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璧美文】说说俺家电视机的发展史

 灵璧家园 2020-11-16


说说我家电视机的发展史!

 文/浍沟草根


    前些天和妻逛公园的时候看到这个大风车,一时童心大发,“大风车吱呀吱溜地转这里的风景呀真好看”小曲走起,妻问:你小时候也看大风车吗?额,我何止是看啊,我年轻那会,简直是个电视迷。于是乎想起了小时候在家看电视所经历过的种种景象,更想起了从家里开始有第一台电视机以来一直到现在经历过更新换代的几台电视机。于是今天想回顾一下这几台电视机的历史。也见证一下从八十年代贫瘠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到如今的物质极大丰富、富足的小康社会。从生活中的一个点滴印证祖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没有经历过父辈那代人常感叹六零七零年代饿死过人的岁月,我的生活和记忆从八十年代开始,八零后,一直被炒作垮掉的一代,但我不这么认为。在我印象中,八十年代的老家农村生活,虽说不会有饿死人的事情发生,但是物质也是极度匮乏的,一年到头,也只有过年的时候能吃上肉,水果什么的平时根本别想,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的事情正常不过。我们这代人,虽没有受过父辈那个年代上山下乡的罪,但苦头是绝对都吃过的!而在那个年代,家里能有一台电视机,那绝对是品味的体现,土豪身份的象征。而我家,当年,哎,咳咳,实在不好意思,说起来俺又要炫富了,当年父亲经营全村唯一一家三甲医院,还在镇医院上班,家里经济情况在全村首屈一指,如今退休赋闲在家,仍旧享受国务院每年一百八十元的乡村医生津贴。当年的俺,方圆十米绝逼富二代,身上常有一角两角的巨额零花钱,令小伙伴等都是羡慕不已。所以,即便是在八十年代那个穷苦的岁月,俺家除了手电筒这类居家旅行必备豪华家用电器之外,还有了当年村中第一台彰显身份的奢侈品---电视机。如果不是这样的家庭背景,如果不是当年咱家富甲一村的经济实力,俺今天就没有下面这些回顾俺家电视机历史的题材了。


  说起俺家第一台电视机,我实在记不清它是哪年进的我家,貌似从我有记忆开始,它就已经在我家存在了,对它的记忆有:孔雀牌,十四寸黑白电视机,外壳是橙色的,靓丽的很,经常到了晚上,东西两院的邻居都会来我家看电视,热闹异常,当年的俺,也是觉得无比自豪,经常走在乡村道路上,被人指点为家里有电视机的人。但是那个时候的电视机,确实相当不给力,仅能收到一两个电视台,中央台,灵璧台,就相当不错了,电视节目里也都是雪花,能看到人像,能听到人声,就可以凑合看了,常常看着看着没信号了,图像模糊了,全是吱啦吱啦的噪音,于是对着电视机外壳,左拍拍右拍拍,再不就是把电视机背后的那个自带天线往前调一下往后掰一下,反正它不会安安稳稳正常运转几十分钟让你看完一集电视剧,当年我们经常说,这不是看电视,这是在听电视。虽说这电视看点如此之低,但是我和父辈们仍旧是乐此不彼,这可是贫瘠的年代除了一日三餐之外唯一的精神生活了。这台电视机没有给我留下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的电视节目,也许那个时候还小,都不记得了,唯一有点模糊印象的是,当时红楼梦应该热播了吧,但是我对红楼梦这电视剧实在是不感冒,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能稍微唤醒一丝回忆,除此之外,什么都不记得了。这台电视机在八十年代末期,从我家退役,但是它没有去别的地方,我清楚的记得,这台电视从我家离开到了我二叔家里,至于是“卖给”还是“送给”我不清楚,父辈们的事情了,我只知道这台十四寸黑白电视机一直在我二叔家继续发挥着它的光和热。让我二叔也成为全村首批拥有电视机的家庭,记得这台电视机后来在我二叔家还被我二婶给装潢过。印象中,有那么一段时间,集镇上热卖一种透明的彩色塑料纸,买回家往电视机屏幕上一贴,这黑白电视机秒变彩色电视机,瞬间高大上。因为后来到了九十年代之后,随着黑白电视机逐渐普及,一个普通的电视机已经无法彰显身份,而拥有一台彩色电视机,那才是牛逼的事情。如今流行“城会玩”,但想想当年,俺们乡下人就已经很会玩了。我不清楚这台电视机在我二叔家服役了多少年,也不知道它最终去了哪里,只记得,这台电视机去了我二叔家之后,我家随之升级换代了一台全新的电视机。

