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璧风情】 拉你大褂襟子

 灵璧家园 2020-11-16

  拉你大褂襟子

文/胡桃夹子



  “拉你大褂襟子”是一句传统的禅堂湖民间老话,现在的年轻人,没几个喜欢说这文诌诌的,几近失传的土话了,此话意思是“沾你光,跟你混”,大有谄媚讨好拍马之嫌。

   什么样的人才能穿着大褂子,有“光”给他人沾呢?

   有关资料记述,长衫大褂是清朝晚期的民间礼服,是出门会客,拜访朋友才可以穿的服装。

   由此看来,穿大褂子的,应都是一些在社会上有头脸,有身份,有钱的人。这类人物,在社会上有地位,受人尊重,所以也才有“光”于人分享,有褂襟子给人拉。

   比如说,有一个人去饭店喝酒,遇见另一个人,就邀他一同前去,酒足饭饱之后,那这被邀之人多会客气的说:今个天拉了您的大褂襟子啦!

   说出这话的人多是带着仰视的心里,谦逊的态度。即便是句玩笑话,听者也是非常受用。

   鲁迅先生笔下的孔已己,就是一个穿长衫大褂子的主。他虽然是站着喝酒,点的下酒菜也就是一碟“茴香豆”,但是,他依然能尖着手指捏几个豆子给旁边的小孩吃。这动作说明的不仅仅是孔已己有爱心,而同时也说明了,孔已己穿长衫大褂的优越心态。

   我们这里还有句老话,叫“穿大褂子会亲家”,足以说明穿上这“大褂子”是多么的有面子。

   民国时期,社会改良风气盛行,中国的知识分子,带头剪了辫子,脱了长衫,穿上了“洋服”,率先垂范,以示与旧的朝代决裂。

   渐渐的这大褂子就慢慢的退出了历史舞台,完成了它的史命。现在只有那些说传统相声的演员,把它当作演出时候的表演服装了,但是,“拉你大褂襟子”这句俗话却在民间留传了下来。 现在禅堂湖的中老年人碰到一起拉呱的时候,仍然会偶尔来上一句:今个中午,就“拉你的大褂襟子”了。被说者多会愉快的笑着答道:管管,今天我请客。

本文作者系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会员,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宿州市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一级作家,灵璧禅堂湖人氏陈长柱先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