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海而兴

 zhb学习阅览室 2020-11-16

2019年黄(渤)海湿地新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图为多彩湿地条子泥(孙华金/摄)

盐城市射阳港,万吨级货运码头泊位上停靠着数艘货轮,一批发往华能、龙源射阳海上风场的风机大件正在进行装船作业;附近一排排长几十米的白色风机叶片长臂善舞;标有各国企业Logo的塔筒和机舱罩错落有致,一座座高耸的红色塔吊紧张忙碌。

这是盐城抢抓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加快实现沿海经济带“蓝色崛起”的一个缩影。

“当前,射阳港货物吞吐量正在逐步提升,很大一部分是风机装备。”射阳锦程港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磊告诉本刊记者。盐城港“一港四区”海上大通道与世界直航实现“全覆盖”,南洋国际机场至韩日全货机航线全省唯一。

“我们正在加快推进5万吨级航道、码头工程建设,建设大件专用码头和仓储基地,目标是打造全球知名的风电装备产业港。”射阳港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

从地图上看中国海岸线,黄海之滨的江苏盐城,市区和5个沿海县的县城,最近的距海26公里,最远的在70公里之外。从古代兴灶煮盐、近代废灶兴垦、到当代滩涂开发、海洋经济发展,盐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沿海开发历史。然而以往盐城人对大海的认知是“盐城的海,丑滩薄水,靠不上!”

现在的盐城人以全新的眼光东望大海:“沿海”已不再是一个距离海边远近的地理概念,而成为一个更为宏观的区域经济概念,面向浩瀚海洋,拓展开放空间,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集聚资源要素,以沿海崛起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高质量发展。

构建海上大通道

2020年9月,大丰港码头一派火热景象,“申丰之花”和“申丰之春”两艘集装箱货轮正在忙碌卸货,两船经营大丰港—上海港的直达航线,一周往返三次。

“盐碱地上长出的现代港城”大丰港是国家一类口岸,也是江苏中部的出海大通道。2016年,在上海港的支持下,“沪丰专线”首航,开通大丰港至上海洋山港区、外高桥港区的集装箱内支线,货物从大丰中转上海至世界各地。

随着大丰港明确“上海港的喂给港”定位,不断加强功能互补和国际业务,“通过上海港进入全球航运网络,进入全球视野。”大丰海港港口有限责任公司高级物流师徐良告诉本刊记者。

2020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盐城港口岸响水港区和射阳港区对外开放的请示。至此,盐城港“一港四区”(大丰港区、滨海港区、射阳港区、响水港区)海上大通道与世界直航实现“全覆盖”。

近年来,盐城积极推进盐城港“一港四区”和江苏兴盐港航集团内河港资产资源整合优化,着力解决全市海港和内河港投资力量不足、运营效率不高、同质化竞争等问题,打造长三角北翼区域性现代物流枢纽港。

曾经“丑滩薄水”的湿地滩涂上,正在崛起一座现代化组合港。

港口、码头、岸线对于盐城有多重要?

从区位上看,“盐城港”位于我国及淮河流域东部沿海开放地带的脐部,介于长江三角洲和胶东半岛之间。向南接受长三角地区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向北融入新亚欧大陆东桥头堡,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

从海洋资源禀赋上看,盐城拥有江苏最长的海岸线,然而,沿海大部分地区为淤涨型滩涂海岸,深水港发展较为滞后,使得盐城长久以来“靠海却吃不上海”。

“582公里海岸线,如果没有港口,盐城就是闭塞的地方;有了港口,这里就是最开放的门户。”这是2008年盐城政府的基本认知。彼时,盐城港口建设刚刚起步。

与此同时,盐城市地处里下河水网地区,现有129条骨干河道、11个省管湖泊湖荡、393条县级河道、4789条乡(镇)级河道,持证大小内河港口186个。但这些内河港口迫切需要提质增效、加快运输结构转换,提升内河港口与海港联动效率。

2019年9月,江蘇兴盐港航集团正式成立,这标志着盐城市内河港口进入一体化发展新阶段。

“整合全市内河港口资源,实行一体化发展,是盐城市委市政府积极抢抓国家战略机遇,持续走好‘两海两绿发展路径的重要举措。”盐城市长曹路宝在兴盐港航集团揭牌仪式上说。

盐城港重组整合,将沿海四个港口和内河港口“五指聚一拳”,形成全市海上航线、内河航线与海港码头、内河码头一体化运营发展新格局,旨在全面提升盐城对外开放水平和城市发展能级。

加快滨海港区20万吨级航道、30万吨级码头进程,推进淮河出海二级航道建设,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港……盐城港不断扩容升级。

在港航拓展上,开通盐城港至韩国群山港航线,恢复盐城港至釜山港、平泽港集装箱直航航线,支持大丰港申报中韩陆海联运口岸,提升盐城港对外开放水平。

曾经“丑滩薄水”的湿地滩涂上,正在崛起一座现代化组合港。

“盐城要大力推进河海联运、航空货运枢纽建设,加快与国际航运龙头企业战略合作,不断畅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港、航、路、贸实现全要素发展,建设长三角地区具有辐射带动力的开放支点。”曹路宝说。