   我家的第二台电视机,一台金牛牌十七寸黑白电视机,这台电视机应该是九零年左右进入我家,那个时候,村里的电视机已经开始逐渐多了起来,但是普遍是十寸的,十四寸的小号的居多,而我家这台十七寸超大屏幕黑白电视机,引领村中潮流,走在村里时尚最前沿。九零年后我开始上小学,对于这台电视机的记忆已经是完整清晰的了,那个年龄正是热捧各种动画片,大风车,及神剧西游记的年代。圣斗士星矢,金刚葫芦娃,记忆犹新,而特别对于当年风靡神州大地老少皆宜的神剧西游记,更是百看不厌、欲罢不能,对那孙猴子更是崇拜的五体投地,无法自拔。一到周末假日便和左邻右舍几个小伙伴拿着个木棍到处上蹿下跳装猴子,白天在学校上课,一有空就探讨看孙猴子的感悟,那时候那泼猴在我们的心目中的形象是完美无敌的,决不允许有半个污点存在,比如看到那泼猴被如来压在五指山下,我们便和小伙伴们探讨,这样替泼猴辩解:如来佛祖那老头耍赖,他把五个手指竖了起来,挡住了猴子,所以才没飞出去。也记得二郎神大战悟空,各自上演七十二变斗法,结局旗鼓相当,猴子没讨到便宜,我们小伙伴经过各种深刻的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虽然二郎神有七十三变比猴子七十二变多了一类变化,但是二郎神没有猴子变化的快。(⊙o⊙)…等等不已。现在回想,咋那个年龄开始就那么会意淫了呢。除此之外,什么神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应该也都是那个年代的热播电视剧,而能看到这么多电视节目的主要原因,倒不是因为电视机的尺寸大了,功能牛了,应该全归功于配套设施的升级,那段时间,电视机室外天线开始流行起来,各种十字型米字型X战警型电视机室外天线接收器开始热卖,买回家绑在一根长长的树木上,立于室外,这样接收电视节目的数量和电视画面质量确实有了质的提高。但是这个室外天线不能用铁丝固定死在室外,必须留有活动余地,至于为什么?原因是这样的。经常某个电视台画面不清晰了,我们就去外面转一转天线,调节一下方向,电视画面的清晰度就会改变,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你要看中央台,这电视节目信号是从北京发射来的,于是天线对着北边画面就会最清晰,要看安徽台,那电视节目信号是从合肥发来的,那么天线就要指着南边电视画面效果最好,结果是,在我家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我和我姐在家看电视,中央台电视节目看完了,换一个台,画面不清晰了,于是我姐在室内看着电视机,命令我去室外转天线,不能转太快,要慢慢的调节方向,边调节边大声的喊:可清楚了吗?说:没有。然后继续接着转动,直到听到我姐在屋里喊,好好好,好了。于是此电视台节目画面清晰度达到最完美状态,我们就可以继续愉快的看电视了。后来随着时代进步,这种电视室外天线出现一种可以遥控的,那之后就不会再出现两人分工,一个去外面转天线,一个在屋内观察电视机画面的状态了。于是乎,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除了炫耀自己家的电视机屏幕足够大,又多了一个炫耀资本,谁家的室外天线架的高,谁家的天线造型复杂,谁家才更牛逼。于是,你家天线架五米高,咱家就架八米高,你家架八米,我家就整十米。还特意把室外天线周边的树木都砍伐掉,说是那树叶树枝挡住了天线接收信号,其实我觉得,应该是担心挡住别人看到室外牛逼天线的艳羡的眼光。俗话说:树大招风。这天线架高了同样也招风啊。记得某年某日,一个寒冷的冬夜,西北风呼呼的刮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起来,走到门口,跟如今每日早晨起来习惯看微信朋友圈各种早安励志准备一天战斗等等之类的文章似得。正想看看我家牛逼的室外电视天线,准备给自己新的一天增加一些追求人生理想的信心呢,谁知,室外天线居然不见了,不见了,不见了。于是俺大呼小叫的,俺家电视天线没有了。原来,一夜西北大风,把这个全进口铝合金制X战警型天线给吹得七零八落,于是我们全家总动员在家前屋后展开地毯式搜索X战警天线残骸,最终找齐了大部分飘落的支架和黑匣子,用胶带及铁丝尽可能的把天线还原,重新竖立了起来。但是自那之后,电视节目画面大打折扣。也许大家会有疑问,还是小学生,经常这么看电视,父母怎么会不管?这个自然,相信每个人都有小时候偷看电视的故事,俺小时候也不例外,因为看电视,也曾被揍过,记得有一回,下午放完学回家就在家里看电视,正好是六点多看中央台动画片的时间,老妈做好饭喊我和我姐吃饭,而我跟我姐电视正看得起劲,光嘴上答应着,两腿可没离开电视旁边半步,老妈是左喊一遍不见人,右喊一遍不见人,最后气不打一处来,拎着个烧火棍气冲冲的来到我们看电视的房间,把我跟我姐吓坏了,用力顶着房门不让老妈进来,毕竟那个时候年龄还小,力量有限,最后挨一顿狠K是肯定的了。就这样,这台电视机带给了我的童年无穷无尽的乐趣。并最终与九三年在我退役,为何这个时间我能记得如此清楚?因为那一年我小叔结婚,在之前,小叔和我小婶“过解”(用现在城里的说法就是定亲),把我家的这台电视机擦拭一新,打扮的跟新出厂似得,然后送到了当时未过门的小婶家里,并在我小婶娘家里伪装了半年左右的全新电视机之后,伴随着我小婶共同嫁回到了我小叔家里。小婶婚后知道了这个事情,不知道有没有跟小叔闹过,反正我是记得有一次,小婶问过我:俺家的电视可是你家以前看过的旧的?我只是笑而不语!嘿嘿,各位可别说俺老爸苛刻,怎么退役的电视机全去了兄弟家里?要知道,俺家老父可是一家之主,兄弟四个,咱老爷子是老大,当年也属俺家条件最好,下面几个叔叔家的大小事情都是咱老爸操办,下面的兄弟咱老爸可没少照顾,当年几个叔叔对于这些事情应该是带有感谢的。这台金牛牌十七寸黑白电视机离开我家后,我家拥有电视机的历史暂时空白了一段时间,家里没有电视机的时光大概持续了一年左右。为此我还清楚的记得一件事,有一天,放学前,刘海波老师布置完作业后,在讲台上郑重的训导:放学回家之后抓紧时间先把作业完成,别一回家就知道看电视。然后俺又开始自豪的说了:老师,俺家没有电视机!然后同学们对我是不屑一顾,这话说的也太假了。连刘老师也是瞪大了眼珠子说:你家没有电视机?你家没有两台电视还差不多。那语气俨然是我告诉他“人民大会堂里坐着都是人民”似得,一个赤裸裸的谎言,哎╮(╯▽╰)╭,我真的是冤枉啊,那段时间我家是确确实实没有电视机。但是一时的没有,不代表永远没有,下一个超级牛逼电视机,正在酝酿中,俗称憋大招呢!



