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璧县北这个地方,居然有十多棵百年梨树王

 灵璧家园 2020-11-16

夏种资源收集普查下楼行
文/潘明英

  7月20日,灵璧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种质资源普查组早早就动身出发了,此次收集种质资源的目的地是下楼镇。

  普查组一行在特色站田恒杰的陪同下,首先走访程庙村阳园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老总杨荣华,详细了解地方梨树种植生长情况。根据1991出版的《灵璧县志》,县志明确介绍“清末,程庙、崔楼、韦集和黄湾等地建有梨园,各园面积均在百亩左右。”

  下楼镇程庙村,位于下楼镇北4公里,毗邻江苏房村镇,距离黄河故道不过十余华里。相邻的火庙村,阎王庙,固塘,湖北村,中谢……因为土质相同,也多栽种梨树。因为梨的品种少且品种老化,品质差,色相粗糙,口感也不好,品质一直不太好。近年来,在镇政府的指导和扶持下,程庙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在原有古梨园的基础上扩大梨树种植面积,改进栽培技术,提高技术含量,果品生产由数量型向优质型发展,打造出自己的水果品牌。现在的黄冠梨、丰水梨因为皮薄,肉细,汁甜,味美,口感清甜可口,荣获安徽省第五届优质果品展评优秀奖。

  种质资源普查队工作人员在杨荣华老总指引下,找到了鹅梨头、平顶酥、木瓜、马皮糙、白梨等10棵百余年的5个老品种梨树,对这5个品种老梨树等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与定位采点,就地进行了数据采集、其生长特性进行详细登记,并对整株植物进行照相,对其生长地点进行GPS定位,对植株的种子和枝叶进行采样收集,制成标本。除此之外,普查队工作人员们通过走访农户,深入田间地头,还发现了白莲藕、红玉米等地方原始品种的种质资源,并对白莲藕、红玉米进行了实地调查与定位采点,有待专家调查组审核,评定。

  盛夏的下楼,高温酷暑,烈日炎炎,室外温度摄氏36℃,大地就像个蒸笼,处处蒸烤着队员们,但队员们顾不上炎热和汗水,他们身上还承担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抢救性收集重任,踏着坚毅的步伐,寻遍每份资源所在地。此次下楼之行,共收集了7份古老地方品种、野生特色种质,普查队员们忙碌着,也快乐着。

                                  2 019年7月20日

                                      灵璧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