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痛悼念灵璧知名作家、曲艺家王为民老先生

 灵璧家园 2020-11-16

挚友为民,您一路走好
文/刘培廷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万万没想到,人生中作为我学习的榜样、共患难走过艰难岁月的挚友、原灵璧县计划生育委员会计生协会秘书长、中国曲艺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中共党员王为民,在半年前刚查出自己生病,却于2020年5月7日5时,不幸不治辞世,享年七十岁。


   为民小我一岁,小学同学,老三届灵璧初中1967年毕业。1968年他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退伍后1973年3月被安置在禅堂公社任计划生育专干,1984年9月上调灵璧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工作至2012年元月退休。


  同那个时代大多数一样,为民虽家境贫寒,但他志存高远,一生勤奋努力好学上进,兢兢业业努力工作;艰苦朴素忠诚老实,家风纯朴教子有方。甘当老黄牛为社会、为家庭均做出了应有奉献。

 
 
 


    为民自幼聪慧优秀,上小学时,老师都器重喜欢他。记得小学二年级时,一位叫杨燿君的语文老师,就常利用表现较好的学生帮教较差学生。为民的作业总是及时完成整洁干净。而我却经常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在一次课堂上,杨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让为民到我的座位上,用手指头刮我的鼻梁,督促我好好学习做好作业。


   为民小学时,就显露出书法天赋,五、六年级就能写出漂亮的钢、毛笔字了!


   1964年禅堂小学毕业时,我们班15名学生,当年去县城参加升学考试是13名同学。我等七位同学上了灵璧中学;为民等六位同学上了灵璧初中。艰苦的中学求学岁月,大家都得要从家里带些吃的东西补济学校伙食不足。我与为民利用星期天,经常结伴途步36里从县城中学回禅堂,再背着干粮从禅堂走回县城中学。少年时的为民长的很文弱,我又大他一岁力量多些,在背干粮去县城的途中,总要帮他一把,让他跟上行路的步伐。


   1968年秋,去学校办理初中毕业证的同时,瞬间我们转成“回乡知青”。1968年冬季征兵,为民通过体检、政审顺利入伍。我因体检政审不合格未取,眼睁睁看着兴高采烈的换装新兵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那些天我真为为民高兴,天天都在为民家里围着他转。在换装前为民还专门邀我骑自行车带着他,从禅堂街骑到七十里地远娄庄公社他舅舅冯长金书记家报喜。


   在那艰难困苦战天斗地几年到为民退伍前,我几乎每个月都能收到为民从部队寄来的书信。为民“抵万金家书”,成为那时我最美精神食粮!


    转眼四年过去,1972年为民退伍回乡了。他独自住在河东老宅房子里。这下可方便了,我有事无事都跑到河东泡在他的老宅家里。


   此时的为民已经历了解放军大学校、特别是在连队做文书工作的锤炼洗礼,他不仅书法水平已大有长进,更是一个会“舞文弄墨”、见多识广、多才多艺让我仰慕的小人才了!他抄录毛主席《沁园春》诗词书法作品,第一个让我骄傲的帖在了我家中堂上!
               


    国人的命运总是随国家大政方针与社会发展走向紧密联系在一起。

   
    1973年为民和我时来运转,他当年三月被安置在禅堂公社任计划生育专干;我下半年九月有幸获得来六安上学机会。为民以经过解放军大学校的历练、地方小人才声望走上了重要计划生育社会工作岗位;而我却刚从社会基层起步再“求农识之学”,望在社会上做个糊口养家的农业小技术活儿。


    1973年年底学校放假我回禅堂,为民已与翠兰结婚成家,转年为民添了宝贝儿子。1975年我农校毕业留在了六安工作。从来六安上学到工作至今,我与为民一直没断书信来往联系。只是后来有了电话,再有了手机,我们才渐断了纸质书信。


    1988年腊月末,为民调至县计划生育委员会数年后,我趁结婚成家后第六年探亲假,携家小(女儿快五周)专此到为民已搬进县城的家过了一夜。当时为民第二个孩子即女儿已比我女儿大好几岁。我们两个家庭着实分享了欢聚快乐与友谊!


   再后来,由于都忙着各自工作及家小生活,联系才渐渐变少。
 

   

  在人生旅途已显疲惫达知天命之年,志存高远者,经过不懈努力孜孜追求,总有喜人丰硕成果。而胸无大志者,只能碌碌无为,空空荡荡“望洋兴叹”了。


   2003年,突然从《灵璧人物》誌上看到为民的名字。为民在军队服役期间为国家宏伟铁路建设事业奉献青春热血及汗水,同时在计划生育甜蜜事业上也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特别是他对文学的酷爱追求,数十年笔耕不辍。自1970年开始,先后在《农民日报》、《中国人口报》、《半月谈》、《安徽人口报》、《婚育》等十几种报纸刊物上发表了四十余篇散文、小说、曲艺等各类题材文学作品。创作编辑出版了计划生育专著《警钟长鸣》(中国经济出版社)和长篇计划生育题材小说《山路弯弯》。为民58岁时又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村落》。其中《警钟长鸣》获宿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部分曲艺作品多次在全省大赛中获奖。


    为民的家庭是幸福美满的。他儿女双全、儿孙满堂。子女均已成才成人、成家立业。长子王冉承传父辈文化传统已是地区小有名气的青年书法家,孙辈也都上大学了。为民忠厚老实家风纯朴,坚守“守孝悌、习礼仪”等经典中国文化传统,儿女“知书达礼”都很孝心。
 


   为民的人生是精彩的,他永远是我的榜样。作为社会普通一员,事业上做出骄人的成绩、创作出宝贵精神文化产品财富,可赞可颂!


   唯痛惜为民不幸染病,2019年10月中旬突然得悉为民住进了合肥省立医院西区(肿瘤医院)病房。我们10月27日(周日)从六安去肥“接班”带孙子,10月28日上午我即从合肥住地抽身赶往西区医院看望为民。


   2018年8月,为㳟贺为民孙女上大学,我去灵璧为民家,看到为民身体很健康的,喜宴上我们还为欢乐聚会共同畅饮了好几杯!


    这突然间,为民咋就躺在病床上了呢?


    见到为民,他说他能吃能喝、能睡,感觉他精神状态很好,没有背任何思想包袱。看得出为民是位意志坚强、内心强大的汉子!实际医院诊断为民已不能手术、只能通过化疗解决问题了。


   2019年11月20日,我第二次去合肥西区医院看望为民。当时在等住院床位,为民暂住医院旁边旅馆里。他是坐在床上和我讲话的,感觉他精神状态仍较好,他仍说尚能吃能喝,睡眠很好。为民还说,等有空把他已发表的四十多篇散文整理编辑成集给我。实际此时为民经过一段时间化疗无效,肿瘤反长了两公分。后放弃化疗,又进行昂贵的基因检测、靶向细胞药疗法,这次是等待第二次靶细胞针疗。


  年前年后,我还多次问王冉他父亲的病情。王冉年前说,准备过了年再带为民来合肥看病,过了正月十五再带为民去上海看看。


  过年后,为民的病情急转直下,最后四十多天已不能进食……


   苍天有眼,为什么好人不能长寿呢?!天理何在啊!……


   为民,听说将于后天送你,可我因家务缠身难能前往,只能在异乡六安向你道别了。


   挚友为民,愿您一路走好!……
 
              
 
                              刘培廷
                         
 
                   2020.5.10.于六安泪别

作者刘培廷,王为民老师生前挚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