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机构论市:三大利好因素共振 重点关注品种曝光

 小天使_ag 2020-11-16
摘要
【机构论市:三大利好因素共振 重点关注品种曝光】周一市场的上涨,一是有大利好的刺激;二是顺周期的品种持续有产品涨价的利好;三是保险板块今天对指数的贡献力度很大,同样是周末有利好的出现。

K 000001_0

K 399001_0

K 399006_0

领涨行业

  天信投顾:三大利好因素共振 重点关注品种曝光

  今日市场点评:

  周一沪深两市各股指纷纷高开,不过高开后各股指便震荡回落;稍微回踩一些,其中沪指触及到60日均线之后再度出现拉升行为,包括有色金属保险等板块的启动,带动各股指呈现持续拉升的态势,不过更多的还是主板表现强劲。整体来看,周一市场虽然盘面上呈现一定的分化,主板强,而题材表现较弱,但是还是形成本周开门红的表现;另外,周一成交量有增加,算是一种良性的表现。有色、化纤、草甘膦等领涨;电子消费等领跌。

  明日市场观察:

  我们在上周的收市评论中指出,本周市场将会形成企稳的走势,预期的周中。不过周末签署的利好,使得市场的企稳表现提前了;市场的两极分化,可以看到资金的布局慢慢的再向主板倾斜,尤其是一些低价格的顺周期品种的走势强劲,可见市场的风格进一步呈现分化。预计周二市场主板的预期会更强一些,顺周期股继续有良好的表现。

  短期行情分析:

  周一市场的上涨,一是有大利好的刺激;二是顺周期的品种持续有产品涨价的利好;三是保险板块今天对指数的贡献力度很大,同样是周末有利好的出现。因此,周一市场的上涨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短期来看,市场暂时重新收复了3300点整数关口和60日均线的双重支撑,短线上又有机会向3400点附近在逼近逼近,不过周一盘中完成5日均线突破后并没有站稳,反而跌下来,因此市场短期在3300点至3400点之间的反复概率较高。指数大方向继续为大箱体运行,上沿在3400点至3450点,下沿在3180点至3120点。

  后市投资展望:

  综合分析认为:指数早盘震荡走高,个股涨多跌少,短线资金聚焦主板,赚钱效应好转。受RCEP利好刺激港口板块开盘大涨,医美板块开始扩散发酵,市场风口聚焦顺周期资源方向。操作上,暂时继续以控制仓位为原则,目前的主线都是围绕着未来发展前景比较好的产业,但是暂时分化,关注顺周期的涨价,保持相对仓位即可。

  和信投顾:利好消息密集轰炸 指数有望走出底部

  【盘面观点】

  今日两市受消息面利好影响,小幅高开后多方展开试探性进攻,但资金跟进力度不强,三大指数明显分化,权重奋力拉升中小盘却少有响应,创业板率先翻绿。盘面上赚钱效应得到部分恢复涨停个股数增多,外资亦有一定流入迹象,有色金属与煤炭掀起涨停潮,上演煤飞色舞行情,港口行业、饮料白酒、国际贸易、建筑材料、农林牧业涨幅居前,半导体、仪器仪表、电子制造、通讯设备、汽车产业链则陷入调整。技术层面,三大指数均表现出疲态,沪指即便放量也受制于5日线压制,无法形成突破走势,深成指与创业板甚至冲高回落,箱体中轴区域抛压严重,筹码抛售意愿较强,短期仍需消化蓄力才有可能向纵深行情发展。

  周一密集性的利好消息降临市场,对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均有较大提振效应。基本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落地,标志者全球最大自贸区的建立,意味着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量将形成一体化大市场,世间的贸易格局正在重写,一旦协议内容全面落地势必将带动区域经济迎来一段高速成长期,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与依赖海外产业链企业搞成实质性利好,相关概念的想象空间也足够支持板块轮动。 资金面,央行开展8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2.95%。相比11月累计到期6000亿,此次续作MLF操作规模超额2000亿,远超市场预期,为应该资金面的收紧和对冲信用债风险高层已经出手干预,市场对资金面的担忧得到缓解,有助于风险偏好回升。政策面,监管层暗示蓝筹股率先实行T+0的改革,此项政策若与全面注册制一同来袭将使我国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进展,有利于推动新一轮趋势性行情。在多重利好的加持下,A股有望提前完成筑底,但大幅上行的机遇并未到来,短期还应保持理智。建议投资者战略性布局券商保险国际贸易为主的核心资产,短期可适当参与数字货币、汽车产业链、第三代半导体、农林牧业的交易性机会。

