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璧随笔】美女作家的秋日感怀

 灵璧家园 2020-11-16

秋日感怀

文/玫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北宋大家苏轼的一首非常著名的词《定风波》,一直喜欢苏轼和他的文学作品。这首词的点睛之笔当属最后几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那是怎样的一种豁达和坦荡吧。

  曾经猛然间对着镜子发现了自己已经不再年轻,眼角出现了细纹,额头有了抬头纹,脊背也不再那么挺直。那一瞬间,心情不知道有多糟糕。为了工作,为了生活,为了孩子,体力透支,睡眠不足,心情不好,曾经的一点一滴都被留在了那一条条细纹里了吧。一度为此感到悲伤,却也无可奈何。偶然间读到了一句话,如果不能阻止皱纹的出现,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它只长在脸上,而不是长在心里。突然就释怀了,既然容颜老去是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何必耿耿于怀?经营好每一天的生活,赏花开,看叶落,和岁月一同成长,也是种快乐。

  人情冷暖,利益纷争,只要生活在烟火的人间,谁都躲不掉。得到的欢喜,得不到的郁郁寡欢,甚至愤愤不平,更有甚者嫉妒生恨。我们一生都在努力去得到,得到名,得到利,得到爱……为了得到,多少人牺牲睡眠,牺牲自由,牺牲尊严的也不在少数。得到固然欢喜,得不到的时候何不学会放下呢?去努力为了得到很多人都容易做到,要适时地学着放下,而又能够坦然却实属不易。能够主动放下的人,不是不争,是不愿和自己过不去,是愿意和自己和解的人。佛家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能够放下的人在佛祖那都是被肯定的。愿我们都能得到时欣然,放下时坦然,愿我们都能是那个自然不扭曲的自己。

  能够心安是今天这个社会里最难得的一件事了吧。农村的想进城,职位低的想升高,工资总是不够花,生活里总是有那么多的不如意。“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让人羡慕不已。苏轼借歌颂柔奴随缘自适的旷达与乐观,寄寓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乐观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精神,乐观的人生活里没有太多的烦恼。乐观更像我们生活里的一束一直明亮的阳光,不管生活是阴天还是多云,它都能把心灵照亮。

  读读苏轼,写写字,看看天边的云,听歌声中一片落叶的心声,诗酒趁年华,如此甚好!

本文作者为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红杏诗书画院会员,灵璧家园网优秀写手,是来自灵璧县游集中学的一位在柴米油盐中追求浪漫和情怀的美女老师冉玫瑰,下面是她的近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