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感人肺腑的自述:只有苦难是最真实的

 殷国辉 2020-11-16

现存于凤阳的明皇陵碑有两块,一块为无字碑,一块为有字碑。无字碑与有字碑统称皇陵碑,其通高均为6.87米,由碑座、碑身、碑帽三部份组成。有字碑之所有据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是因为据许多权威专家学者考证,该碑文是由明太祖朱元璋亲自所写。

苦难的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恐怕只有经历者本人最了解。朱元璋称帝后回到家乡,第一件事就是拜祭祖坟,立《御制皇陵碑》。可是看了碑文之后,朱元璋很不满意,认为“皆儒臣粉饰之文,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于是亲撰碑文,重立新碑,特意记述自己艰难的身世,让后人明白创业的来之不易。

这篇碑文可以说是朱元璋的苦难史,也是他的成功史。他的成功与苦难有关,更和他能扛下这些苦难有关。正如卢梭所言:磨难,对于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坟墓,而对于强者则是生发壮志的泥土。

《御制皇陵碑》译文:    

孝子皇帝元璋谨述:

洪武十一年夏四月,命令江阴侯吴良监督新造皇堂工程。

我在当时拿着镜子端详,只见容颜苍老、头发斑白,忽然想起往日的艰辛。

况且原先的皇陵碑记,都是儒臣粉饰的文辞,我担心不足以作为后世子孙的训诫。

特地叙述创业的艰难,阐明昌盛的道理,使世世代代都能真切地了解。这篇碑文如下:

从前我的父亲逃荒至此,帮人租田种地,在这里住了下来。生活艰辛困苦,起早贪黑为养家糊口而劳累操忙。

不久天灾突至,瘟疫流行,一月之内,家里人连遭不幸。父亲年终64岁,母亲于59岁去世,下辈中大哥也首先病逝,全家在悲痛中为亲人守丧。

田主刘继德对我家的遭遇毫不怜悯,既不肯给予葬地,还高声叱骂,邻里都有心无力,暗自感伤。

幸亏田主的哥哥慷慨相助,惠赠这块坟地。下葬时既没有棺木,又没有寿衣,仅一身平时的破烂衣裳。掩埋三尺浮土后,我们抱头痛哭,除了苦涩的泪水,贫苦人家哪有什么祭祀亲人的酒水呢。

安葬了亲人之后,家中一片茫然无措。二哥年少体弱,张罗不起全家的生计。大嫂也无可奈何,只能带着孩子回到东边的老家。

当时正赶上天旱无雨,蝗虫成灾,成群结队在田地间劫掠。乡亲们都缺少粮食,靠着草根树皮度日。我也是什么吃的都没有,心中惊慌,又饿得发狂。于是和二哥合计,以后怎么办才好。二哥说我们只有离乡外出,各自在这荒年中碰碰运气吧。说着,二哥抱住我放声大哭,我也低着头垂泪心伤。在皇天白日之下,滚烫的泪水痛断肝肠,手足兄弟就要背井离乡,各奔东西,这巨大的哀伤直达上苍。

邻人汪氏老母动了恻隐之心,主动为我想了一条出路。她准备好香烛礼品,让她的儿子送我前往村旁的于皇寺出家。就这样,我入了空门,当了一名小沙弥,整日里进出僧房,做些杂务。

在于皇寺住了不到两个月,由于寺内存粮也所剩无几,于是住持下令封闭粮仓。寺内众僧不得不各自为计,云游四方,漂泊流浪。我能够做些什么呢?身无一计,百无所长,投靠亲友则寄人篱下,情实难堪。仰首而叹,只觉得茫茫天下,竟无我可去之处。既然没有任何人可以倚靠,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伴同行了。

一清早就开始朝着升起炊烟的人家,赶去讨一口饭吃,到了黄昏就急急忙忙寻找废弃的古庙,以求一宿安身。时常无处过夜,就在野外露宿,背靠大树半躺下,仰头望着崔嵬高耸的山崖,在寂寞的月色中,耳边尽是不绝的猿声,生出无限凄凉。迷迷糊糊的睡梦中又见到慈祥的父母双亲,惊醒时还是一无所有,穷困潦倒,走投无路,只能由著命运在世间徘徊挣扎。秋风又起,鹤唳悲怆,很快淅淅沥沥满天飞起霜来。孤身如飘蓬在风中飘荡,不知道哪里才是尽头,心间仿佛被翻腾的滚滚沸水所煎熬。日子如浮云般飘过三年,自己已经到了20多岁。

