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皮影戏

 灵璧家园 2020-11-16

   乡村记忆 ——皮影戏

          文/游传化



    皮影戏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电影”,大致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

    相传汉武帝爱妃李夫人因病逝去,武帝想念爱妃整日郁郁寡欢,大臣们为排解武帝内心烦闷,召集各方人士商议良策。一位民间艺人献上一个主意,他用木头雕刻出李夫人的形象,晚上用灯光把木人投影在武帝的帷帐上,朦胧中武帝见爱妃的影子重现在眼前,栩栩如生,顿时大喜,立即命人重赏艺人。于是这种投影艺术在民间很快流传开来。在传播过程中,艺人逐步用轻巧的“皮影”代替了笨拙的“木影”。宋代(960-1279)皮影戏已极为盛行。据说到了公元十三世纪,皮影戏随着蒙古大军传到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等国。随后流传至东南亚各国。

   据《灵璧县志》记载,灵璧皮影戏约始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距今约一百五十年左右,创始人为来兴宽。来兴宽是灵璧北乡来坝村(今渔沟镇刘塘村)人,少时在本村从塾师就读,由于不堪学规约束,私自离家出走。后来到了河北,为谋求生计,便在一个皮影班社拜师学艺。因兴趣所致,无论是操纵影人或是雕凿影人,来兴宽皆应心顺手,受到老师的垂爱,不阅二年,技艺熟练,三年学成,四年返里。回乡后,便在家乡组建皮影班社。

    我们这里称皮影戏为“灯影戏”、“影子戏”,有的地方习惯叫它“戳皮人”。皮影戏作为一种曲艺表演形式,因其小巧玲珑,演出方便,为六十年代前我们这里农村男女老少喜闻乐见。

    皮影戏艺人走村串巷,或在集市庙会扎场表演,其影台搭建十分简陋,有的是用拆装方便的小板房,前面悬挂一块长宽约五六尺的布屏,俗称“影窗口”,后面用布帷遮挡;有的是用两张八仙桌子做影台,布屏悬在中间,幕后悬灯,人在桌子后面操作表演;也有的在村中用一辆太平车做舞台,一面车帮悬挂布屏,里面悬灯,艺人在车箱内表演。这样扎场演出,少则几日,多则十天半个月。

    皮影戏表演时间大都是在晚上,表演时一般二至三人,一至两人操作表演,一人击打乐器伴奏。表演者通过操纵皮影人物脖颈前的一根主杆和皮人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动作。表演者一人除了要熟练操作一至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音乐演唱不同人物的唱词、唱腔和旁白。据说有的技艺高超的皮影戏艺人,一个人可同时操作演唱七、八个皮人。

    皮影戏也和戏曲一样有生、旦、净、末、丑行当以及文戏、武戏之分。

    皮影戏文戏多以音乐伴奏,以欢快或凄婉的唱腔、唱词,以及配合娴熟得体的动作,来表达音韵悠扬或优美动听或情绪激昂或情意缠绵的情感。文戏有悲有喜,声情并茂,扣人心弦。

    武戏则紧锣密鼓,场面异常激烈。表演时,剧中人物枪来剑往,上下翻腾。正是:

    两员将,各逞强。两匹马,战场忙。你一刀,我一枪。枪刺心,刀砍梁。鹤亮翅,龙入江。天昏暗,日无光。挥金锤,耍银枪。锣鼓家什震四方,一派热闹激烈的武打场面。 

    记得我曾经写过一首小诗这样评价皮影戏:

                一灯一屏一人欢,千军万马震地天。

                古今多少传奇事,都在影下轮回翻。

    再说说皮影戏的唱腔。皮影戏的唱腔最早多以本地的民间传统小调唱腔为主,后来融入了京剧、泗州戏、梆子戏的唱腔,如弦板腔、碗碗腔和呵腔等。

    而皮影戏的早期伴奏乐器很简单就是一鼓、一铙、一梆,后来增加了锣、钹、二胡、板胡、琵琶等。

   皮影戏的皮人制作工艺很是讲究。其制作过程一般是:先将羊皮、驴皮、牛皮或者其他兽皮的毛肉刮干去净,然后用药物浸泡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自然晾干后涂上桐油,再把皮革镂刻或镂雕成所需人物的形象。为了使皮人灵活便于操作,其身体的头、四肢、躯干等部位都是各自独立的,成型后熨烫平整,再用韧线连成一体,分别加上连杆便于表演者操作,令其活动自如。

    皮人还要根据人物需要涂上各种颜色以显示出人物的忠奸和善恶美丑。

    我们这里过去表演的剧目大多是《西游记》、《东游记》《水漫泗洲》、《孔雀东南飞》、《白蛇传》、《武松杀嫂》《封神榜》等传统剧目及《龟与鹤》《小猫钓鱼》寓言童话等。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人们生活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电影电视以及多媒体网络强劲冲击,皮影戏渐渐失去了市场。据说目前我县只有皮影戏传人尹成科和尹成玉等人还在外地一些旅游景点艰难维系着这个古老的行业。

    最后附皮影戏《西游记》中孙大圣的一段传统唱词,以飨读者。

        孙大圣气冲天,我把妖怪骂一番:

        我问你倒有多大胆,竟敢太岁头上把土剜。

        今天放了我师父倒罢了,如不然我叫恁一个一个命归天。

        俺老孙说着讲着往前走,双脚一跺驾云端。

        一驾祥云三千里,三驾云头够九千。

        还嫌云彩走得慢,一边又加催云鞭。

        手打着晾棚往下看,四面八方看周全。

        逢山不用修山路,遇水不用摆渡船。

        看了看州府县道过多少,山山水水记不全。

        正是老孙往前走,有座高山在面前。

        观高山树木有万丈,林廊一片遮半边。

        打量着山左倒有松柏树,山右倒有老龙潭。

        打量着兔子野猪满山跑,百鸟朝凤林中旋。

        一眼难观山上景,我猜前面一定出妖仙。

        一顿脚按着落云头,一挥棒打仙桃直落平川。

                   


(本文作者游传化(尤传化),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协会会员、中国红杏诗社理事、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理事、安徽省散文家协会理事、宿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谣)申报人、灵璧红杏诗书画院秘书长、灵璧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资料审核小组顾问、政协灵璧县第十届委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