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璧记忆】家乡的池塘

 灵璧家园 2020-11-16

 童年记忆――家乡的池塘

 文/程大康




      每次提到童年,我就会想起家乡的池塘,以及那些与池塘有关的人和事,犹如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仿佛时光又回到了从前。

      池塘横卧在村子南边,长方形,南北宽约八十米,东西长大约五百米,跟村子差不多长,几乎每家门口都连接着池塘。一塘清澈的水,像一位活波可爱清纯的少女。

      池塘南面是田地,西边是公路,东边是一条通往村小学的路。北面二十米范围内是菜地,菜地以外是路与村子相连。路两旁矗立着一棵棵粗壮的柳树、槐树、还有椿树……

      记忆里的池塘水总是满满的,倘若水平线下降了,老天爷会及时地落下雨水,因而很少能看到它有枯竭的时候。

     池塘水像现在的自来水一样干净,直接喝也不会生病。浅的地方都能看到水底里的爬地虎鱼、草虾、蜗牛等。太阳照在池塘里,反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偶尔从空中飞过鸟儿的身影,成群结队的鸭子在水里你追我赶的玩耍,饿了就在水里捉小鱼小虾、蜗牛,好一派天然美景!

    小时候,每户人家门口池塘边上都会垒上几个台阶,洗衣服的时候可以把水泡好的衣服放在台阶的石头上,用棒槌(木制的木棒,长约二尺,一端稍粗,便于槌,一端较细,便于手握)翻来覆去的打槌,洗出来的衣服既干净又省洗衣粉。

     池塘里的鱼儿,倘若你在水里淘粮食、洗菜,一会儿功夫,它们都会聚拢在竹篮四周,如果把竹篮闷在水里再拿出来,蓝子里面有时会捞出好几条小鱼来呢!

    我们几个调皮的孩子,总会时时想着从池塘里捞出点鱼来。我们从家里拿来瓷盆,塑料薄膜,用剪刀把塑料薄膜剪成比盆口大两寸的圆形,在上面剪一个小洞,然后在盆里放一些馒头,麸皮等做诱饵;把圆形塑料薄膜蒙在盆口上,再用麻绳沿着盆边绑紧,是活扣。最后拉着麻绳把它推进池塘里。麻绳的另一头系着一截纤细的木棍,把它插在池塘边的泥土里。口小,里面大,受到诱惑进来的鱼儿再想出去就很难了。

     过了半个小时左右,再到池塘里提起,盆里满是小鱼小虾,偶尔还会有泥鳅。我们就把绳解开,将鱼拿到小水桶里,看着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小鱼,心里甭提多开心了。这样一上午能逮到不少呢!回家放点面糊,够一大家人美美的一餐。

     要是想吃大点的鱼,我们就自己制作鱼钩、鱼竿,在地里挖蚯蚓或者面团做诱饵,常常能钓到大鱼。

     夏天,池塘成了我们常去的地方。大人们稍不留神,我就会和伙伴们到池塘里游泳,双脚爬在水里快乐地扑腾扑腾着,翻出几朵美丽的浪花来,一个个自由自在地,像鱼儿一样游来游去。即使胳膊被荷叶茎拉出血来,也感觉不到疼,偶尔还能在水底捞到鸭蛋,上来的时候,会摘几朵荷花插在家里的空酒瓶里。

     到了下午,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池塘边大人们忙着给菜园浇水。有的用桶提水,有的用一根长长的竹竿,在竹竿的一头绑上一个葫芦瓢,站在池塘台阶上就可以取水浇菜了。

     豆角爬满了架,一个个长长的豆角在空中垂挂着。小灯笼似的番茄有的透出青白,有的青白透出淡粉,有的红似火焰。黄瓜架上,绿叶黄花,真是好看,更惹人喜爱的是一条条顶花带刺的嫰瓜,绿中透黄……韭菜和葱,金黄色的香瓜……水里、树上、菜地里,到处是天然绿色食品。

     那个时候,虽然没有现在孩子有那么多零食,但是在乡村的树上、水里、菜地里都会吃到最新鲜的东西,比现在的零食不知要好多少倍,根本不用担心什么食品安全问题。

      几十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虽然池塘依旧还在,却早已不是儿时记忆中的池塘了。池塘里的水不再清澈,浑浊里有密密麻麻的小虫在晃动,再也无法在水里游泳、洗衣服、淘菜……池塘旁边也看不到菜园了,路两旁再也找不到昔日的树。池塘南边田地里盖满了一行行楼房,北边的土坯房也换成了楼房……

      我们的生活富裕了,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但是我们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福兮?祸兮?就像这池塘,曾经是一个多么纯洁年轻美丽少女的模样,现在枯瘦如柴了,怎么不让人惋惜呢? 

程大康,用心做人,用爱做事,用情写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