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南市最后一座戏园子【燕乐】

 壶都仙渗 2020-11-15

天津南市,泛指今称的南门外大街、南马路、和平路一带区域,形成于19世纪末年。新中国成立前,这里被称为“三不管”,因此,成为三教九流、五行八作聚集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涤尽污浊,但旧貌仍存。

1984年起,这里建设了食品街、旅馆街、服装街等,到2000年前后,南市开始大面积改造。随着危陋房的拆迁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一个新南市商业文化居住圈早已经形成。

至2003年,南市地区还保留着燕乐小剧场。2004这里也要拆迁改造,这座百年老建筑将要消失,南市的记忆也将留在百姓的记忆里。

老人们说,早年间像这种小园子,在南市地区有二十多家,包括京评梆和各种曲艺表演样样齐全。当年的艺人都是在南市地区串场表演,糊口谋生。

南市建于光绪末年,南市的戏园到上世纪30年代,就有“中华”“大众”“燕乐”“华林”“丹桂”“大舞台”“下天仙”7家戏园。民国年间,整个南市“方寸之地”,大小戏园数不胜数,南市成为天津戏园最密集的地方。

提起天津的南市,人们自然会想起那些知名的艺人。当年,南市和北京的天桥齐名,都是艺人聚集的地方。当时,相声名家张寿臣、马三立、赵佩茹;唱评剧的新凤霞、筱俊亭;还有演唱曲艺的花四宝、花五宝、王毓宝等都在南市演出。

历经近百年的燕乐就要拆除,但在这里演出的都是些民间艺人。

走进燕乐,人们立即能感受到上世纪初的简陋。光线很暗,设施也很简陋,数张旧式的桌凳就是看客的席位,几台旧风扇在那里呼呼地吹着不太凉的风,因此,票价很便宜。

在这里唱戏的都是戏迷,演员们的年龄大都集中在50岁以上,就是扮上彩妆仍能看到他们脸上一道道岁月的痕迹。但是,他们很认真,一部折子戏,往往只需唱一个小时,他们却提前两小时到场,化装、吊嗓,做准备。

报幕的大姐时常清唱两句垫个场。不报幕的时候,她也会坐在看客席上,看自己同伴们的演出,那陶醉劲,就跟第一次来听戏似的。

虽然他们不是知名的表演艺术家,但对于艺术的痴迷却令人吃惊,当年将近60岁的孙家庆夫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作为小剧班的班主,他们既管道具又管服装,还要帮演员们化装、说戏、排场,甚至谁需要绷个头,他们都要动手帮忙。

“大家伙凑到一起不容易,我必须当好这个家,大家在一起不就是图个乐吗?”

“你看,大家的行头都是自己添置的,从头上戴的到身上穿的,甚至化妆品都是由个人准备。大家对唱戏这么热情,我忙乎点不算什么。”

南市最后一座仍在演出的燕乐(燕乐歌舞厅)也拆迁了,这些在南市演出了多年的艺人们也告别了南市的舞台。但对他们来说,戏仍然要唱下去。

南市历史的这个小舞台将随人们的记忆而淡出,但真正留给他们的舞台则是在民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