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爽,重仓的逻辑终于理顺了! 又到天桥底下说书时间。 本周满仓比例44.82%,上升0.23%; 仓位...

 墨子语 2020-11-16

又到天桥底下说书时间。

本周满仓比例44.82%,上升0.23%;

仓位指数78.68%,下降1.05%;

股票型基金仓位指数87.47%,下降0.10%;

混合型基金仓位指数84.46%,下降0.33%。

……

以下内容略烧脑,但问题是一个个解决的,需要耐心才能理顺。

周五的夜报,提了一下去杠杆的事情,思考再三还是认为有必要好好的复一下盘,以应对更好的出发。

先简单理解杠杆的本质。

杠杆其实就是负债,负债高了肯定担心债务危机。大家可以看到不断的有些个别企业出现债务违约的现象,因为有些层面涉及的范围相对少。但一旦有超级大平台爆雷,则有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进而引起债务危机。

债务的本质是什么?

其实就是透支未来的信用。典型的就如房贷,买过房的人绝大多数是贷款20年、30年,然后你就开始成为房奴。你未来,每个月的收入都必须分配一部分还房贷。

透支未来,就是可以让当前经济发展,出现繁荣,甚至是泡沫。但是,未来怎么办?

所以,必须有节制的去控制债务规模。

因为经济有周期,有时候放水,债务放大,即杠杆率放大了,为了更好的发展,在经济复苏之后,就需要适当的降下杠杆,为的是未来更有序的发展。

有了基本的认知之后,咱们来复盘近几年去杠杆之后,股市的表现。

第一次提出去杠杆是2015年疯牛的时候,老股民应该知道当时股市的疯狂,就是各种配资进场后,监管层发现不对,要调整一下节奏,但发现晚了。2015年6月12日之后就是股灾。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上面连续四年提出去杠杆,从2015年至2018年。面对这四年,去杠杆的基调,股市行情表现是怎么样的,咱们还是贴一图,仔细讲解那四年的节奏。

上图中原K线是沪深300指数,紫色线是创业板指数。

大树将行情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当时是疯牛之后的股灾1.0,2.0,3.0,这就是疯狂泡沫后的三步走,之后见底开始走出反弹行情。

第二阶段: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左右,大盘基本上是走得普涨反弹。这是一波股灾式超跌后的中期反弹行情。

第三阶段:2016年下半年至2018年1月份,行情极度分化。当时市场盛传的一句话是,漂亮50和要你命3000,二八行情的分化,你涨你的,我跌我的。大家可以看到上图,沪深300跟创业板指数一个向上走,一个向下走。

第四阶段:2018年1月开始,去杠杆进去升级时刻,再叠加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行情一路单边下跌,进入极痛苦的时刻。

简单来讲,去杠杆的四年里,节奏如下:

因为超跌,而有普涨反弹行情。之后则是结构性分化,最后资金面再度收紧再叠加外围环境影响,单边下跌行情。

回到当前这个牛市周期。

2019年1月4日彻底见底后,股市至今走牛。有普涨行情,也有结构化上涨行情。但不可否认,现在除了银行,地产,基建这三个大方向,其它方向的估值并不算便宜。甚至,前面医疗,科技,消费等方向,都被拱出泡沫化。行情也是极度分化的。

七月份之后,行情进入调整,指数维持在3100-3400点的震荡区间,依然演绎的是结构化行情。前期的科技,医疗调整明显,而消费继续上涨,结构化行情之下,随着资金面收紧,经济复苏,顺周期方向的化工,有色等板块走得相对不错。

相比而言,在这一个经济周期,如果不是疫情的影响,咱们2019年至2020年也是一个经济自然复苏的过程。但因为疫情的影响,2020年上半年不得不“特殊性放水”一波,水一旦放下来,它就会流到各种资产中去,这其中大家比较清楚的就是股市,楼市。

股市,在第二季度应该是疯涨过一波。之后,随着“特殊性放水”退出,大A股走的是结构性行情。但市场中,优质的个股估值被不断拱出新高,甚至是已经有泡沫化了。

而咱们当前的情况是什么?

楼市,核心城市的房子是有在涨,学位房涨得比较明显。三四线地价则是逐步见底,企稳。

对股市而言,普涨之后,现在则是结构化的行情,则跟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底这一段是类似的,行情是二八分化或者是三七分化。

股市要上涨,无非就是两个驱动因素。

其一:货币驱动,提升整体估值。这就是我常讲的,放水了,钱多了,钱贬值了,资产升值了。例如,以前估值20倍的货,现在钱多了,估值可以到40倍。

其二:业绩持续向好,股价提升。我常讲的,业绩是驱动股价长期上涨的唯一动力。

而当前,政策释放的信号已经非常明显。

不大水漫灌!

所以,全面牛市,持续性普涨的概率非常低。

近期有声音发出,要逐步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说白了,就是要把前期放过多的水,逐步收回去,这对于股市来说显然是不好的消息。

没有钱,那就只剩下另一条路,业绩来改善。

经济复苏——顺周期方向的个股业绩改善明显——驱动股价上涨。

这就是近期顺周期方向为什么表现会比较好的大逻辑。

如果接下来还会进一步提升去杠杆的声音,那有可能结构性行情分化会更加严重。

大树个人判断,现在其实已经在逐步退出货币宽松政策。不大水漫灌,现在强调的精准的向实体经济放水,而对其它方向是相对收紧。同时,考虑到,当前大环境定调的是借助资本市场来解决企业融资问题,这其实是降杠杆的方式。我们逆向思考一下,如果收得很紧,出现2018年那样单边下跌的情况,市场是不可能发得出IPO的。没有人气的市场谁给你融资。

所以,要去杠杆,要货币收紧,肯定不会是一刀切。但因为放水已经不在,结构化行情是必然趋势。

从当前的节奏看,大树制定的策略还是继续重仓化工方向,这是经济复苏直接受益的方向,继续跟踪观察,基于现在的情况会继续持有到明年春耕行情再说。策略上是否有调整,大树会重点关注月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信号。

大格局理清,布局方向落地,逻辑整理完毕。大家对应自己的情况,思考去吧。

今晚就到这,剩下的时间交给留言区,拒绝白瞟,大家记得点“在看”,攒人气。

一切还是辣么Perfec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