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淌的文明:图说鲁西南之水来龙去脉(上)

 河南奇兵 2020-11-14
流淌的文明:图说鲁西南之水来龙去脉(上)
流淌的文明:图说鲁西南之水来龙去脉(上)
流淌的文明:图说鲁西南之水来龙去脉(上)

山东的水系是多元的,历史上本地水源十分丰富,鲁中丘陵地带分布有大量泉水,形成了许多河流,因地势由中间向四周分流,自南北两向入海。如向西、向北流的汶河、大小清河、潍河、淄河、弥河等,向东折入渤海;向南流的泗、洸、白马、薛、沂、沭、泇等河,向南流入淮河,并由之入海。这些河流统称为“鲁水”,即山东水系。北部从豫冀两省交界一带流来的卫河、漳河、马颊河、徒骇河等,属于海河水系。从鲁西南菏泽地区入境,来自河南省中原地区的水系,先后是济水和黄河两大派,流经山东入海,这里称其为“鲁西南来水”。而西南来水关系复杂,对山东省环境变迁和历史发展影响最大。

1 济水,一条孕育东方文明的母亲河

山东与河南是东北西南紧密相连的两大省份,一条水系贯通两省,成为两地共同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渊源。

中原大地曾是水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大量地表水形成许多河流和潴泽,汇成了古代北方的一条大渎——济水。济水源于河南省济源县,向东汇合沿途的荥泽、砾石溪水、索水、白沟、黄水(黃沟)、沮水、汳水、羊里水、睢水、澶渊等十几道支流和潴泽,经现在的荥阳、原阳、封丘、兰考等进入山东菏泽地区。在山东境内又汇合濮水、瓠子、洪水、汶水、泺水等八九条支流,浩荡入海。

《尚书·禹贡》言:济水“东出于陶丘北”。陶丘,在今菏泽市定陶区。济水由此北流,出菏泽分为两道:一向东南曰“南济水”,又称菏水,至鱼台县入泗河,向南入于淮河;一向东北流曰“北济水”。据《水经注》:“又屈从县东北流”“至乘氏县(今菏泽与巨野间)西,分为二”“其一水东南流,其一水从县东北流,入钜野泽”。出泽后“经梁山东,东北至寿张县(治所在今梁山之东霍家庄)西界安民亭南,汶河从东北来注之”。在与汶水会合后,继续北流(唐代以后名大清河),经东平县至东阿县鱼山东北流,经今平阴、历城、章丘、邹平、博兴等县,于广饶东北入海。《汉书·地理志》称“过九郡,行千八百四十里”。其中自西南至东北,贯穿山东省一千多里。

古人依水而居,河流是人类的繁息地,也是文明传播的主要路径。济水,就是承载华夏文明向东方大地流动的一条大河。

古代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和中心地。与此紧密相连的古代菏泽地区,即是最早开发、发展的一个地区,新石器后期的陶丘古城就在该地,这里也是尧舜禹主要活动地带,与夏朝的中心地夏邑(商丘)位处很近。

《史记·五帝本纪》言:“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雷泽在今菏泽市北,历山在古济阴县,今定陶、曹县之间。据明嘉靖年《山东通志》“在曹州东六十里”,河滨在定陶县,舜帝就曾经在这一带亲事农耕、捕鱼和烧陶,说明当时已进入农业社会。

至禹帝时,以治水为大业,进一步开原辟土,加快促进了该地区农业社会的形成。据《禹贡》记:“九河既道,雷夏既泽,灉(《史记》作“雍”)沮会同,桑土既蚕, 是降丘宅土,……厥田惟中下,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厥贡漆絲,厥篚织文,浮于济、漯达于河”。是说,有九条河流被疏通,雷夏(菏泽) 成为湖泽,灉、沮二河汇流于此。

这里的土地都种桑养蚕,于是人们从丘陵迁到平地居住,土地是黑色肥沃的,田地是中下等,耕作了十三年才与其他州相同。该地区的贡品是漆和丝,还有竹筐里装的彩绸。船只行于济水、漯水,上达黄河。这里清晰反映出,夏代之初菏泽地区的治水以及农业发展状况。人们不仅实现了定居,而且种桑养蚕,生产漆和彩绸,按规缴纳贡赋等,可见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

