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粹艺术名家——王嵩阳

 国粹艺术名家 2020-11-16

王嵩阳(王满堂),汉族,河南商丘市睢阳区人。生于一九六五年。自幼啓蒙于私塾老先生。遍习颜.柳.赵.二王及魏碑诸体!八六年结业于中书协杨再春.任政等老师的函授高研班。历时三十多秋冬,埋头苦修,研读法贴经。睢阳区书协会员。遊历名山名刹!以养其学。遍访名师高朋,以资丰已之不足。时至今日仍临读不辍。求学古人之万一!

书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还往往以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

鲁迅说“音美以感耳”,书是无声的音乐,是恰如其份的。它通过快慢、强弱、急缓、断续的速度起伏、高低的旋律,给人以音乐般美的享受。“形美以感目”,它通过高超的技法、技巧,特殊的材料工具(文字和笔墨纸),以各种富有变化的手法,写出有血有肉有筋有骨的外形,给人以眼目的享受。“意美以感心”,意是书者心灵的表现,是一个人才华、修为的外化。人品即书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人品,修为高的人,书品也就不凡,意境也就深远而味美。所以人称书法是无色的绘画,给人以心灵的愉悦。这三者就构成了中国书法的完整艺术,缺其一就会成为憾事。

王嵩阳用笔洒脱流利 ,极其雅逸 ,随意中书写,而神韵自得 用笔秀劲飘洒,灵动宜人

王嵩阳深得汉隶古代名家碑帖真意,用笔写意,结体布局,均求涉笔成雅。他曾说过,写字每笔、每画,哪怕是一点都是用心之作,一丝一毫马虎不得。如果有个标准,就是每笔每画不可逾规3毫米,否则就是败笔。逾规,就是不符合他的艺术追求和审美要求。难得,有人说,王老师的字,每笔每画都是精品之作,每个字、每幅字,看着都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王嵩阳在用笔上有藏有露,侧笔取势。遒媚劲健,自然精妙。结体上变化多姿,匠心独运。章法上则疏密斜正,大小参差,敛放揖让,承接呼应,均极为奇谲

老师的字,是成年累月的象征,一笔笔铿锵有力。

王老师常以书者自居,艺术之气四溢,谦虚、和气、静心之气度侧漏。在如今浮躁之风盛行,暴戾之气嚣张的时代,难得王先生守得住三尺书案,坐得住冰冷板凳,和文房四宝为伍,与鸿儒白丁为友,笃学不倦,孜孜以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