海上风电第一城

漫长的海岸线,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超过7.6米/秒,远海接近8米/秒,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可达3000到3600小时,盐城是全省乃至全国海上风电开发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

早在2009年,盐城市大丰区就规划建设“大丰风电产业园”,并率先引入金风科技——国内风电产业的龙头企业,也是全球排名前三的整机制造商。

2010年,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进驻盐城市大丰区,成立全资子公司江苏金风科技,为盐城带来最早的风电基因。

“十年间,大丰已发展成为国家的区域性战略新兴产业——海上风电产业集聚发展重点示范区。”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在盐城最近举办的“2020中国新能源高峰论坛”上透露,“现在江苏金风科技已成为集大型风电机组及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出口、海洋服务、培训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盐城境内形成从风机叶片、电机、结构件、机舱罩、螺栓等零部件生产到整机装配的全产业链条。”

江苏省大丰港

2015年,明确“生态立市”的盐城开始启用“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的城市宣传语,向外界展示全新的城市形象:漫步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中、徜徉在幽长清澈的湖荡里、置身于苍茫无边的滩涂中……一幕幕都是“绿色盐城”的生动展示。

这样的思路下,如何寻找到一个既可以满足“绿色盐城”的营商需求,又能拉动上千亿元投资的环保、绿色、可持续的新兴产业?

机遇出现在2016年。当时国家能源局印发《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将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列为四个海上风电建设重点省份,中国海上风电开发步伐自此明显提速。

在金风科技的带动下,盐城又陆续成功引入中车电机、美国TPI叶片、海力塔筒及导管架、锦辉机舱罩、广茂电机冲片、双菱定转子支架、强盛塔筒、双瑞叶片、丹麦JBS叶片套材、宝诚重工风电配件、双一机舱罩及叶片模具、丰能海服等风电配套及运维企业落户。“区域内整个风电装备产业链已较为完整。”曹志刚说。

2018年7月,盐城提出大力推进以风电为主导的绿色能源发展。

2019年9月,盐城发布《盐城海上风电发展白皮书》,全面展示盐城风电的发展环境、发展状况、发展重点和发展前景。

截至2020年6月底,盐城已实现风电整机年产能1800台套,叶片年产能2000台套,塔筒年产能2500台套。盐城市新能源装机容量866.7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装机容量291.3万千瓦,占全国近二分之一、全球十分之一,全市每使用100度电就有近60度来自新能源发电,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绿色能源之城。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建设一个千万千瓦(级)的海上风电场意义并不大,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个海上风电场,把整个海上风电产业带动起来,带动整机产业进步,带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完善,通过技术进步、规模化发展,最终实现平价,做到海上风电成本可以跟火电竞争,这才是最大的胜利和目标。”

站上新起点

2017年,国家《关于促进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指导意见》出台后,盐城立即启动申报工作,研究提出滨海新区与东台市联合申报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盐城市总体方案顺利通过了江苏省专家评审,被省政府推荐到国家发改委。一区两片和积极探索滨海湿地、滩涂等资源综合保护与利用新模式,得到国家和省级层面肯定。

全國第一家海上风电产业化项目——三峡响水风电

盐城关于开展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的设想在全国是创新之举,是对海洋经济示范区发展新路径的探索,具有重要推广意义。

2018年,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通知》,支持10个设立在市和4个设立在园区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同意盐城市滨海新区与东台市联合申报海洋经济示范区。

自此,盐城成为首批以地市为单位的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全市海洋经济发展站上一个新的起点。

在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过程中,自然资源部还要求各市和园区要结合发展现状和特色,开展先行先试,14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都有不同的发展任务。

“江苏盐城是探索滩涂与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模式,推进海洋生态保护管理的协调机制改革”,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张占海说。

盐城开启新一轮沿海开放开发行动计划,编制现代海洋经济功能区规划,加快推进沿海绿色产业带、城镇带、风光带和港口群建设,按照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方向,构建陆海统筹、优势互补的沿海产业空间布局。

比如,在大丰、东台、射阳重点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创建长三角一体化全域“飞地经济”示范区;阜宁县、建湖县重点发展新能源、环保滤料、高端装备、现代农业等,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绿色城镇特色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及生态田园风光旅游目的地。

盐城市海上风电项目数与规模总量均列全国地级市第一,海水淡化技术领跑全国。

新形势下宏观要求发生新改变,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日趋严格,环保督查已成常态化高压趋势,贯彻实施最严格的围填海管控制度,对沿海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据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发布的《2019年江苏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盐城市海洋生产总值为1136.1亿元,比上年增长7.5%,占其地区生产总值的19.9%。

其中,盐城市海上风电项目数与规模总量均列全国地级市第一,海水淡化技术领跑全国。“比如我们丰海新能源淡化海水装备已在三沙等地投入使用,并走向‘一带一路沿线的菲律宾、斯里兰卡、阿曼、沙特等国家。”曹路宝说,“目前,盐城市海洋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以海洋生物医药、海工装备、海洋新能源、海水淡化为主导的海洋新兴产业正加速成长。”

“十三五”期间,盐城海洋产业交出了合格答卷,面对即将到来的“十四五”,盐城已经在未雨绸缪。

万宏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