古代中原和陶丘地区进入农业文明社会时,当时的山东地区还处于未开化的部族时代,史称“东夷”。上古时期,陶丘以东、以北都曾是广大的洪荒地带,尤其是位于东平、寿张、郓城一带的“东原”地区,更是人迹不致的汪洋和沼泽,阻隔了陶丘文明向山东内陆的流传。大禹治水,使该地部分洪水入海,部分蓄大野泽,即“禹陂大野”,从而开辟出广大平原。《禹贡》言:“大野既潴,东原厎平”。将水汇入大野泽,使东原变成平陆,疏通了古代陶丘与东夷之间的联系。

人类文明的生命活力,就在于它的流动与传播。华夏文明正是以古代曹州为门户,沿济水的流径向东延伸,经东原进入海岱,进而带动整个山东腹地的文明。至西周,开国功臣姜子牙封于青齐,齐地进一步崛起,成为东方大国,逐步形成“齐鲁文化”为灵魂的东方圣地。从根本上说,这一切是与济水的孕育和泽被分不开的。

这条源于中原大地,蜿蜒豫鲁两省近两千里的北方大渎,在数千年历史上成就了古代东夷大地的文明,堪称齐鲁之邦的母亲河,山东省的许多地名因济水而缘起。

古代九州之一的兖州,就得名于济水。兖州之名源于“兖水”即“沇水”,也就是济水。《禹贡》言:“导沇水,东流为济”。《水经注》:“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为沇水”。孔安国曰:“泉源为沇,流去为济”。《禹贡》又言:“济、河惟兖州”。是说济水、黄河之间的广大地区属于兖州。

兖州最早址在今河南省濮阳地区,后沿济水多次东迁,定于现址。其他地名:济州,先后址于碻磝、巨野、任城,济北(古郡,位于今山东省西北部)、济宁、济南、临济(隋代置)、济阴(今定陶、曹县之间)、济阳(《水经注》县置,址在济阴县以北,今菏泽市西南,金代以来址于今济阳县)等,更是直接以“济”为名。就连齐河县、齐国之“齐”,也与济水有关。《春秋说题辞》曰:“济,齐也” 。《风俗通》曰:“济者,齐也,齐其度量也”。我们常说的“齐鲁文化”,其基因也是源自这条从中原大地流淌下来的济水。

济水自数千年历史上,具体流径多经变迁,今天已无据可考。郦道元《水经注》所载,应是济水末期的历史。所言济水自原阳以下分为北济、南济两支,至乘氏县南两支合而为一,而至乘氏县西又分为二。济水过梁山东后至安民山南,又向西北分了一个枝津,《水经注》和《兖州府志》都有记载。如明代《兖州府志·河渠志》说:“《水经注》曰济水至寿张分为二,水其枝津西北出谓之马颊,马颊水首受济西北流,历安民山北又迳桃城东(东阿桃丘也),又东北迳鱼山南东注于济,谓之马颊口。又曰济水至鱼山南左与马颊水合,今小盐河庞家口在鱼山南入大清是其地也”。马颊水与聊城市马颊河名同而河不同,系济水的一条枝津,长约百余里,而今已无记载,有待深入研究。

济水上游虽与黄河有穿叉,被分为北、南两支,但南北仍有水脉贯通。在古人典籍中,济水的定义是统一的,即同为济源县王屋山一个源头。如《禹贡》言:“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从水源看,黄河以南的济水,是源自荥泽并纳入的沿线大量地表水河流、潴泽等,不是黄水。“入于河,溢为荥”是统一的,不是分割成了两条河。

古之记载中济水有“三伏三出”的说法,固不可信,却说明了济水是以沿线坡水、支流和潴泽为源的特征,其中黄水微不足道。济水在发源地、水源、入海流域、水文特性等诸多特征上,都不同于黄河,而是独立的水系,不可视为黄河支流。

2 济水故渎——广济渠(五丈渠)

济水,这条孕育华夏文明的北方大渎在后来却消失了,其根本原因是由于黄河的变迁。

黄河是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我国北方9个省区的一条大河。它自西而来,经河南省孟津、沁阳、修武、滑台等地进入河北省。数千年间,在河北、天津和山东省的北部摆动并入海。

