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周一器——明 朱瞻基 《寿星图》(典型标准器资料库必备欢迎分享、关注)

 catwang王 2020-11-16


名称:朱瞻基御笔《寿星图》卷

年代:明代

尺幅:29.3厘米35.6厘米

材质:绢本,设色

作者:朱瞻基

收藏地:1997年湖南湘阴民间收购而得

馆藏地:故宫博物院

此幅《寿星图》卷,画心右上角楷书属款:“御笔戏写寿星图,赐少保太子少傅兼户部尚书夏原吉。”上钤“广运之宝”、下铃九叠“御府”图书”方印(《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著录无此两印,可补缺空白),画心前有受赐者夏原吉的题跋,但字迹已模糊不清。

图中绘一寿星立于山脚溪流旁,身矮头长,额头高耸,须发尽白,着宽衣大袍,双手握于胸前似沉思状,仙风道骨。寿星神态生动,特点鲜明,其衣纹用笔刚柔相济,用笔潇洒,浓墨、淡墨相间,线条粗犷洗练,山石描写粗犷有力,继承了文人写意画的传统,绘画造诣极深。为明宣宗朱瞻基绘制之精品佳作。并赐予太子少傅兼户部尚书夏原吉。

作者介绍


朱瞻基(13991435年),即明代宣德皇帝。自号长春真人,明仁宗长子,在位十年(14261435年),庙号宣宗,谥号章皇帝。朱瞻基是明朝较有作为的一位帝王,性格活跃,雅好艺术,修养深厚,雅尚翰墨,尽极精妙。书法出自华亭沈氏兄弟(沈度、沈粲),而能够于圆熟之外以遒劲出之。尤工绘画,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等无不臻妙。点染写生遂与宣和(赵佶)争胜。常将自己的画作赏赐给重臣,并于其上书年月及受赐者姓名。在位期间着力经营画院,成绩斐然。

在我国古代赏赐多指皇帝御赐、恩典给大臣的礼物(御用品)。《周礼·春官·小宗伯》:“掌衣服、车旗、宫室之赏赐。”郑玄注:“王以赏赐有功者。”《史记·孝文本纪》:“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育群生。”宋高承《事物纪原·治理政体·赏赐》:“车服以庸,自唐()()即然,商功懋懋赏,周有车马器服之等,此赏赐之始也。”

宣德四年(1429),“夏原吉生辰,又亲绘《寿星图》、《秋香》、《梅竹》二图赐之,以喻公之晚节。”《明史·夏原吉列传》载:“帝雅善绘事,尝亲画《寿星图》以赐。其他图画、服食、器用、银币、玩好之赐,无虚日。”传世《武侯高卧图卷》、《苦瓜鼠图卷》,现存故宫博物院;《五猫图卷》、《子母猿图卷》藏域外。创铸“宣德炉”登峰造极,“宣德青花瓷”驰名中外。

受赐者:


夏原吉(13661430年),字维喆,原籍江西德兴,生长于湖南湘阴。明代名臣、文学家。洪武年间,夏原吉应湖广乡试,入太学,后选授户部主事。建文年间,升户部侍郎,充采访使,巡福建。成祖时转左侍郎,升尚书。永乐二十年(1422年)冬,因劝阻成祖远征漠北,先被贬职为开平粮储,后被拘囚,家产被没收。仁宗即位,夏原吉复任户部尚书。宣宗即位后进太子少保兼太子少傅,入内阁参与机务,成为朝廷台阁重臣。夏原吉是明前期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是永乐时期南征北讨、迁都、远航诸项政务的主要财政负责人,在任时为政识大体,有才干,政绩显赫,死后赐谥“忠靖”,赠太师。著有《夏忠靖集》六卷,诗文平实雅淡,不事华靡。

关于寿星题材在中国绘画及日本绘画里的传承和表现形式之探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