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罗斯社会调查问卷中的中俄关系

 老王abcd 2020-11-15

陈学貌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中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两个大国,也是彼此的最大邻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俄关系的发展走向牵动着国际关系变化的脉搏。本文通过对俄罗斯“社会舆论”基金会和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的几项调查数据,分析得出俄罗斯民众眼中21世纪的中俄关系发展良好。

关键词:中俄关系;俄罗斯“社会舆论”基金会;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

中俄两国领导人多次公开强调,目前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最佳时期,而且,中俄两国关系已经提升至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那么,俄罗斯民众眼中的中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

一般来说,分析研究一个国家眼中关于另一个国家的形象时,绝对不能忽视普通人对另一国的印象、感受和态度。因为,正是人民大众构成了一个国家的主体部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主人。俄罗斯人并不都是像罗蒙诺索夫、普希金、托尔斯泰等等,历史的进程也绝不仅是由一些名人、伟人来决定。每个国家、每个历史时期上还是以普通人民群众居多。人民群众作为一个集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那么,了解俄罗斯普通民众眼中的中国,对我们的研究来说很有必要,正是这些民众的观点和看法构成了更加全面、准确的中国形象体系。因此,接下来,就通过俄罗斯社会调查问卷这一扇特别之窗来观察中国。社会问卷调查面向广大普通人民群众,调查范围较广,调查对象也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对于研究俄罗斯人眼中的中俄关系大有裨益。本文就主要以俄罗斯“社会舆论”基金会(Фонд“Общественное мнение”)①和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центр изучения общественного мнения)②的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分析俄罗斯民众对中俄两国关系的态度和评价。

1 中国是俄罗斯的朋友和伙伴

四川大学刘亚丁教授曾将中国在俄罗斯的历时形象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致在18世纪后半叶:哲人之邦;第二阶段:19-20世纪中,衰朽之邦;第三阶段: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兄弟之邦”③。而,在21世纪的今天,对俄罗斯来说,中国是伙伴还是敌人?我们仍以社会调查问卷数据来说明。

表1④ 您认为,21世纪中国是俄罗斯的朋友还是敌人?(单位:%)

从表1可以看出,认为21世纪中国是俄罗斯的朋友和伙伴的被调查者占有很大比例,总体为79%。而认为中国是对手和敌人的受访者仅占9%。

由此,我们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在绝大多数的俄罗斯民众眼中,中国是俄罗斯的朋友和伙伴。虽然,也有个别受访者持反对意见,但这不足以阻碍历史发展的大潮流、大方向。

2 中俄关系逐步改善、发展良好

中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重要焦点之一。俄罗斯“社会舆论”基金会对中俄关系做过几项调查研究,在此我们直接引用其最新调查数据,对俄罗斯民众眼中的中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

2014年5月21日,中俄两国签署“世纪协议”——天然气大单,俄罗斯“社会舆论”基金会紧追时事,于2014年6月1日及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俄罗斯民众对中国及两国关系的最新态度和看法,并于2014年6月17日发布一项最新的调查问卷——“与中国的关系和天然气合同:俄罗斯人对中俄关系和中俄新合同的看法”。

表2⑤ 您认为,当今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如何:是好是坏?(单位:%)

由表2数据可以看出,我们发现中俄天然气大单的签订确实对俄罗斯民众关于中国和中俄关系的态度产生了很大影响。在2014年6月1日进行的调查中,有超过四分之三(76%)的被调查者认为中俄关系发展良好,而且仍然呈上升趋势。从纵向上来看,这比2014年4月15日公布的数据增加了4%,与2010年的调查数据(50%)相比更是大大提高;从横向上来看,也远远高于那些认为中俄关系差的被调查者。这也说明了有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认为中国和俄罗斯是友好国家关系。

综合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俄罗斯民众对中国及中俄关系的评价很高,这也与中俄两国领导关于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最佳时期的说法相协调一致。至于调查问卷中存在的个别不协调声音,是促进我们为继续改善两国关系而努力奋斗的动力。一方面,我们要反思出现这种声音的原因,吸取教训;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在保持中俄友好关系的基础上,想方设法、有针对性地改善中国在俄罗斯民众眼中的形象。因此,我们仍要继续努力,不断扩大和深化中俄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努力使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再向前、向深处发展。

注释:

① 俄罗斯“社会舆论”基金会创建于1991年,是俄罗斯一家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全俄基金会”型非商业性机构。

② 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创建于1987年,是俄罗斯最早从事社会学和市场研究的机构。

③ 孙芳、陈金鹏 等著 俄罗斯的中国形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第40页.

④ 摘译自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https:///zh/print_q.php?s_id=988&q_id=67908&date=19.10.2014,2014-10-19.

⑤ 摘译自俄罗斯“社会舆论”基金会调查问卷,http:///Mir/11555,2014-06-17.

参考文献:

[1] 孙芳、陈金鹏 等著 俄罗斯的中国形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 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https:///zh/print_q.php?s_id=988&q_id=67908&date=19.10.2014)

[3] 俄罗斯“社会舆论”基金会调查问卷(http:///Mir/11555)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大学校级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俄罗斯主流报纸中的中国形象研究”(项目编号:YJSCX2016-110HLJU)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D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832(2017)04-0106-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