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璧随笔】灵璧老胡这个人,在县北治了许多人

 灵璧家园 2020-11-16

          扶贫济困的好村医一一胡居岩

 文 / 邱德龙

(原谅小编的“标题党”,标题里的治,是治病的“治”。)

   从医30多年的胡居岩是灵璧县游集镇游圩村卫生室一名普普通通的村医,但他“扶贫济困解危难,競競业业为病人″的动人事迹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传为佳话。

   1985年胡居岩高中毕业了,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为了实现儿时的梦想,在征得当教师父亲的支持后,毅然决然放弃继续读书深造的机会,立志做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1988年为了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增强为患者提供更好服务的能力,义无反顾的离开村卫生室只身前往合肥参加了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科医训班学习,3年学习期满,以各科全优的成绩取得了医学中专的结业证书;2007年为了适应社区医疗服务参加了宿州卫校社区医疗专业学习3年取得毕业证书,同时获得了全科医生资格,先后开办了家庭诊所、个体诊所,从此开始了悬壶济世的救死扶伤生崖。2009年经考试考核被录用为村卫生室一名光荣的乡村医生,为全身心的投入到社区医疗保健和扶贫济困工作之中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郭永清则是他就任乡村医生后众多扶贫济困工作的一个实例。

  郭永清是该村十组村民。勤劳肯干、忠厚朴实、心灵手巧,无论干什么活拿得起放得下,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天有不测风云,在一次帮人建造房屋的施工中,不慎从脚手架上滑落腰推骨严重挫伤造成高位截瘫,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还欠下了亲朋的大量外债。不但从此以轮椅为伴,还要经常去徐州更换导尿管,来回奔波体力消耗和麻顷不说,每次还需要一笔很大的费用支出。无奈郭永清整天以泪洗面,想以死了之。为了积攒导尿费用,整日坐在轮掎上拖着残体帮人加工一些电子原仵或小玩艺挣些小钱。为此,村二委和包保干部及时登门给他办理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胡居岩同志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于是登门征求郭永清同意后,毅然接下了为他义务上门送医送药、换取导尿管的重任一干就是10年。换导尿管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绝非易事。为了熟练掌握导尿技术,他反复琢磨、练习、精心操作,有时膀胱积尿腹压大,尿液溅到手上身上是常有的事,但为了能够减轻病人的痛苦他毫不在意。为了减少病人费用支出,他让镇医院帮助购进导尿包可以从贫困对象扶助中报销大部分,剩余部分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帮助垫付从无怨言。有时尿管不通只要胡居岩知道了,不管风里雨里、白天黑夜随时帮助解决。胡居岩同志医者仁心的先进事迹深深感动了县驻村扶贫干部和郭永清及全家,县驻村扶贫工作组组长、县囯土局副局长杨新国遂率郭永清亲送“扶病助残,医德可钦″锦旗表示谢意。

  游圩村村民尤加星一场车祸把个好端端的青年变成了植物人,花干了自己的所有积蓄还欠了许多外债,至今依然昏迷不醒,他也是村里建档立卡的扶贫对象。进食只能靠静脉输液和每日数次胃管投以流食维持生命。每天一次的输液用药胡居岩同志都是义务服务从来不收取任何费用。用以投食的胃管过一段时间就要调整、冲洗甚至更换,很是麻烦,但胡居岩同志既使工作再忙也不厌其烦地随叫随到,从不耽误,病人家属非常感激。每当这时胡居岩总是笑笑说,都是乡里乡亲的有什么好感谢的,更何况家星还是扶贫对象,我能为党和政府的扶贫工作尽一点力也是我应尽的职责。

  村里的自来水矿物质含量高,直接饮用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影响,为了解决村民直接饮水的问题胡居岩同志从微薄的收入中拿出5000多元购买了一台净水机安装在村部供人使用,凡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都可以直接刷卡免费使用,对临他家庭较近的贫困户或行动不便的老人便利用在上下班的时候顺便免费送水上门。他的高尚情操深得广大干群的称颂和好评。

  忠厚诚实的胡居岩就是靠着对患者周到细致的服务和扎实过硬的医疗技术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赞誉。而他总是憨厚的一笑,谦虚的说,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为百姓们干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心里舒坦!

作者简介:  邱德龙  安徽灵璧人  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  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灵璧红杏诗书画院会员 灵璧家园网优秀作家 灵璧县畜牧水产局退休干部  闲暇时以写点文字为乐趣  偶有作品见诸于期刊媒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