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厨房里的中药 | 善用生姜助健康

 新用户78164330 2020-11-15

编者按

《千字文》提到:“果珍李萘,菜重芥姜”。这里面的“姜”就是生姜。可以说,姜是开门七件事外很重要的食材了。生姜到底有什么功效?该怎么吃?都有些什么讲究?一起来重新认识下生姜吧!

文 | 月印

生姜入食,不但可以去除食物的腥臭味,还能中和食物的寒湿性。早在秦朝的《吕氏春秋》记载“和之美者,蜀郡杨朴之姜。”说明四川杨朴地区出产的姜,在当时就已经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蔬了。
 
姜在《说文》中作“䕬”,音jiang,云“御湿之菜”,即是可以祛湿的菜。
姜者强也,故王安石云︰姜能强御百邪,故谓之姜
 
《论语》讲“不撤姜食,不多食。”孔子强调在生活里,饮食不可以离开姜,但是也不能多吃姜。因为生姜味道辛香,走窜性强,吃多了容易散气,反而对身体不利。像日常做菜放的量,是合适的范围内,并不妨碍。
 
据古籍文献记载,生姜味辛,性温,但没有大蒜、韭菜那样有一股浓烈的刺激味道,生姜可以制作腌菜以及熟食,无论用醋、酱、糟、盐、蜜任何一种调味料都可以来制作。老百姓的厨房里离不开生姜,生姜既是蔬菜,也是一种药材。中医用生姜组合的方子,更是不知凡几,用途非常之广。

从药效上生姜可以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除此之外,还可以解生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肉毒。

 
长夏的时候,生姜的根茎在土中横生,长势特别旺盛。鲜姜皮是黄色,而黄在五行中是脾土的正色。平常打姜汁的时候,鲜姜散发出来的味道芳香愉悦,闻到后能大开食欲很想吃东西,这是香沁脾的缘故,所以生姜入脾胃经。生姜芳香醒脾,辛散温通,能够健运脾胃,所以能止胃寒呕吐、祛除痰湿
 
新鲜的生姜很有意思,肉质肥厚富含水分,平时把它放在外面,搁置一段时间后,便能长出很多嫩芽,可见它的生发之性极好。姜肉黄中带白,辛是金之味,是土生金之象,肺属金,所以生姜也入肺经。辛能行散,有开豁冲散之功,温能通经散寒,生姜可以解表以散寒、化寒痰以止咳,治疗风寒感冒、寒痰咳嗽。


意思是夏天的时候,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人在这个时候容易没有胃口,适当吃点生姜温暖脾胃,可以开胃气,容易吃得下饭。而且天气炎热,人喜食寒凉的食物,吃点生姜可以保护脾胃。

冬天阳气在里,胃中容易烦热,再加上天气寒冷,人少运动,体内容易生痰热。吃萝卜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清解体内淤堵产生的热痰,这就是俗语“冬吃萝卜夏吃姜”的来由。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凡是早起赶路,还是在山里行走,嘴里含一块生姜,身体可以不犯雾露清湿之气的影响,还可以抵御山岚中的不正之气。”

在禅门里,僧人会在每天早晨三点半起床后,吃一两片醋泡的生姜,然后再盘腿静坐。这样是借助生姜的温性,可以让身体暖和,在静坐的时候才不会让寒冷侵袭影响修行。

方外之人虽重修性,但是也不离修身。初学坐禅,要学会调饮食、睡眠、心理、身体、呼吸,只有把自己的身体调理好了,心中修学圣道,这样才能够成就得定。

素菜的制作更是离不开生姜,因为素菜基本是蔬菜瓜果,长期服用寒湿性很大,所以在烹饪中会加入生姜,以及花椒、八角的等辛香料来平衡寒湿偏性,久食方能无弊。

中药有生姜、干姜之分,大家一般都会觉得,把新鲜的生姜晒干之后便是干姜,其实不然。

《本草纲目》记载很细:“初生嫩者,其尖微紫,名紫姜,或作子姜;宿根谓之母姜也。立秋后新芽顿长,如列指状,采食无筋,谓之子姜。秋分后者次之,霜后则老矣。”

平时看到的生姜,是在秋天采挖种植一年的生姜根茎。当年种植的鲜姜会发出很多芽头,把芽头去掉再继续种植,这种宿根就是母姜,前后一共种植了三年的母姜,采挖出来晒干的才是干姜。

总而言之,生姜,做菜离不开它,可以入药,可以驱寒,可以暖胃,可以解毒。只是用起来的时候千万记得,要根据季节、食物寒热的特性进行搭配,感受自己的身体,取一个中道,方能发挥它最大的效用,获得健康。

- The End -

🍁


自道生活馆
净室盈香--熏香香炉礼盒限量发售
扫码抢购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



总有你喜欢的推送,请设“星标”🌟  

总有你爱看的文章,请点“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