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92:是否该重拾渐被遗忘的传统铭品

 第一香笔记 2020-11-16

跨出国门社会向多元化发展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中国的国土上把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承弃之不,这肯定是不对的。我们是炎黄子孙黄皮肤黑头发流着相同的血,却硬生生地要伪装成欧美人,甚至崇尚他们的生活习惯,这就是严重的外来文化入侵,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是否缺少了民族自尊感?我们从着装上来分析,中国人黑头发,直发垂丝三千缕,窈窕身姿照古今,汉服唐装宋饰明风,集千百年来的智慧,引领世界潮流很长很长。如今的卷发彩发横行大街,穿戴装穷的“破衣烂衫”这真的很好么?有人说这是为了张扬个性,当这样的服饰成为时代的潮流时这是否显得过了呢!

建筑风格放眼过去一片欧式,人家的大花园大厨卫没有采用,尽搞些外在且不着边际的形象上,这真的很好么!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学来欧美风,却没有提升生活品质,这又算什么?搞个悬梁大厅给开家庭舞会做准备的?涉及到人生两大是否提高幸福品质生活的关键处没有去突破,那就是宽敞的厨房与卫生间,这是占据人们每天生活的三分之一的时间宝地,竟然不被重视,搞那么超级大的客厅又有什么用?这岂不是真正需要应用的没有应用上?像这样的流于形式最终谁得益?

自尊、自重、自爱,来自于自信,礼仪、礼貌、礼让来自于礼节的传承,当缺少自信,淡化传承的重要性时,那么我们还能拥有什么?当一切都是搬来照抄时,我们又怎么能屹立于世界之巅?要有自己的特色,遵从祖辈的传承,可以优化,但不可以丢弃。

曾几何时,洋兰以花大色艳的特点进入中国市场,其影响力最大的要数蝴蝶兰与大花蕙兰,像卡特兰与跳舞兰等石斛类,亦是快速地进军中国市场。感觉已经是占据中国兰花消费市场的半壁江山,并且还在呈扩大趋势。邻国的日本亦不例外,大和民族古往今来受大中国文化影响颇深,至今都保持着三千多个汉字在流通,老一辈子对中国文化情结特别深厚,然,在近三四十年,在走向西化去中国化的大背景下,其对兰花的欣赏亦在发生转变,热衷于洋兰的花大色艳,而天下第一香集幽雅的花守与淡雅的花色的中国兰正在被冷落,这是时代发展的悲哀还是崇洋媚外的结果?

然而就在不久竟然有人在高呼要废除中国兰花的欣赏体系与文化传承,你可知道,洋兰花虽大,色虽艳,但却无中国兰花沁人心脾的幽香,这是国兰的魂,天下第一香、祖香、国香这不是你想要改变就可以改变的,兰花的品香与赏型色,自成体系且根深蒂固,这是任何人都动摇不了的,兰文化与瓣型学说的博大精深岂是蚍蜉能撼树的。

在不断西化摒弃民族传承之下,国人逐渐迷失自我,这是十分危险的信号!这得从九十年代废除中医说起,然后还有人提议要把春节给废除掉。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这是传承几千年的瑰宝,连老祖宗都可以不要了,这还了得,就差换成别人的头发与肤色,甚至于血液,科技再发达再先进,我们的根依然在中华民族,这是国民立足世界之根本。当我们最宝贵的文化精粹被毁灭,才是真正的无根之人,无魂之躯。

当你把神圣的幽香放到一边,把中国兰花的优美之处给屏蔽掉,再去想一想花大色艳的洋兰你或许会明白一切。中国兰花无与伦比的强大之处就是她的香型色与文化的沉淀,瓣型学说在文化底蕴的衬托下,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实,竟然有人为了多卖出自己的草就连祖宗十八代都不要了,胡说八道且信口雌黄!你永远改变不了中国兰花的基因特质,你就永远跳不出中国兰花文化与瓣型学说的框架,因为古往今来这是先辈兰花爱培者为中国兰花量身打造的一套欣赏体系,不管是中国兰花的哪个品种或不同的瓣型与不同的香、色及叶艺都在瓣型学说的囊括之中。这犹如你改变不了流的是中国人的血,遗传中国人的基因一样,根深蒂固且不可更改。

瓣型学说就是兰花赏培的体系,这不是哪一朝或某一代人完成的,这是集祖祖辈辈先贤们的智慧结晶而成,今天的我们不能去否定她!兰文化更是源远流长,这是指导兰花发展的根本,当废除文化元素那就是无根之萍,无根之水,只能昙花一现,便会消失掉,又哪里能够长久下去。商品仅仅是商品,它的生命力是非常短暂的,一时风起很快就会归于静止状态,当无限地放大兰花的商品属性时,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例如,把站不住脚的说成是稀世之宝,把不入格的描绘成未来会经久不衰,这毫无质疑地将会洗劫别人的财富,会害很多人。

废除瓣型学说与兰文化传承的人,他们的目的只为了一时的销售把新人往沟里带,以实现骗人钱财的目的。如若他把自己手中收藏的兰花不分梅、荷、水仙、素、蝶、奇与色花或叶艺等级,就当作普遍草售出那就不会产生价格高低上的出入,故大众一定不能信他,用当今流行的口头禅来说我信你个鬼!!!

对于新人来说想要深入了解兰花,想要在鉴别鉴赏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在今后能够实现以兰养兰,这里没有捷径可以走,唯有认认真真地成系统地去学习,自然就绕不开从各个兰种中的传统铭品上去学习识别梅、荷、水仙、素、蝶、奇与色花或叶艺等。

鉴于此,重拾传统铭品重不重要?无比重要,且还是无可取代的。等待打好基础再去接触新的未知的出现,这样走的道才正。中国兰花的传统铭品自然也会重新受到重视,一时走歪了道,必然会在后面的教训中重新回头,这就是市场规律之一。

PS:我设想把春兰传统与新老种渐渐被人遗忘的部分,重新来梳理一下以帮助真正想要了解学习的新人。告诫:追奇猎新那是适合发烧级或以此为生的人的,新人莫入!不要把新人带入沟里,这也是对兰花传承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为此,我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坚守,哪怕是能够影响到一点点,那也是不忘初心。20201116日万云坤于国香居

说明:本文配图是春兰“定缘梅”借春开的花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