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今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的时代之问

 胖头陀科技 2020-11-16

编辑:阿由

设计:紫菜

表面上看,“新基建”似乎是多少抢了智慧城市的风头。与后者相比,前者的曝光率更高一些。

不过在逻辑上,作为服务数字经济的新型基础设施,以5G、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与智慧城市显然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关系。

国家在前不久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表态,今年及以后将继续推动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促进经济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基于此,如何以创新思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让我们的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已经成为当今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的时代之问。在日前苏州举行的“懂行大会2020”智慧城市分论坛上,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副总裁杨文池这样表示。


智慧城市的架构跃升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从1950~2050年的100年内,全球城市化率将翻番, 2050年将有68.4%的人口生活在城市,而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经被公认为最佳解决方案。

近几年,智慧城市迎来一波建设热潮。德勤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已经启动或是在建的智慧城市已经超过了1000个,其中我国以500个试点城市位居第一,并且仍在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

毫无疑问,智慧城市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不过在杨文池看来,智慧城市更应该是一个“非常负责的系统工程”,需要千行百业的更多“懂行人”深度参与,共建智慧城市、共创数字中国。

杨文池表示,智慧城市的大架构要从大脑向智能体跃升。通过参与众多智慧城市的建设,华为意识到一个完整的智慧城市,要的不仅是大脑,而是一个有机协同的智能体。

在这种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中,智能体可以感知到城市的任何变化,甚至于河道中的一块垃圾都会被检测到;企业借助智能手段提升生产效率,实现产业的智能升级;公共服务从原先的单一模式走向差异化,从固定的时间地点走向随时随地,每个人都会更有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显然,这种全场景智慧城市不能简单依靠先进技术的堆叠,也不是若干功能的累加,更不可能是只有一个“大脑”。基于此,华为提出了智慧城市智能体架构。

“我们会聚合与链接起云、计算、AI,以及行业应用等数字技术,建设城市的‘眼’、‘ 脑’、‘ 手’等全智能系统。”

这个架构由智能交互、智能连接、智能中枢和智慧应用等四层组成,构成了云、网、边、端协同的一体化智慧系统,融汇全域数据,让城市持续和顺畅运行的同时,智能体也可以自我优化、生生不息。

城市智能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实现城市全场景智慧的解决方案和顶层设计,需要华为与更多智慧城市领域内产业伙伴的共振与协同,从而真正将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映射起来,实现共同繁荣。


苏州工业园区的启示


作为国务院1994年批准的苏州工业园区,连续在2016-2019年被评为国家开发区的第一名,它不仅仅是工业园区,更是高度产城融合的产业园区,但仍面临城市运行感知滞后、人车物缺少管理统筹等方面的新挑战。

本次论坛上,苏州工业园区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顾琦介绍了苏州工业园区智慧城市的相关实践。

按照整体框架,苏州工业园区以数字底座为支撑,分步建设社会治理、政务服务、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等四个领域的智慧应用,最终建设成集感知中心、研判中心、预警中心、决策中心和指挥中心为一体的智慧城市管理中心。

目前的一期项目主要是构建好数字底座,同时建设了IOC数据中心感知网络,并复用原有的摄像头和感知设备,同时在重点地区新增了摄像头,进行社会治理方面的应用,重点解决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和应急指挥等方面的挑战。

通过与华为的紧密合作,一期项目始于去年11月25日,到今年7月12日就正式开始了试运行。顾琦副局长表示,虽然一期项目里的交换数据并不多,但是已经为整体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作用。

在4.5平方公里的试点区域内,工单量上升了28%,其中22%是通过AI物联网感知产生。虽然工单量增加,但是处置结案率却从之前的87%上升到96%,每单的耗时从原来的平均5个小时下降到3.5个小时,效果非常明显。

以金鸡湖的蓝藻治理为例。以往的模式是通过市政集团的无人机巡航+人工检测,基本上每天下午四点做成巡查报告,第二天才能安排船只进行打捞。

现在通过无人机巡航+AI、人工智能及算法的模式,每天上午八点前就可以将蓝藻面积、浓度高低等信息,实时传输到市政集团,由市政集团根据情况安排船只进行打捞,日常作业的效率提升了40%以上。

顾琦副局长表示,在华为以及其生态伙伴等“懂行人”的共同参与下,苏州工业园区的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已经达到了50多个。目前的工作是“固基”,实现示范化应用;二期的“强核”将会持续增强平台能力,构建城市孪生体;三期的“融合”将真正实现智慧应用的百花齐放,实现创新引领和持续高质量发展。


“懂行”跑赢数字时代


截至目前,华为已携手伙伴共同建设了国内200多个智慧城市,其中既有北京、上海、天津、深圳、苏州等大型城市,也包括敦煌、张家港等中小型城市,拥有全面的建设和运营经验。

我们可以看到,由技术赋予的智慧正在进入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城市正在朝着拥有高级智慧的智能体不断进化,而居于其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和每一个组织,都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往大说,智慧城市关乎着城市的治理,产业的转型升级;往小说,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关系密切。究其实质,智慧城市成功的关键在于应用价值的打造。

在今年9月的华为全联接2020上,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郭平提出了5“机”协同,即联接、云、AI、计算,以及行业应用。

通过多种先进技术构建开放的、覆盖云管边端的数字平台,华为携手伙伴不断生长出一个个优秀的场景化行业应用,助力政府实现兴业、惠民、善政的宏伟目标。

目前,华为在智慧城市领域,已经签约35家智慧城市战略合作伙伴,与1100余家解决方案伙伴、5600余家渠道服务合作伙伴,建立了稳定合作的关系,共同服务于国内诸多的城市。

以张家港为例。基于华为数字平台,国泰新点开发了面向政府、市民的统一入口门户;云连智慧则对各个委办局的数据进行画像,输出了100多个图层,实现了各个维度和空间的可视化……

正是在华为与众多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张家港打造了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示范样板,实现了一屏总览、一网通办、一网通管的“三个一”目标。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新技术也在不断驱动着城市数字化转型。凝聚“懂行”共识,共建“懂行”生态,必然是我们携手跑赢数字时代的必然选择。

面向未来,华为愿意与更多的“懂行人”一起,构建高价值的场景化解决方案,带动整个智慧城市上下游生态圈的同屏共振,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创造更大的产业价值。

欲看更多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