  消息面

  1、商务部:RCEP将为本地区投资者创造一个更加稳定、开放、透明和便利的投资环境

  今天,商务部国际司负责同志就《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行了解读。商务部指出,RCEP投资章规则除了投资自由化相关规则外,还包括投资保护、投资促进和投资便利化措施。RCEP投资章是对多个“10+1”投资协定的全面整合和提升,将为本地区投资者创造一个更加稳定、开放、透明和便利的投资环境。

  巨丰投顾:白酒股上演阳包阴好戏 机构资金调仓资源股

  观点:四季度最重要的靴子落地,叠加市场较强的基本面支撑以及此前调整风险的释放,市场风险偏好将集中回升。在经济基本面的加速复苏以及流动性合理充裕之下,市场向好趋势的逻辑并未发生改变,结构性行情仍值得期待。不过,下一阶段场内驱动将逐步转变为业绩驱动,流动性合理充裕但相对收缩下,市场整体提振动力或有减弱,叠加年内高点的承压,市场仍有一定的承压,反复可能在所难免。

  周全天市场高开高走,放量之下近乎普涨给本周开了个好头。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五集体沦陷的白酒股,今日重振旗鼓,很多标的竟然上演阳包阴的好戏,真是令投资者打开眼界,也体现除了白酒股的强势。与此同时,今日周期股继续强势表现,尤其是煤炭、有色以及钢铁等资源股的大涨,更是让市场演绎着资源股的表演。

  经济持续复苏,顺周期板块估值修复,补涨的需求不断提升,近期持续表现也比较符合正常的逻辑。而在其表现的背后,更主要的还在于部分资金的调仓换股,尤其是下半年以来,部分机构资金已经开始在转向低估值配置,这也或许是近期周期股表现较好的直接动力。

  除了这些基本逻辑,近期保险资金“松绑”或许对于金融等周期股也是利好,同时对市场会有提振。上周,监管层取消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的行业限制,允许保险机构自主选择投资行业范围,保险机构除了运用自有资金外,还可以运用责任准备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而在此之前,保险公司权益投资比例30%的“天花板”已经被监管层打破,也意味着监管层对于险资“松绑”步伐在加快。

  如此,投资比例放开、投资范围扩大,险资流入市场的规模或将加大。而险资一般偏好银行等稳健标的,目前低估值品种的周期类或许也是潜在对象,值得关注。当然,险资总体比较为稳健,权益类投资的比例可能不会立刻扩大,但至少这个消息对于相关板块以及市场仍是积极的提振,至少也给市场带来一定的支撑。

  因此,尽管指数仍处于下半年以来的整理趋势中,但目前经济支撑较强,央行再次“放水”下流动性合理充裕也是提振不断,市场总体向好趋势的逻辑并未改变。没有明显的利空之下,短期的干扰和担忧引发的整理,都是逢低低吸的好时机。

  当前,市场整体向好,板块也在快速轮动,赚钱效应逐步增强,投资者热情也在回升,建议投资者坚守均衡配置,在近期整理过程中,坚守住底仓,同时耐心等待新的低吸机会以及做好新的调仓换股的准备。而具体的机会以及标的上,可跟踪和关注以下几点:1、标配低估值的周期股,大金融为首;2、跟踪景气度比较好的行业,比如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3、内需消费中的相关品种,家电以及家居等;4、科技板块的反弹机会。

  广州万隆:大盘指数震荡整理 结构支撑延续

  一、市场观点可能存在偏差

  大盘指数在周期类板块带动下,整体维持震荡偏强。存量方面来看,近期表现较强的汽车类在结构性资金出逃之后,并没有持续多杀多,意味着存量获利了结后回流做多对市场仍有支撑。

