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生作文《成长的烦恼》引全班共鸣,老师点名表扬,妈妈哭笑不得:这个锅我不背!

 愫说育儿 2020-11-16

周六下午,我照例送孩子去上大语文。

在培训机构楼下遇到孩子的语文老师,她笑容可掬地跟我们打招呼,我也正想与她攀谈攀谈,了解一下孩子这学期的培训情况。

“宸宸的作文水平有显著提高呀!真的很令我欣喜。”语文老师率先给了个好评。

我虽想着这大概是客套话,也顺着台阶上:“真的吗?我太高兴了,真要感谢老师的细心教导啊!他过去可是一写作文就犯难,我看他的作文……唉,更难!”

“真的呀!他上周写的命题作文被我点名表扬了,还当范文在班上朗读了,引起全班同学的共鸣呢!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能引人共鸣和思考,就不失为一篇好习作。”老师道。

我闻言心中小窃喜,“他平时挺爱嘚瑟的,这次竟只字未提呢。”

“真的写得不错,言简意赅,观点非常鲜明,很有自己的想法。”

我受宠若惊:“你越说我越好奇,真想看看。”我一回头他却飞快地先跑上楼了。

回家后,我软磨硬泡,他也没有同意让我看他的这份习作,这太反常了。

第一次,我真的是第一次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打算偷看。

可翻遍了文件袋也没找到,我心里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烧。继续翻箱倒柜,终于在最后一抽屉里找到了它。

看完孩子的作文,我哭笑不得!

小学生命题作文:《成长的烦恼》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小作者(虚构)的内心世界——

小作者在作文中表达,自己有一个多年未被解决的烦恼——关于一段想要挽回,却始终无法挽回的童年友谊,而令“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是他那强势、爱比较的妈妈

他说妈妈总是喜欢拿他和好朋友比较,而自己无论怎么努力,成绩都不如对方。他也曾尝试让妈妈停止攀比,但妈妈却总有十足的理由打击他。久而久之,他对好朋友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心生妒忌,甚至在心里仇视他,于是渐行渐远,即使在路上遇到也不会再打招呼,“仿佛我们从来没有认识过一样”。

“我渴望能放下学习,放下攀比,无忧无虑地再做朋友,可现实总是那么残酷……”

他说每当自己鼓起勇气想去找他玩时,妈妈总是布置一堆任务,即使他做完了,妈妈却以“别给别人添麻烦”为由不放他出门。在妈妈眼里,童年的友谊是没有根基的,容易淡忘的,而且学霸的生活总是被补习班占满的,言下之意是,你怎么就不如人家自觉和勤奋呢?光想着玩?

“这一句句话像一把把利刃从我心中划过,让我放弃了挣扎的权利。”

最后他总结道:“经过了无数次的尝试和无数次的‘标准答案’,我终于放弃了。同时也印证了那句话:孩子的友情不是取决于孩子,而是取决于家长。”

全文没有厉色斥责妈妈的字眼,却在平实的叙述中,饱含了委屈和无奈,果真是“成长的烦恼”无疑!对中国式家长的控诉跃然纸上。真的很讨厌这样的妈妈!真的很同情这样的孩子!

等等,这写的是我吗?

小学生作文“套路”满满

小学老师教写作文,总是强调“真人真事”、“真情实感”,可小学生们写出来却是这样的——

“观察星空,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50份小作文,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写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还有十几个写星星像各种宝石,另外几个写北斗七星像勺子的。

记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

不是学雷锋做好事,搀扶老大娘过马路,就是拾金不昧。还有很多小学生都写过自己小时候的一次生病,都是风雨交加的夜晚,妈妈/爸爸亲自背我去医院,浑身湿透,不知道是汗水还是雨水……

我儿子以前写的命题作文《我最爱的XXX》和《一个熟悉的人》

他分别写了《我最爱的妈妈》和《我的同桌》,我惊喜地发现,我和他同桌竟然是有着近30岁年龄差的“孪生姐妹”,因为他对我俩的外貌描述相似度99.9%——

“我的妈妈/同桌瓜子脸,弯弯的眉毛下大大的眼睛会说话,双眼皮……”

唯一不同的是“我的妈妈有着又黑又长的头发”,“我的同桌留着齐耳短发”。

曾经有位网友吐槽说,他无意中发现,自己在身为小学生的表弟的作文里,一共生病7次,摔断腿3次,去世两次。

没有亲身经历的命题作文怎么写?“虚构”作文的真情实感从哪里来?

“你作文里写的妈妈真的是我吗?为什么要黑化我?”我问他。

“我就是怕你看了不高兴!可还是被你找到了!这是命题作文你知道吧?如果不虚构故事,我根本没法写!”

“你的意思是,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没有让你烦恼,迫不得已才让我背黑锅咯?”我竟然有些小开心。

“小烦恼不够深刻啊!事实证明很多中国式家长都是这样的,所以才能引起同学的共鸣。你没发现吗?我作文中的故事是有原型的呀。”

他这么一说我猛然想起,他确实有个“形同陌路”的儿时好友,但不是幼儿园同学,而是曾经楼下邻居家的小弟弟,我们搬家后就极少联系了。

“以前我去昊昊弟弟家玩,他的妈妈总是说,‘你别总是捣乱,你看哥哥拼乐高多厉害”、“你看哥哥多懂事”……他很恼火,有时候会生气地把玩具一把夺回去,他妈妈就骂得更凶了。

后来我有几次去找他,他也不爱理我,后来咱们搬家后就彻底断了联系。我就是从这里找到灵感的。”

是啊!孩子的人生经历毕竟有限,在命题作文的框架内,如果执着于“亲身经历”,难免陷入“无米之炊”的困境,怎么办呢?

引导孩子平时多留心身边事,多观察身边人,勤于思考、有意识地收集素材,以备不时之需。

就像儿子曾经亲眼见到邻居家弟弟突然变得暴躁易怒,他心里是有思想活动的,他觉得那是因为阿姨的比较和打压,才让弟弟记恨了自己,而今才能将这个角色的情感和思考放在自己身上,写得活灵活现。

不要闻“虚”色变

虽然老师一再强调写作文要真情实感,但如果孩子将范围框定在“一定要写自己亲身并真实发生的事”,这样势必只能照搬生活,且孩子受生活阅历所限,往往陷入没有素材可用的困境。

西班牙大作家塞万提斯说:“虚构愈切近真实就愈妙,情节愈逼真,愈有可能性,就愈能使读者喜欢。”

这就是说,虚构是被允许的,但不能脱离生活真实。

即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但也要超越生活。

所谓真正的真情实感,是指在写作文时注入自己的情感,把自己带到自己创作的事件场景中去,也就是我们常常提的“在场”,并把自己所感受到的写出来。

因此作文并不是对生活进行简单的客观地复刻,作文中的真实不是生活的真实,而是包含了孩子的主观认识、审美情趣的现实生活的再现。

写在最后

“在场”是目前小学生作文训练的重点方向。

我们应该教会孩子,以一个在场的身份来描述事件,并带出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这样的文章才能更打动人。

我们要教会孩子写作文的方法,们才能提炼出生活的素材,并转化为作文的素材;

我们只有教会孩子怎么让作文有真情实感,孩子们才能把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化为作品中的真情实感。

——感谢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