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戒台寺的坛(上)

 古磨盘州人 2020-11-16

北京的寺庙是否值得去,或者是否有游人去,好像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有没有千年的银杏。

潭柘寺有几株千年的古树,其中有两颗是银杏,西山大觉寺有一颗千年的银杏树,八大处有几颗好几百年的银杏树,此外还有很多寺庙,都有几百年树龄的银杏树。银杏树号称是中国的菩提树,假如没有银杏在佛殿周围,总感觉佛殿少了一丝高贵之气。

那年秋天去潭柘寺,我被两颗银杏树垂落的满地金黄叶子震撼到了。那天原本还想顺道去戒台寺,可我的心里怕产生对比,因此,我放弃了去戒台寺的想法。在我的印象里,戒台寺的银杏也是极富特色的,一天欣赏两株如此曼妙的银杏树,实在是有点奢侈,于是,戒台寺的游览就一直拖了下来。

戒台寺是我心里的一个念想,一直存续到今天。

在一个阴阴沉沉的午后,我驱车来到了京郊门头沟。戒台寺离门头沟城区不远,就在城市的后山上,感觉这座寺庙就是一直在俯瞰着门头沟人。

车子上了G108辅路,虽然山路曲里拐弯,可明显的感觉每个曲折,都把喧嚣甩到了身后。虽然戒台寺的海拔不过300余米,车子还没到山门口,就感觉进入了另外一个静谧的世界。

在停车场往上一看,寺庙似乎不大,但是气势恢宏,气场不小。通过介绍,很快得知,寺庙最初建于隋朝,距今1400年历史了,有了这个底子,在北京的寺庙中,戒台寺可以有一个响当当的位子。隋炀帝三次攻打高丽败家亡国,可他在北京留下的古迹,现在估计没有几个人愿意归功到他的头上。

戒台寺的山门坐西朝东,估计这是辽代后重建的庙宇,因为辽人喜欢日出的方向,香山的寺庙大门朝东的,大多建于辽代。事实上,戒台寺里的核心建筑最初都建于辽代。

山门殿单檐庑殿顶,里面站立着哼哈二将,门口立着一对瘦扁的石狮子,看这个造型,应该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工艺,虽然狮身偏瘦,但是,狮子腿上的肌肉毕现,一看就是善于运动和奔跑的狮子。

进得山门,明显是大庙的规制,南、北两边的钟鼓楼左右相对,在钟鼓楼的东侧各有一根汉白玉的盘龙柱直插云霄。在天王殿前,我心稍微静了一些,我们有跟随香客的步伐,而是独自来到天王殿前的两块石碑上端详一下文字。两块石碑其实是一个内容,南边的碑文是出资修缮天王殿的明朝嘉靖年间太监的名字,我看到一个叫刘大用的,御马监太监,这个名字我好像有点印象。

往左边碑上一看,我立马眼睛一亮,因为这块碑文是明朝隆庆年间的大学士高拱,时任东宫侍学时所撰。很多人不知道东宫侍学是干什么的,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职业,即皇太子的老师。

后来,太子朱载垕当上了隆庆皇帝,高拱成了内阁首辅。可惜,隆庆只当了六年皇帝,万历继位后,张居正联合万历皇帝的“大伴”太监冯保扳倒了高拱,他们向万历母亲李太后密告说,高拱说过“九岁孩子能干什么”的话,万历继位的时候只有九岁。

学过明史的人都知道这些史料,可惜所有关于戒台寺的文字里,都没有提到这块摆在天王殿前的碑,更没有人想到高拱这个人。

天王殿也是单檐歇山顶的房子,房顶盖着灰瓦。前面是大肚子弥勒笑迎香客,后面是韦陀不苟言笑,两边坐着四大天王,主管着人间的风调雨顺。

天王殿后,左边是祖师殿,右边是伽蓝殿,都是关门闭户,尤其是祖师殿门口立着牌子,明确提示这是非参观区域。我扒在门缝上往里看了看,有几尊不大的佛像,被认真地供着,估计这里是方丈或者达官显贵参拜的地方。

山门殿后面正对的就是大雄宝殿了。

大雄宝殿有好几个地方吸引了我,一是大殿上盖绿色琉璃瓦,这样的瓦,我只在北京的几座王爷府见过,说明这座殿的规制很高。

大殿的正中央挂着乾隆御笔的“莲界香林”四个大字,大殿两侧有一副康熙撰的对联:禅心似镜留明月,松韵如簧振午风。

回头再说一下,祖师殿前也有一副对联:华严祖创伽蓝六合莲界,大督都发宏愿五百袈裟。从这幅对联可以看出,戒台寺属于华严宗寺庙。

这是验票门,门楣上被爱新觉罗·XX题了一块匾,感觉这座千年古刹掉价了。

山门,单檐歇山顶,灰瓦。

闭嘴的哼将

张嘴的哈将

一柱擎天

明朝以前的龟趺的头,很平,感觉像个太监的脑袋。

石狮子过扁,像只蛤蟆,不过很有力度。

左边是太监的功德碑。

右边碑上刻着“高拱”!

弥勒佛笑迎四方

东方持国、南方增长

北方多闻

南方持国

西方广目天王

汉白玉的韦陀菩萨,金刚杵触地,说明这里不可挂单。

白皮松,寿命至少600年以上。

大雄宝殿,乾隆的题字非常醒目。

祖师殿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6部,累计出版2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1部):《一车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