   我家的第三台电视机,在上一台电视机离开我家一年左右之后,这台日本原装进口,夏普二十一英寸超大屏幕彩色电视机进入了我家。老实说,这台电视机是二手的,是父亲从县城一个朋友,据说是某个大官家里买来的。至于多大的官?当时俺不是太清楚,,但现在我想想,至少也得是个给县长开车的吧,因为俺听说,在咱大灵璧,给县长开车可是个牛逼的不得了的头衔,在灵璧大街上喊,我家远房表姐三叔的邻居是给县长开车的,威力绝对等同于“我爸是李刚”!虽说这是台二手电视,但是价值却是不菲,我清楚的记得父亲说起过:二千大洋整。要知道,在农村九十年代中期,农民没有外出务工一说,全年的收入就指望着家里的一亩三分田地,即使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除去缴纳的粮食,农业税,杂项款等各种吃拿卡要,剩下的能够吃饱穿暖,给小孩子一年几十块钱学费,就相当不错了。我记得我家在九三年翻盖老屋的时候,四间主屋,三间南房,加一个大院子,十几个工人,为期两个月左右的工期,最后吃饭结账的时候我也在桌上,一共才付了一千三百多块钱的工钱。可以想象,当时二千块钱在那个年代的农村是个什么概念。所以俺家的这台电视机,依旧是村中标杆。也就在那之后,我不懂什么是“骚泥”,什么是“盆内扫内科”但我知道有一个牛逼的日本家电品牌叫“sharp”。如果说上一台电视承载的是我童年的回忆的话,这台电视大概就是我全部少年的回忆了。伴随着我小学毕业,初中毕业,直到后来离开家去县城读高中,这台电视在我家服役了十年之余。对这台电视机的印象是:画面清晰了,色彩鲜艳了,电视台节目多了。而且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冬天的晚上窝在床上看电视,要换台的时候,不用再瑟瑟发抖极不情愿的下床砰砰砰的去拧那个换台的旋钮了。过去的老电视,切换电台节目的时候都是旋钮式,人工啪啪啪的去拧,这台电视不用这么费事了,但是,它并不是遥控的,在电视机最右侧边上,有八个电台按钮,看哪个台,直接轻轻按下去就可以切换了。虽然它不带遥控功能,但是在床头备一根长一点的竹竿,晚上躺在床上换台的时候,拿起竹竿对着电视机右侧频道按钮一戳就OK了,牛逼的很哈!依稀的记得,这台电视机带给我印象深刻的热播电视剧大抵是: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郑少秋版戏说乾隆,记得当年的白娘子那是真个漂亮哈,还有乾隆,天天拿着一把折扇带着宝柱贾六四处乱窜,帅的一比啊,童年时候的梦想就是拥有一个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耍起来多有劲,后来上了初中看戏说乾隆,梦想就是有有一把乾隆那样的折扇,夏天的时候,走在村头,看到路人经过,用力一甩,再扇上两扇,多有派头,儒雅高贵的气质立现。只是可惜,这些梦想直到现在也没实现,虽说现在一把折扇俺也能买的起,但是当年俺美貌与智慧并重的气质早已荡然无存!对于这台电视机最终的节目记忆应该就是九八、九九年左右热播的还珠俩格格了,不过那角色夸张的很,实在讨厌,对其无爱。而那时候差不多初中已经毕业,离开家里去县城读高中,年龄上接近成年,兴趣爱好发生转移,对于电视的热爱和痴迷锐减,不再那么热衷的看电视了。印象当中,这台电视机应该在我家服役到零三年左右,大概十年时间,从九九年离开家里去县城上学,从那之后,除去寒暑假,在家生活的时间都很短暂,对于家里的发生的事情就不是太了解了。直到我后来上了大学,进入二千年后,这台当年风光无比日本全进口彩色电视机已经褪去了它昔日的风采,光芒不再,当时年轻人结婚配备流行的基本都是各种二十五,二十九寸带遥控功能的彩色电视机了。到了这个年代,电视机早已不是普通人家的奢侈品,也不再是值得炫耀的资本了!

