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需要仪式感

 郭金红770 2020-11-16

——读《充满仪式感的家风》有感

柳河县实验小学     郭金红

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总是给人一种兵荒马乱的错觉。人们生活在这车水马龙的世界里,每天忙着自己所谓的份内之事,却往往忽略了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他们忙着工作,忙着生活,甚至忙着长大。但要知道,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意义,才是不枉此生。

近日,读了教师博览中的一篇文章《充满仪式感的家风》吸引了我的眼球。著名文学家、画家冯骥才,在充满仪式感的家庭中长大。随着我对他了解的加深,我看到了他对于仪式感的重视。而这种仪式感正是来自于冯骥才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家风。母亲希望给儿子留下身体健康的印象,每次见儿子之前都是梳洗打扮,因此冯骥才才能乘兴而来,尽兴而返。逢年过节,冯母也会尽自己的心意为子女祈求平安健康,冯母的良苦用心给冯骥才带来感动的同时,也更加重视生活中的仪式感。每年春节都会置办好年货来给母亲拜年。这一做法不仅让母亲感到了儿子的孝顺,也给晚辈做了很好的表率。

正是冯母充满仪式感的家风教育,不仅让家庭多了一个至真至真至诚,善良感恩的孝子。也让国家多了一个博学多才,德艺双馨的赤子。

良好的家风能成就孩子的一生。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300年来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军事家,政治家有外交才能的陈毅,在<<示儿女》一诗中写道:“应知重理想,更为世界谋。”使他的子女,终身受益。

给家风传承,增加一些仪式感,才能打开我们的心灵之窗,对身边的一切事物怀着感恩之心,尊敬之情。

我从小生活在重视仪式感的家庭氛围里,从小时候开始就眼见着父母认真的过每一个节日。就算后来,外地求学远嫁,每当我过生日时,妈妈依然会打来电话询问,吃什么好吃的了?和谁一起过的……

如今的我,已为人母,女儿也已长大。我也会认真的过每一个节日。像冯骥才那样,把亲情的温暖和百善孝为先的家风传承下去。每当家人过生日,我都会精心设计,哪怕是简单的一个小蛋糕,一支蜡烛,也要有仪式感;每当母亲节、父亲节,都要认真的给爸妈准备礼物;每当女儿放假回来,都要记录我们的点点滴滴,晒朋友圈。

亲情需要仪式感,不是矫情,更不是作秀,而是为爱加温,为幸福加码,是为了让亲情更加丰富,让亲情更加浓厚。

生活中需要这样的仪式感,每一个仪式感需求的背后,都藏着一份对爱的表达,和人人都有被爱的渴望,恰当的美好的仪式感,让生活更有温情与价值。冯骥才的做法不仅可以让家庭氛围更和谐,同时也让生活充满烟火气。反观当今我们生活的地方,年轻人大多出去闯荡,有的能赶回来陪家里的老人孩子过节,有的因为各种原因一年里在家待的时间屈指可数,就更别提仪式感了。就业压力等的增强让外出闯荡的年轻人不得不没日没夜的疯狂加班,他们早已忘记了寻找生活的乐趣,成为了赚钱机器。我相信这并不是他们想要的生活。“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打开眼睛吧,去观察,去发现生活的乐趣。每天写一点随笔,看到不一样的景色就拍一张照片,节日里没办法和家人团聚就打个电话,自己在外面吃顿大餐……就像歌词里说的,生活并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什么才是真正有仪式感的生活?他是不辜负生命,不辜负自己,不辜负每一朵鲜花盛开的那种,岁月静好的日子。并且伴有一种积极乐观的生,生活态度。《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让生活充满仪式感吧!和家人说一句我爱你!跟帮助过你的人说一句谢谢,对路过的人微笑,每个人都会变得更幸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