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璧散文】爸和牛

 灵璧家园 2020-11-16

爸和牛

文/云中漫步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由于社会进步,好多年没看到牛耕地了。小时候没有现代化的农耕机械,拉庄稼、打场、耕地等等都是靠牛。所以那时候牛就是农家的"顶梁柱"。

      依稀记得我家是村里最晚养牛的一家。 没牛时,得等别人家的地耕种好了,才能把牛借给我们家用,所以我们家的地总是比别人家要耕种晚多了,以至于爸爸发誓一定要买回一头属于自己的牛来。


      一天的中午 爸就从外面兴冲冲地牵来一头小母牛,一身金黄色的毛,光滑油亮,活像一匹柔软的黄缎子;样子温顺可爱。第一次家里有牛,非常的好奇,急忙跑过去抱住牛头,轻轻地抚摸它软软的毛发,它一动不动的任我怎么抚摸,那老实巴交的样子让我一下子喜欢上了它。爸一边把牛拴在门口的树上,一边对妈说:“”这头小牛犊已经怀孕了,要是能生下个母的一定能卖个好价钱;你看这毛色多纯呀,腿粗又长……”吃过中午饭,爸就在房西侧面靠墙搭建一个牛棚、支牛槽、弄水缸、编淘草篮子等等,一直忙到傍晚。第二天,就上街买有关牛用的家什。刚从街上回来,爸就到牛跟前边喊妈帮忙,边从袋子里拿一个铜环出来。在妈的帮忙下,爸把环往牛鼻子里穿过去,我不忍心看,转过头只听“哞哞”的叫了几声。等牛不叫了,我才转过头来,看见爸把昨天搓好的绳拴在牛鼻子两边的环上系紧,再把那两头绳系在牛两个角上系紧。我好奇的问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难道牛不痛吗?爸说:“牛的力气太大,鼻子上要是不穿上环,它发脾气了是很难制止住的。”


       自从牛来我家以后,爸的心都放在它身上,每天细心的喂它。晚上怕蚊子咬,爸就用干草引火,再撒上潮湿一点的草混在一起燃烧,熏起浓浓的白烟,让牛免受蚊虫叮咬,半夜偶尔还起来看看熄灭了没有。白天爸打扫牛铺,把垃圾和粪用篮子挎到离铺子远点地方堆起来,作地里的肥料。用碎草撒在上面,让黄牛有一个干净舒服的房子。我们没事时就割点青草,偶尔喂喂它。到秋收时,牛的肚子渐渐地大了起来,爸还是要让它拉庄稼·耕地,爸说:牛跟人不一样的,怀孕的时候照样能干活。牛可能天生就温柔·憨厚,第一次干活就那么听话;爸怕牛干活时不专心吃旁边的青草,在它头上戴上笼子。耕地时,爸天麻麻亮就起来喂牛下湖耕地,我也会起来帮忙跟着去(提开水,拿吃的东西,留爸耕地休息的时候吃)。


      黄牛喘着粗气,鼓着肚子,步履沉沉地拉着平车走在前面,爸两手握着车把跟在牛的身后。来到我家地头之后,牛乖乖地停歇下来站在那里耐心的等待使命。爸从平车里卸下肥料,把肥料倒在盆里用手一把一把的撒在地里;然后再从车上卸下犁铧又给牛戴上笼罩,拴缰绳,系好牛肚带和袢绳,一切准备好,爸手里拿着鞭子吆喝起来了,一边用力稳稳地扶住犁把,一边用脚揣着犁后面的东西。牛非常聪明,第一次下地就知道自己干什么了,没等鞭子上身,就开始缓慢地迈着矫健的步伐。爸在后面嘴里不停地"喔”“吁”等口令,指挥牛怎么行走。到拐弯处,爸就咧着身,一手提起犁,一手拽着袢绳。牛看爸的动作就知道要调转头了。休息时,牛在那呼哧呼哧直喘气,嘴角冒了点白色的唾沫,爸看牛的样子,心疼的用双手摸摸它的脑门,看看牛脖子上的弯梁,禁不住用嘴挨近牛那磨红的地方吹吹(爸认为吹吹伤口,牛就减少点痛)然后抹上点药。黄牛和爸都是第一次耕地,配合的非常默契,当中只休息两次就把地耕好了。新翻出来的沃土,由一溜扩展到一大片,像一道道金色的波浪,,,,,,,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淡淡的泥土特有的清香。爸坐在地头休息,看着几个小时的劳动成果,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那微笑是希望也饱含着来年丰收的喜悦。