黄河是一条很不稳定的河,在一地驻久,就把其河床抬高,必然向外改道。

到了汉代,就出现了向南决口改道的趋势。西汉末年平帝时(公元前1年—公元6年),黄河在荥阳以北向南决口,洪水侵入济水的支流汴渠,向东淹漫兖(在今河南濮阳地区)、豫(在今河南东部、南部,安徽西北部)二州,泛滥六十多年,向东淹及曹州、济州和淮河一带,向西危及都城洛阳。

东汉明帝永平(公元58年—70年)时,命王景治河。除疏浚和改造汴渠,导洪水向东南泄入淮河外,最重要的工程是修筑了“西自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东至千乘(今山东高青东北)海口千余里”的黄河大堤,将黄河阻于大堤之北,不使其南犯,被称作维持了“黄河的千年稳定”。《清史稿·河渠志》言:“历东汉迄隋、唐,从无变异。宋神宗时,河分南北两派并行”。这条大堤,至今仍是连贯鲁豫两省的纽带,名为“金堤”,又称“王景堤”,见证着王景治河的丰功伟绩。

王景治河阻挡了黄河南迁,但由于经历了这场数十年的洪水冲积,济水也逐渐沉积了,之后时堙时续,隋唐史书以及《宋史》《明史》的《河渠志》中,再也见不到关于济水的记载。

晋代以后,中原群雄逐鹿,朝代更迭频繁,洛阳、开封先后成为政治中心。各王朝为疏通与东方齐鲁和江淮地区的漕运,自荥阳向东沿原来济水的流向,又先后开挖了许多新河。隋大业年间,在这些地区运河的基础上,进一步疏通、延伸,又开挖了一条贯通江淮的新运河“通济渠”。通济渠,起自洛阳,上段是疏浚东汉阳渠故道,又引谷水、洛水入黄河,经偃师、巩义、中牟、开封入汴水(汴渠),向东南经陈留等地而进入淮河,到达扬州、江南等。唐代又疏浚通济渠,改名为“广济渠”。《宋史·河渠志》载:“自隋大业初,疏通济渠,引黄河通淮,至唐,改名广济”。这就是历史上著称的“隋唐大运河”南段。

宋代,又改广济渠为“汴河”。《宋史·河渠志》言:“宋都大梁,以孟州河阴县南为汴首受黄河之口,属于淮、泗”,成为宋代的一条重要国脉。同时,又自开封向东北疏通了进入山东的运道,即唐代“广济河”的下段,又叫“五丈渠”。据《宋史·河渠志》:“广济河导菏水,自开封历陈留、曹、济、郓,其广五丈,岁漕上供米六十二万石”“五丈河下接济州之合蔡镇(今巨野县、郓城县之间),通利梁山泺”。《兖州府志》载:“五代显德四年疏五丈河,由汴达于曹济以通青郓之漕,宋太祖建隆二年亦浚五丈渠,北历曹济及郓以通京东之漕”等。

通济渠、广济渠等,仍以“济”为名,说明与济水的渊源,也就是仍以豫北的地表水为主要水源。自汉代以后,由于黄河多次泛漫,原来作为济水支流的一些古河流、潴泽消失了,但当地的地表水仍在,这正是隋唐以后得以疏浚新运河的客观条件。如唐宋时期开挖的运河,就引用原济水的重要支流索水等水源。

据《清一统志·开封府一》:“五代唐同光二年诏蔡州刺史朱勍浚索水以通漕。宋建隆二年导索水自旃然与须水合,入于汴。其后复导入金水河。元至元十一年命贾鲁治河,引京、索水通陈、颍入江淮,通名贾鲁河”等。这些新河虽然也上接黃河,但主要还是引用沿线的大量地表水,是清水,而不是黄水。又因大部分河段开挖仍利用原济水故道,史志又称为“济水故渎”。

这些新开的河道,目的都是贯通漕运,将山东、江淮和东南一带的贡赋物产运至京城,以供皇朝。尤以江浙、东南运量为大,因此线路以向南通江淮为主,主道自汴京向东南,经安徽入淮河及由汴河至徐州入泗河等。“自京东分广济河由定陶至徐州入清河,以达江、湖漕路”。较之南线,向北通山东的运量和运道小得多,大体路线是经定陶、郓城向北入梁山泊,再由大清河入海等。