当时淮河流域一带盗匪四起,民心动荡,生活不安。我思念家乡亲人的心情日益迫切,每天都遥望着家乡所在的方向。不久之后,我回到了家乡,仍然在于皇寺做我的和尚。

就这样过了三年,又有一支势力揭竿而起。起初在汝州、颍州一带发展,接着波及到凤阳南乡。未隔多久,便攻陷了濠州城,高筑城,深挖壕,彰示号令,依坚固守,把这里作为根基。忽然有朋友从濠州城中托人给我捎来书信,说他参加了义军,并嘱咐我前往投附。我心里既担心又害怕,想不出什么周全的办法。不料事情被身边人察觉,并欲声张告发。

在这种情况下,我被逼无奈,只好试着与有才识的人进行商量。把事情告诉他后,问道:“果真是束手以待是非,还是奋臂而起同他们拼杀?”那人为我出谋划策,让我向神灵祷告,看看神灵的暗中之意。于是按照他的主意求神问卦,占卜去或留哪样可行。神灵在冥冥中似乎有所警示,气氛时而阴郁时而舒张。占卜结果逃走和留下都不吉利,反而投军涉凶险之地没有什么妨碍。即刻起身前往濠州城投附义军,差点被不明情况的军士捉拿伤害,不久获得释放,加入了义军,身体平安无事。

从军之后,每日自早到晚都在戎马生涯中渡过。元军大举前来讨伐,攻城的队伍浩浩荡荡,一次攻城失利,又接二连三的进攻。围城扎营寨,建军垒,望去处处旗帜招展。突然元军匆忙解围撤退,丢弃大量的军器物资。之后我脱离了濠州的军队,纵马驰骋在濠州南部地区,心情得以舒展,对将来充满了希望。沿途号召农民参加自己的队伍,开始为日后一统天下的事业打造基本框架。不出一月的时间里,就聚集了许多人马,红色的军旗遍布山野。我率领这支队伍渡过清流河,攻占并驻军守卫滁阳城。

军务闲暇后,不由思念起离散多年的亲友故知,整日里叹息感慨,派人专门察访。探知二姐已经过世,只留下二姐夫和小外甥两人。二姐夫带着孩子前来投靠我,外甥见了舅舅像是见了亲娘。这时候大嫂也得到了消息,带着儿女来到我的身边。

二哥已去世多年,只剩下二嫂孤寡一人,提着竹篮挖野菜度日。全家人因为兵荒马乱,各分南北,一时间会聚在一起,犹如死而再生,情难自控,纷纷牵住衣襟擦泪,互诉离别后的酸苦。从此家中眷属团聚,在外百练强兵。当时天下群雄并起,战事繁忙,经常连吃饭都顾不上。

短时间驻守和州之后,便向东横渡长江。首先攻占姑孰,依照礼仪安抚人心。随后占领建业,定为根本,在四面关隘严加防守,磨枪喂马,积蓄力量,静观天下大势,以待时机。群雄割据,各自为政,宣扬自己合乎正统声教,彼此各不相让,兵器相击的铿锵之声传遍天下。元朝纲纪败坏,不遵循元世祖当年的政策法令,豪杰之士对他们哪有什么仁义善良可讲。我于是宣誓大军,整顿出征,飞旗传令与各方势力争夺天下。骁勇的将士为之浴血奋战,机智的谋士辅助出谋划策。

我亲自率军征讨荆、楚,接下来平定了湖、湘。诸将也捷报频传,三苗完全归服,广、海一带也被纳入疆土之中。命令大将军挥师向东,平定吴、越、齐、鲁,胜利的旗帜到处耀武扬威。西边拥有伊、洛二水、崤山、函谷、黄河、湟水这些险要的关口地势。军队进入元大都,商市照常营业,秩序安定如常。威武之师兵锋闪烁,如同天上的星光一般灿烂。不久就长驱直入井陉,自此河山内外,百姓全部仰慕而归顺。天下大局既定,大街小巷间纷纷吹笙奏乐,欢庆太平之世到来。边境的玄菟、乐浪也前来归附,纳入版图,南藩十三个少数民族国家也都遣使者朝贡称臣。

依着金陵形势定都,建立大明王朝,既有猛虎雄踞之势,又得凤凰来仪之瑞。在长江天堑的衬托下,星月愈发显得高远,光辉可及沧海。巍峨钟山震慑着三山五岳,高耸的峰峦可触天上的银河。