      农忙时间过后,牛该歇息了。爸开始忙着给牛储备粮草。他把午季的麦秸秆和玉米杆铡碎放起来作为牛冬天的口粮,又忙着用黄豆、麦子、玉米等混合在一起磨碎,作为麦草的佐料。数九的严寒,爸会在牛棚里垫上厚厚的麦草。要是牛吃饱了,还烧热水给它喝,这时,爸会蹲在一旁从口袋里拿一支烟点上,一边吃着烟一边看着牛,牛喝足时爸脸上就会露出憨憨的笑容。晴天把牛牵到门口拴在橛子上让它晒太阳,牛躺在那里嘴会不停地磋磨(听爸说那是倒草,牛要是不倒草,就可能想生病),那双玻璃球色的眼睛比农忙时睁得还大,里面常看到晶莹的泪水在眼圈里打转,似乎想起了什么伤心事。我当时认为它可能想妈妈了,赶忙跑过去给它梳理毛发,挠痒痒……给它讲有趣的故事。它好像能听懂我在说什么,两只大眼睛温柔的看着我,有时半眯着专心听。等我离开,它就半卧在地上闭上眼休息。


     黄牛可能快要分娩了,爸爸开始忙碌了。早起泡黄豆,磨成豆沫给牛吃(这种待遇只有牛怀孕时才能吃到的)。又把牛铺打扫的干干净净。晚上果真黄牛下小牛了,

      小牛长得跟她妈一样,毛黄色,纯一色的,也和它妈一样憨态可掬。末断奶时调皮,一会吃奶,一会抬头东瞧瞧、西瞧瞧,偶尔还甩甩蹄子,吃饱了后高兴地跑到远处“玩耍”,有时头在地上使劲地拱了几下,弄得满头是泥巴,疯够了,就摇摇头甩甩尾巴。要是听到妈妈的叫声,它会飞快地跑到妈妈身边,用身子蹭着身体跟妈妈撒娇。妈妈会用舌头舔着小牛身上的毛,那种母子深情谁看了都会为之感动。


      小牛四个月左右就被爸卖了。卖掉那段时间里,经常看见黄牛眼里含着泪水,有时往小牛常走的地方叫,也不怎么吃草。家里人也跟着难过,特别是爸爸这几天看黄牛这个样子更伤心,没办法,要换点钱贴补家用,过了好长时间,黄牛才恢复正常。


       黄牛一年生下一头小牛,这样连续几年;给我们家带来不少经济收入。黄牛渐渐地老了,妈妈一直想把老牛卖掉留下小牛;可是爸始终舍不得卖它,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朝夕相处如亲兄弟,从心里就没把它当作畜生。直到有一天,我偷偷地听到爸跟妈说要卖掉黄牛,话语很坚定。我非常诧异:老黄牛是爸爸的命根子,为什么要卖掉呢?最后才知道爸得了重病,必须卖掉。谈好价钱后,买牛的人怎么都无法牵动它,后来交到爸的手里;爸手里拿着缰绳另一只手摸了摸它的头,此时眼泪便簌簌的不由自主的"吧嗒,吧嗒"地落了下来,表情凝重的将那绳索轻轻抖动,牛就从屋里走了出来,慢慢吞吞的走着,滚圆的大眼睛里不停地垂着泪珠,迷离的目光里充满了眷恋。爸同黄牛共患难这么多年,牛已经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是现在已没有能力再保护挽留它,停了好久,爸才把缰绳交给买牛的人。我想爸当时心肯定是像被人挖走心一样痛的。牛走了一会停了下来转身叫了几声,声音苍凉。等它走远了,我转眼在去找爸不见了。我到屋里才知道,他躲在暗处哭了。牛走了没半年爸也跟着走了。我想爸到那边也不会孤单的,因为老黄牛已经在那等着他了。


      几十年的时间转眼过去了,一想起老爸就不由得想起那头老黄牛。虽然现代化的农机代替了牛,但人们对牛的那种至亲、至善的情感是无法代替的。牛要求并不多,只要吃饱了就会尽心尽力地认认真真干好本职工作,从不耍滑,不图名利,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它那勤勤恳恳、坚韧不拔、任劳任怨的影子让我永远无法忘记。

(本文作者系安徽省宿州作家协会会员、灵璧红杏诗书画院会员、灵璧知名女作家程大康女士)


【灵璧诗歌】眷念

【灵璧视点】安徽卫视记者带我们走近“灵璧足浴女死亡”真相

【灵璧散文】搬家

【灵璧故事】我家的四合院

【灵璧诗歌】深夜的歌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