊,而历史上记载的宋江参与征方腊很可能是两个宋江,一位是农名起义军领袖宋江,一位则是北宋的大将宋江,由于同名同姓所以被后世混淆。

历史上的方腊起义前后整持续了一年左右,而宋江起义却持续了将近三年,所以宋江起义规模和人数虽然不及方腊起义,但是持续时间却要比方腊起义长的多,所以即便人数和规模不如方腊,宋江在后世的影响力都在方腊之上。

投降北宋政府并不是宋江最后归宿

其实历史上的宋江在被伏击之后被迫投降真的是被迫投降,只是他的缓兵之计,投降之后不久他又趁机起义造反。

不过这回宋江二次起义则响应者很少,并且很快被北宋镇压,而且当初跟随宋江起义的三十六人在宋江二次起义时也是响应者甚少,这些最终都导致了宋江二次起义的失败。

宋江二次起义之后被刚刚彻底剿灭方腊起义的北宋名将折可存所镇压,宋江也在二次起义失败后被枭首示众。

其实宋江起义影响和后续远比方腊起义更加深远和精彩。宋江第二次起义虽然被折可存所镇压失败,本人也被北宋政府所杀,但是别忘了历史上的宋江还有30多位好兄弟。

在北宋靖康之耻后,北宋为金国人所灭,南宋高宗赵构难逃建立了南宋政权,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这时候在曾经追随宋江起义三十六人之一的史斌,也就是小说中九纹龙史进的历史原型,他在陕西汉中再度起义反宋,这回他反的是南宋了。

历史上的史斌比小说中的史进厉害多了,他比宋江都要有魄力得多,他在起义中做了宋江都不敢做的事,那就是称帝。

史斌眼见天下大乱,女真族侵占中原,北宋被灭,异族入侵,各地纷乱不已,于是史斌占据汉中自立为帝,一面反南宋,一面还打着击退金国,收复中原的口号,一时之间到获得了很多响应者。

别看南宋打金国不敢打,赵构畏惧金人如虎,但是对内部起义赵构是绝不手软,于是赵构刚刚在江南站稳之后,便迫不及待的集中力量去对付史斌。

史斌在南宋的强大打击下,在第二年年底就被南宋名将吴玠所击溃,史斌在鸣犊镇被吴玠所部生擒,随即史斌被赵构下诏枭首示众。

写在最后

史斌起义可以算作是宋江起义的延续,能震慑北宋和南宋两代政府,可见宋江起义确实影响很大。

北宋末年统治确实封建腐朽,压迫人民过重,最终造成民变四起,而宋江起义正是其中的代表者,宋江起义代表了穷苦人民不惧剥削和压迫的反抗精神,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历史上的宋江真的要比小说中那个天天嚷嚷着招安的公明哥哥强得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