五丈渠广济河,是由汴京通山东的一条运河。自宋初开通以后,因多次受黃河决洪淹漫,经常淤塞,运行时间不常,至北宋中期以后即废。现开封仍有一段广济河故道,山东段的具体路径如何,并无清楚的记载。据考证,北宋前期,广济河沿循了原济水流径,由郓城城东向东北入梁山泊,再入大清河。但至北宋中期后,梁山泊因湖水浅阻和渔民多盗,而运道不畅。又因郓城向西北沿梁山泊西岸经寿张县的黑虎庙东(今属梁山县)至张秋(今属阳谷县)开挖了一条新道,然后由张秋之南又向东北经陶城铺(今属阳谷县)、子路山(今属东平县)、关山(今属东阿县)至鱼山入大清河,绕过了梁山泊旧线。

这条线路自黑虎庙以下,因循了济水支渠“马颊水”的流径,其中张秋以下段运道称小盐河。据明代《兖州府志·河渠志》:“小盐河,在张秋东岸古之马颊故道也。马颊,济之枝津”。又说:“按宋河渠志,沿河州郡各于要害下埽,郓州有六埽,关山、子路、张秋居其三,此三埽者皆小盐河所经,则小盐河故宋时河道也”。清代《山东通志》记载赵王河流径时也言:“黑虎庙以下为宋时运道”等。这里所说的“宋时运道”唯广济河而无其他,可证广济河下流的路径。

3 黄河决口河道牛头河、宋金河,引水河道柳长河

然而,这种水系自南宋以后发生了根本改变。北宋时,黄河是从河南沁阳、新乡向东北流入河北省,经大名、衡水、饶阳、沧州、会州等地至天津入海。至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为抵御金兵南下,东京(开封)守将杜充在滑州决开堤防,使黄河改道东流。这次黄河改道基本上是侵占的原济水的流域和路线:由滑州经武陟、阳武(今原阳)、封丘(开封、兰考北)进入山东曹州,由此黄河定格于河南省。

经多次洪水淤积,古老的济水及其后渎广济河遂绝。黄河自定陶分为两股:十之七八循原来南济水的线路入泗河,入淮,十之二三循北济水故道注梁山泊,并由大清河入海。据《金史·河渠志》言:“前代每遇古堤南决,多经南、北清河分流,南清河北下有枯河数道,河水流其中者长至七八分,北清河乃济水故道,可容三二分而已”。

金代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黃河由阳武决口,洪水向东北直注梁山泊。经过这次黄河淤积,梁山泊地势进一步抬高,除中心地带安民山周围尚有一些潴水,被称作安山湖之外,余皆变为平陆。北股黄河即绝。正如《明史·河渠志》言:“金明昌中,北流绝,全河皆入淮”。

自此黄河在豫鲁间地泛滥无束,频繁决口改道。《金史·河渠志》言:“数十年间,或决或塞,迁徙无定”。下流河道在南自安徽、江苏北部,北至山东的郓城、济宁广大区域变迁无定,分出多道。各条河道虽然路径不同,但都是向东流入泗、淮,并由之入海。元初(1290年),工部尚书贾鲁主持疏通汴河、蔡河,挽黄河向东南流,从今兰考县东流出,经曹县南、商丘北、砀山西、萧县北,至徐州入泗,由泗入淮,并使其成为贯通东南的主航道。

上流济水消失后,在曹、郓一带的当地坡水,仍由旧道流注于安山湖入大清河,亦被称为“济水故渎”。元初(公元1289年),由安民山开挖会通河,“引汶绝济”,这股济水故渎也断绝了,使会通河持续运行了五十多年。

元代会通河的流径,自安民山南经寿张县城(今梁山县寿张集镇)至张秋一段,正是循迹原济水枝津马颊水的路线,其中自黑虎庙以北至张秋段,也是利用宋代广济河的遗迹,由此再向北至临清。(未完待续)

图示①济水与古代黄河②济水遗渎广济渠③宋金至明初黄河决口河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