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璧记忆】在灵璧,曾经借这两样东西不用归还,你知道吗?

 灵璧家园 2020-11-16

农村老人常说,这两种东只能借,不能还,这个讲究你觉得有道理吗?

文/乡村农夫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我国由于彊土辽阔,地理环境差异较大,素有“十里不同俗,一地一风俗”之说,各地的风俗习惯有很大的差异,难免有不相同之处。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对一些农村风俗习惯十分感兴趣,在无事之余,找老人们聊农村的风土人情,民间传说及民俗农谚,并搜集整理一些农村的俗说,谨供友人参考。

  自古都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但在农村的禁忌习俗中,偏偏有借了不还之说,假如你还了,主家就会不高兴。

  有哪些东西在农村借了不用还呢?那就是拐杖,和熬(中药)药的药罐子。

  拐杖,拐杖是重病患者和下肢残疾人的用物,反之,谁家都不会准备拐杖;因为拐杖是专门对一些行动不便,或者出事故的人准备的。如果,家中因为有暂时的需要,恰巧街坊邻居有用过的拐杖,去找他借用,被你借走了,他还会很高兴,认为是把晦气给送走了。拐杖借了,即便不需要了,也不用还。这些规矩作为农村人都懂的,有借确实无还,除非两家闹了矛盾,有敌对思想,有意的才去还给人。

  药罐子,过去在农村借药罐子熬药及为普遍,村子里有药罐子的人家并不多,你想想,家里没有常期病人,谁去买药罐子干嘛?

  那个年代不像现在,看中医,中草药都是煎熬好后,用真空包装的,拿回到家就可以饮用,在过去看中医,拿回的都是配好的草药方子,回家后需要用罐子煎熬才行,在农村的药罐子都是互相借着用,病好了,放在家里也不用还,有谁家需要了,就来借。即使是现在,农村的药罐子也还存在,有很多慢性病,需要用中草药来调养,仍然用药罐煎药,但一般都是哪家用了,就放在哪家,除非有需要,一般都不会主动还给人家。

  这种表现,实际上也说明了在农村,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相互尊重。

  在有些人眼里,认为农村乱七八糟的规矩太多,其实,这些风俗讲究,也是农村传承中华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些老一辈流传下来的农村风俗和习惯,将随着农村的快速发展,也随着人们的思想不断变化,有很多风土民情会慢慢消失,也许会在不久的将来被人遗忘。 

作者乡村农夫,本名刘亚,灵璧禅堂乡人氏,1982年高中毕业,现为灵璧政协十届二次社情民意代表,灵璧家园义工组成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