  二、偏差分析

  7月中旬以来的中级震荡整理行情已经持续4个月,外资为代表的部分资金从消费白马撤出之后,反复在周期类板块活跃。虽然近期部分科技类个股在机构低位多杀多之后,有配置型资金逢低介入,但资金介入科技类板块仍是左侧策略为主(介入初期)。从当前的右侧趋势来看,在科技类板块与周期类板块选择方面,资金选择持续高位盘整的周期类板块突破(持续活跃,筹码收集充分)。

  从大格局层面方面来看,刺激政策有限的情况下,周期类板块的上涨持续性是存在不确定性的。因此,如果当前行情是基于赚钱效应而带动资金跟风推动的上涨。我们认为需要关注加速冲高后的获利了结压力。而左侧机会方面,仍可以适当关注已经有配置型资金开始试探性配置的计算机板块。

  整体上来看,汽车类、电气设备等前期主导多降温之后,并没有强势多杀多。而另一方面则是以周期为代表的板块在前期资金反复介入之后选择向上突破,这对整体资金情绪是有支撑的。因此,我们认为行情维持震荡相对偏强的概率较大。而左侧的角度来看,大格局层面认为需要关注外围疫情的影响。因此,左侧的角度建议关注杀跌比较充分,并且有配置型资金关注的部分科技类板块。

  百瑞赢:市场情绪回暖修复 低吸为主

  周一,三大指数集体上涨。上证指数高开,随后震荡向上,午后保持高位震荡态势。板块普涨,有色、煤炭、石油、饮料等涨幅居前,仅半导体、电子仪器、计算机设备等绿盘。

  截止收盘,上证指数报收3346.97点,上涨36.87点,涨幅1.11%。成交额3338亿。深证成指报收13850.83点,上涨96.28点,涨幅0.70%,成交额4673亿。两市合计成交额8011亿。创业板指报收2712.41点,上涨5.6点,涨幅0.21%,成交额1805亿。沪深两市,个股上涨2794只,下跌1265只,涨停62只,跌停8只。沪股通净流入亿47.33元,深股通净流入-1.65亿元,北向资金共计流入45.68亿元。

  后市展望:

  今日整体表现偏暖,两市早盘高开,回踩下探了一下之后震荡攀升,最后受阻于上方6日均线后蓄势盘整,临近尾盘指数有所翘尾,沪指涨幅超1%,四大指数皆收于红盘。总体上,市场情绪有所修复,个股涨多跌少,资金做多情绪有所回暖。

  盘面上,蓝筹整体走势较强,仅家电板块弱势调整,周期股表现强劲涨幅居前;题材上RCEP、新能源车、大消费等相对活跃。

  技术面上,沪指临近尾盘时重新站上6日线,但是尚未突破3350压力平台。如果接下来市场进一步拉升走强的话,关注其能否冲破前期小高点的压力,若是成功突破则可以推动市场延续反弹趋势,反之则需要时间和空间进行蓄势整理。

  策略上,目前市场受到利好积极修复中,后面关注资金情绪和成交量能否持续放大。操作上介于现在市场稳定性不强,需要持续观察,所以不建议随意追高,还是以低吸潜伏为主。

  中证投资:沪指收涨1.11% 北向资金全日净流入25.89亿元

  11月16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走高。据数据显示,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11%,报3346.97点;深证成指涨0.70%,报13850.83点;创业板指涨0.21%,报2712.41点。

  申万一级28个行业板块收盘多数走高。其中,有色金属以4.33%的涨幅领涨,钢铁、采掘、农林牧渔板块均涨逾3%;休闲服务、电子板块均跌逾1%。

  概念板块中,截至收盘,钛白粉、工业金属(一致评级)、PTA概念板块涨幅居前;长江存储、消费电子代工、半导体设备概念板块跌幅居前。

  另外,金种子酒尾盘涨停,老白干酒尾盘触及涨停;山西汾酒逼近涨停,股价创收盘历史新高。

  北向资金全日合计净流入25.89亿元。其中,沪股通资金净流入37.66亿元,深股通资金净流出11.77亿元。

  中国银河证券表示,顺周期仍是市场主线,周期中上游行业受经济复苏提振,关注油价上涨对石油石化行业的影响。疫苗加快推进,疫情受损严重的行业可能受提振较大,比如机场、影院、线下消费、冷链疫苗等具有配置机会。增长确定性高且估值较低的科技成长和消费公司也有机会,需注意三四线白酒股尾段风险。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