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璧人解俗语: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

 灵璧家园 2020-11-16

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
搜集整理/乡村农夫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生活在农村的我,经常能听到一些老人说些老话,有的被称之为俗语,虽然这些老话短小,但很精干。听后细细品尝起来,确实很有道理。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句俗语,是关于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的俗语,叫“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

  “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古人为什么说父母健在时,就不能过生日和留胡须呢?这是什么意思呢!真的有道理吗?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看看有没有道理。

  “母在不庆生”,它意思就是说,当自己的母亲还健在时,不能大办酒席来给自己庆祝生日。俗话说“孩子奔生娘奔死”,在孩子的出生那一时刻,就是娘的撕心裂肺苦难日,在医疗不发达的过去,母亲因难产而死亡的确有不少实例。古人为了感谢母亲的生育之恩德,想想十月怀胎的母亲,忍受着很多残酷的折磨,即便孩子顺利降生了,以后还要付出数倍的辛苦与操劳,才能让儿健康的成长。为了不让母亲勾起,生死即在瞬间的苦难回忆,所以有了“母在不庆生”之说。

  “父在不留须”,从字面看意思是说,父亲在世的时候不要留胡须。古代的男人有留胡须的习惯,胡须代表威严和成熟,头发和胡须是不能随意剃掉的,每个人都会对胡须进行特别的保养。一般来说,男人在成年后,就要留须养胡,他们认为胡须越长,人的精力越旺盛,也能展现男人的阳刚和自信。农村有“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之说。父亲是个非常厉害的角色,古时是男耕女织,也就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人负责挣钱养家。而胡须也是很多父亲的代名词,所以在父亲健在时,是不能留胡须的,留胡须是对父亲的不尊重。

  我认为,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今天,只要事事都想着年迈的父母,做到应尽的赡养义务,多抽点时间陪陪年迈的爹娘,只要不是伪孝,也无需遵守“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的这一习俗。假如是伪孝,即便守了这一习俗,有用吗?朋友,你说我说的对吗?

作者乡村农夫,本名刘亚,灵璧禅堂乡人氏,1982年高中毕业,安徽省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灵璧民俗大家,灵璧家园优秀作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