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璧杂谈】灵璧老农说“寒露天若晴,来年春雨多”,这是真的吗?

 灵璧家园 2020-11-16

老农说“寒露天若晴,来年春雨多”,这是真的吗?

文/乡村农夫

  有些民谚俗语,在农村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农民根据天气变化,预测下节段农活重点,使其有备而防,正如这句俗语,“寒露天若晴,来年春雨多”!

  “寒露天若晴,来年春雨多”,从字面上反映的意思是: 寒露这天如果是秋高气爽,风和日丽的晴天,明年的春天,雨水就有可能比较多。以前有经验的农村老农,通过民谚俗语,及早做好下一节段农作物的安排工作,相比之下就比临时抱佛脚的多收。

  “寒露”在农村其实是最忙季节,农民要“三抢”,即抢收、抢种、抢晾晒。“抢收”,成熟后的秋季庄稼,需要及时收割,否则遇上阴雨天,成熟的庄稼会发芽变质,减少收成。“抢晾晒”,即便收到家里,得不到及时晾晒,也会发霉腐烂,直接影响当年收入。“抢种”,农村有句老话叫“秋分早,霜降迟,寒露两边正当时”,说的就是“寒露”抢种。

  农村老农通过寒露节气的天气,安排“抢种”后,下一节段的农业生产工作,如果在“寒露”这天,出现了雨水的情况,那就预示着来年开春,将会以干旱为主;如果“寒露”这天是秋高气爽,风和日丽,那就意味着来年的春天雨水较多,农民就要提前清沟理墒,把沟渠疏通,确保来年小麦不受水灾,为来年的午季丰收打好坚实的基础。虽然说,小麦在初春的时候,需要充足的水分,促其固根拔节,但也要记住“春雨贵如油,太多农民愁”。

  中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跨度之大,要因地而言,“寒露天若晴,来年春雨多”,其实这句俗语,只适合黄淮流域广大地区。

作者乡村农夫,本名刘亚,灵璧禅堂乡人氏,1982年高中毕业,现为灵璧政协十届二次社情民意代表,灵璧家园义工组成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