本想把微寒的父母之陵重新隆重厚葬,风水先生认为葬地极佳,聚有山川灵气,不可轻动。于是厚土培封,制定祭祀的礼节仪律,按照时节供奉精洁佳美的祭品。惟有父母操劳一生,艰辛扶养的恩情难以报答,特意铭文刻石,树立于皇堂之前,为后世子孙万代所借鉴,吸取立业之经验,遵循守业之明德,则必定能够像殷商那样久有天下。

泪流不已,再难下笔,希望后嗣能够维持大明江山的繁荣昌盛。叩首再拜,请父母随时前来享用祭品。

洪武十一年,岁次戊午年七月吉日建。

御制皇陵碑原文

孝子皇帝元璋谨述:洪武十一年夏四月,命江阴侯吴良督工新造皇堂。予时秉鉴窥形,但见苍颜皓首,忽思往日之艰辛。况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餙之文,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特述艰难、明昌运,俾世代见之。其辞曰:

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旁徨,俄尔天灾流行,眷属罹殃:皇考终于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丧。

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黄壤,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既葬之后,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计不张,孟嫂携幼,东归故乡。值天无雨,遗蝗腾翔,里人缺食,草木为粮。

予亦何有,心惊若狂,乃与兄计,如何是常?兄云去此,各度凶荒。兄为我哭,我为兄伤,皇天白日,泣断心肠,兄弟异路,哀恸遥苍。

汪氏老母,为我筹量,遣子相送,备醴馨香,空门礼佛,出入僧房。居未两月,寺主封仓,众各为计,云水飘扬。

我何作为,百无所长,依亲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侣影相将,朝突炊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趍跄,仰穷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佒佯。

西风鹤唳,俄淅沥以飞霜,身如飘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一浮云乎三载,年方二十而强。

时乃长淮盗起,民生攘攘,于是思亲之心昭著,日遥盻乎家邦。

已而既归,仍复业于觉皇,住方三载而又雄者跳梁。初起汝颖,次及凤阳之南厢。未几陷城,深高城隍,拒守不去,号令彰彰。

友人寄书,云及趋降,既忧且惧,无可筹详,傍有觉者,将欲声扬。

当此之际,逼迫而无已,试与知者相商,乃告之曰:果束手以待罪,亦奋臂而相戕?知者为我画计,且祷阴以默相,如其言往卜去,守之何详。

神乃阴阴乎有警,其气郁郁乎洋洋,卜逃卜守则不吉,将就凶而不妨,即起趋降而附城,几被无知而创。

少顷获释,身体安康,从愚朝暮,日日戎行,元兵讨罪,将士汤汤,一攫不得,再攫再骧,移营易垒,旌旗相望。

已而解去,弃戈与枪,予脱旅队,驭马控缰,出游南土,气舒而光。

倡农夫以入伍,事业是匡,不逾月而众集,赤帜蔽野而盈冈,率度清流,戍守滁阳。

思亲询旧,终日慨慷,知仲姊已逝,独存驸马与甥双。驸马引儿来我栖,外甥见舅如见娘。此时孟嫂亦有知,携儿挈女皆从傍,次兄已殁又数载,独遗寡妇野持筐:因兵南北,生计忙忙,一时会聚如再生,牵衣诉昔以难当。

于是家有眷属,外练兵钢,群雄并驱,饮食不遑。暂戍和州,东渡大江,首抚姑熟,礼仪是尚。遂定建业,四守关防,砺兵秣马,静看颉颃。

群雄自为乎声教,戈矛天下铿锵;元纲不振乎彼世祖之法,豪杰何有乎仁良。予乃张皇六师,飞旗角亢,勇者效力,智者赞襄。

亲征荆楚,将平湖湘,三苗尽服,广海入疆。命大将军,东平乎吴越,齐鲁耀乎旌幢,西有乎伊洛崤函,地险河湟,入胡都而市不易,肆虎臣露锋刃而灿若星铓。

已而长驱乎井陉,河山之内外民庶咸仰。关中即定,市巷笙簧,玄菟乐浪,以归版籍,南藩十有三国而来王。倚金陵而定鼎,托虎踞而仪凤凰,天堑星高而月辉沧海,钟山镇岳而峦接乎银潢。

欲厚陵之微葬,卜者乃曰不可,而地且藏。于是祀事之礼已定,每精洁乎蒸尝,惟劬劳罔极之恩难报,勒石铭于皇堂,世世承运而务德,必仿佛于殷商。泪笔以述,难谕嗣以抚昌,稽首再拜,愿时时而来飨。

洪武十一年,岁次戊午,七月吉日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