     我家的第四台电视机,这台电视机是在上一台完全老化成为二手家电小贩的战利品被处理之后进入我家,时间大概在零三年左右,长虹牌二十一还是二十五英寸的?原谅我对它的漠视,虽然它是我家至今为止功能最强大的电视机,虽然它是在我家服役至今时间最久的电视机,虽然它现在拥有有线电视等高清功能,但是我对它却没有任何印象和感情,直到现在只要到过年回家,虽然我还是会去看它两眼,但是我仍然不能准确把握它的年龄和屏幕尺寸。它来到我家之后我已经上大学,对于它我没有任何记忆,如果说述说前面那几台电视机都是带给我的是快乐的回忆,那么在聊这台电视机的时候我却有着些许伤感和沉重的心情,它见证着家庭的变迁,见证着父亲工作的变故,见证了家庭的没落,也见证了亲人的离去!但是我要对这台电视机说声谢谢,现在我和我姐都各自成家立业,生活在千里之外的他乡,父亲日渐年迈,而这台电视机,是父亲在家三餐之余的唯一精神生活。感谢它在我们这些他乡拼搏的游子不能在亲人面前尽孝的时候替我们陪伴老人,恪守孝道!谢谢!除此之外,我对这台电视机再无半点话题可唠!


    今天,我已经在他乡这座城市拥有了妻子家庭,扎下了根,在我们家中的客厅里,悬挂着一台四十二寸的平板电视机,买这台电视机的时候,听那销售介绍各种牛逼的功能,可以接wifi,可以上网,可以点播电视剧电影等等,我都感慨,原来现在的电视都发展成这样了,这不俨然就是一个大平板电脑么,感觉都快跟不上时代了。但是纵使它集所有功能于一体,还专门为其打造一个所谓电视背景墙,但是除了偶尔看看球赛,也很少再有期待看电视或是追某个电视剧的心情了,或许这些本不就是该一个人到中年该做的事情!

    如今,农村的生活也是逐渐提高,别说电视机这种稀松平常的电器,电脑,网络,也早已经通到了乡下,甚至像汽车之类的大件,也不再是什么稀罕物,家家户户也都能买的起,用得起。过去的时候,我偶尔也会发发牢骚,说说抱怨社会之类的话语,但是现在想想,那是多么不成熟的体现。如今这个社会,即便是有很多不公很多不平,但是纵向比较,进步的实在太多太多,用日新月异形容也不为过,一个人,只要你努力,勤奋,踏实,向上,社会总会给你应有的回报!少一点戾气,多一份正能量,生活终归会越来越好!我们都应该庆幸我们生活在这个和谐昌盛的国家和这个最美好的时代!

(本文作者为灵璧浍沟镇拖尾河河畔人氏,本名张振亚,目前在苏州工作并定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